段福生:陕北高原“红富士”
2006-02-07 10:32:58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A-
A+
电力18讯: 前些年,电视连续剧《射雕英雄传》热播时,人们把陕西境内四个农电先进县局的局长戏称为“东邪西毒、南帝北丐”。随着岁月的流逝,陕西农电四大名人只剩下被称为“北丐”的洛川县电力局长段福生,仍在延安革命老区沟壑纵横的高原上为农电建设辛劳奔波,并且随着洛川苹果走俏全国而有了一个新的雅称――陕北高原的“红富士”。10多年来,在他的带领下,洛川县电力局各项经济指标连年递增,农村电网建设和农电管理水平快速发展,率先在延安市实现了乡乡通电、村村通电、户户通电;农网建设改造工程也率先在全国提前完成,被国家电力部授予“农网改造先进集体”,并由主管县长在全国巡回演讲农网改造的先进经验和动人事迹;该局党支部连续10年被评为陕西省电力公司、延安供电局“先进党支部”,2000年又被陕西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称号。段福生本人也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企业家,多次当选为县市人大代表。
回到洛川,为了农电
提起“北丐”段福生的名气,恐怕在陕西农电无人不晓。1993年6月,段福生从黄陵调任洛川电力局局长兼支部书记,在全局职工大会上,他公开表明态度:“我回洛川,就是想实实在在为家乡农电干一点事业。”面对洛川农村电网设施薄弱,农电管理体制不规范,严重制约革命老区脱贫致富的现状,段福生这个多年在基层一线工作的陕北汉子心里有谱,他首先从抓行风建设和职工作风建设入手,对全局管理人员进行了整顿,让有能力干实事的人走上管理岗位,同时建制规范,下发了《工作人员十条禁令》、《关于立即停止在农村继续使用村电工抄表、收费的紧急通知》和《关于对外勤人员严禁在客户中就餐及进行补助发放的通知》等。并通过开展公开投诉举报电话、营业窗口实行无周休日和24小时抢修值班、“只要客户一个电话,剩下的事由我们来办”等活动提升优质服务水平,努力塑造革命老区光明使者形象,使职工精神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洛川局连续多年在全县行风建设民主评议中名列前茅。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银线拉过了崖畔畔
为了圆家乡父老盼电之梦,1995年,洛川局以“加快电力基础建设,促进县域经济”为主题,在全县掀起了村村通电的施工高潮。老段斩钉截铁地说:“哪怕掉上几斤肉,脱上几层皮,也要让无电村早日用上电。”在县委政府高度重视下,各乡镇农民群众大力支持,老段带领全局职工冒酷暑战严寒,历经10个多月,架设10千伏农电线路96.1公里,新增配变容量420千伏安,发展低压线路30多公里,解决了47个自然村2860多户的生产生活用电,于1995年10月提前完成了全县村村通电的任务。
1999年,延安“一区两县”农网建设改造工程攻坚献礼战役打响了。在农网改造动员会上,老段在向施工突击队授旗时发出了“让施工的红旗飘在最高处,党团员带头战斗在第一线”的口号,随后便身先士卒冲在了农网改造施工现场。家里病床上的老人、上学的孩子等等全给妻子“承包”了,气得妻子责怪说:“他哪能顾上家,还不如‘尿盆’守规矩(早出晚归)。”5月的一天,老段与施工队员们正汗流浃背干得热火朝天,他的手机急促响起,一个不幸的消息传来:一直由他照管的妹妹身体病弱已久,上工地前暂时托住到延安福利院,却不幸病故了。噩耗传来,老段顿时泣不成声,他强忍悲伤坚持到收工,晚上回家在乡亲们帮助下草草料理之后,第二天清晨又上工了。坐在施工现场的沟坎上休息,他却不停地抹泪,口里喃喃地说:“妹妹,原谅我,哥对不起你!”
经过150多个日夜的鏖战,全局职工上下同心,不断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工程施工进度,共计完成洛川县农网改造工程投资6800万元,为延安“一区两县”率先在全国完成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示范工程任务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向建国50周年献了一份厚礼。段福生和洛川电力职工心系“三农”服务,含辛茹苦,跨越山川沟壑为农村送光明的英雄壮举,深深打动了洛川父老乡亲的心,赢得了延安各级政府的好评。农改期间,全县各乡镇村组农民群众送来的80多面锦旗可以作证;十几场农民自发举行的庆贺通电仪式秧歌可以作证;那些偏远山区学校、村民门口的大红对联可以作证。“想昔日苦对青灯育良才、看当今银花伴我沐新秀”、“盏盏明灯悬天挂、家家户户尽佳兴”、“银线传电全村明、当今四化阳关道”,朗诵着这样一幅幅寓意深远,饱含农民群众感激之心的春联,能不为之欣喜鼓舞,干劲倍增?
2001年仲夏,洛川高塬正值高温炎热季节,段福生又向全局职工发出了“大干60天,实施城网改造,为建党八十周年献礼”的号召。一时间,在近10平方公里的洛川县城,随处可见电力工人或冒着盛夏高温杆上作业,或在倾盆大雨中立杆架线安装,整整夜以继日地奋战了60多天,终于完成了投资3900多万元的县城电网改造工程,使洛川这颗陕北高原上
回到洛川,为了农电
提起“北丐”段福生的名气,恐怕在陕西农电无人不晓。1993年6月,段福生从黄陵调任洛川电力局局长兼支部书记,在全局职工大会上,他公开表明态度:“我回洛川,就是想实实在在为家乡农电干一点事业。”面对洛川农村电网设施薄弱,农电管理体制不规范,严重制约革命老区脱贫致富的现状,段福生这个多年在基层一线工作的陕北汉子心里有谱,他首先从抓行风建设和职工作风建设入手,对全局管理人员进行了整顿,让有能力干实事的人走上管理岗位,同时建制规范,下发了《工作人员十条禁令》、《关于立即停止在农村继续使用村电工抄表、收费的紧急通知》和《关于对外勤人员严禁在客户中就餐及进行补助发放的通知》等。并通过开展公开投诉举报电话、营业窗口实行无周休日和24小时抢修值班、“只要客户一个电话,剩下的事由我们来办”等活动提升优质服务水平,努力塑造革命老区光明使者形象,使职工精神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洛川局连续多年在全县行风建设民主评议中名列前茅。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银线拉过了崖畔畔
为了圆家乡父老盼电之梦,1995年,洛川局以“加快电力基础建设,促进县域经济”为主题,在全县掀起了村村通电的施工高潮。老段斩钉截铁地说:“哪怕掉上几斤肉,脱上几层皮,也要让无电村早日用上电。”在县委政府高度重视下,各乡镇农民群众大力支持,老段带领全局职工冒酷暑战严寒,历经10个多月,架设10千伏农电线路96.1公里,新增配变容量420千伏安,发展低压线路30多公里,解决了47个自然村2860多户的生产生活用电,于1995年10月提前完成了全县村村通电的任务。
1999年,延安“一区两县”农网建设改造工程攻坚献礼战役打响了。在农网改造动员会上,老段在向施工突击队授旗时发出了“让施工的红旗飘在最高处,党团员带头战斗在第一线”的口号,随后便身先士卒冲在了农网改造施工现场。家里病床上的老人、上学的孩子等等全给妻子“承包”了,气得妻子责怪说:“他哪能顾上家,还不如‘尿盆’守规矩(早出晚归)。”5月的一天,老段与施工队员们正汗流浃背干得热火朝天,他的手机急促响起,一个不幸的消息传来:一直由他照管的妹妹身体病弱已久,上工地前暂时托住到延安福利院,却不幸病故了。噩耗传来,老段顿时泣不成声,他强忍悲伤坚持到收工,晚上回家在乡亲们帮助下草草料理之后,第二天清晨又上工了。坐在施工现场的沟坎上休息,他却不停地抹泪,口里喃喃地说:“妹妹,原谅我,哥对不起你!”
经过150多个日夜的鏖战,全局职工上下同心,不断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工程施工进度,共计完成洛川县农网改造工程投资6800万元,为延安“一区两县”率先在全国完成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示范工程任务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向建国50周年献了一份厚礼。段福生和洛川电力职工心系“三农”服务,含辛茹苦,跨越山川沟壑为农村送光明的英雄壮举,深深打动了洛川父老乡亲的心,赢得了延安各级政府的好评。农改期间,全县各乡镇村组农民群众送来的80多面锦旗可以作证;十几场农民自发举行的庆贺通电仪式秧歌可以作证;那些偏远山区学校、村民门口的大红对联可以作证。“想昔日苦对青灯育良才、看当今银花伴我沐新秀”、“盏盏明灯悬天挂、家家户户尽佳兴”、“银线传电全村明、当今四化阳关道”,朗诵着这样一幅幅寓意深远,饱含农民群众感激之心的春联,能不为之欣喜鼓舞,干劲倍增?
2001年仲夏,洛川高塬正值高温炎热季节,段福生又向全局职工发出了“大干60天,实施城网改造,为建党八十周年献礼”的号召。一时间,在近10平方公里的洛川县城,随处可见电力工人或冒着盛夏高温杆上作业,或在倾盆大雨中立杆架线安装,整整夜以继日地奋战了60多天,终于完成了投资3900多万元的县城电网改造工程,使洛川这颗陕北高原上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