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好党员”曾晓明
2005-10-27 18:14:36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A-
A+
电力18讯: 10月5日―12日,扬州供电公司工人技师曾晓明完成了江苏省公司有关部门交给的在苏州进行的高级工技能鉴定考评任务。今年,他还完成了江苏省公司有关部门交给的“新技术新设备讲课”、“技师培训讲课”、“高级工培训讲课”任务,公正、公平的考评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曾晓明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在平凡的劳作中,他始终保持先锋意识和凡事认真负责的精神,成长为一名工人技师、省级劳模、全国优秀生产技术能手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今年,还被扬州市评为“身边的好党员”。
有人做过统计,曾晓明,连续24个除夕投入电力抢修,近10年,义务为民服务3200多天,义务为民解决夜间抢修、处理各类用电故障2000多个。
舍不下电力抢修情结
2004年12月2日,早晨一上班,一些职工围在配电检修工区宣传橱窗前观看感谢信:“感谢抢修班:急用户所急,解用户的困扰,终身难忘。”信是莲花街坊9栋302室70多岁的管序鸿老伴写来的。
原来,某天早上6点多钟,是一个天寒地冻的早晨,粥还没熬好,突然断了电,电热毯也不能取暖了。生急的老两口打电话到“大个子班长”曾晓明家里。曾晓明放下电话,背上电工包,10分钟就赶到了。随之,灯又亮了,电饭锅又升火了,电热毯又热了。这么早、这么快赶到为老人解难,长年瘫痪在床的管序鸿老人激动得从床上坐起身用颤抖的手写信感谢。
在扬州公司的抢修记录簿上,记录着曾晓明连续24个除夕夜抢修的事迹。1995年除夕夜,滴水成冰的风雪夜,在处理堂子巷的煤气泄漏事故中,他不顾楼房倒塌的危险,为消防、武警官兵救援现场及时提供应急照明用电;…… 2003年除夕夜,处理了夏荷苑低压电缆烧坏故障等8处客户用电故障;2004年三十晚上,抢修了梅岭东路58号的架空导线烧断故障等居民用电故障。
其实,从2001年开始,曾晓明就已离开电力抢修班岗位了,但是,作为扬州第一任电力抢修班班长,却始终舍不下一份特别的电力抢修情结。5年来,不管刮风下雨、严冬盛夏,还是烈日炎炎或节假之日,只要抢修有求,他都必应,从未失信过。
当安全员,他总结了人为本、关怀型、服务式的一线安全管理法,班组员工称他是“真(曾)监督、曾(真)安全”。
用服务视野管理安全
2001年,曾晓明虽走上了安全员岗位,但他的视角还是瞄准优质服务。从急难险累的电力抢修岗位上走来的他,对安全生产是大服务基石地位的认识有着独特的理解,他视安全责任比天高,工作起来有股特别的劲儿。
曾晓明以自己多年在抢修班的实践为支点理解安全管理,探索现场安全示范管理法。去年10月的一天,他在绿扬新苑施工工地发现10千伏接地线的铁钎插入地下的深度小于规定要求,立即把相关人员带到电杆旁,亲自示范操作,在手把手的传教中,纠正和消除了不安全因素。凭着自己多年对一线员工心思的了解,曾晓明探索着安全监督的服务式管理模式。今年3月6日,他在一电网架设工地发现附近农民家养了一条恶狗,威胁到施工人员安全。他一面要大家注意防范,一面找到狗的主人,采取了防止恶狗伤人的措施。在这些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措施中,班组同志信服他,尊称他是“真(曾)安全”。
曾晓明坚持现场紧随跟踪型安全监督管理操作,每个工作日,他至少要跑7-8个施工现场。2003年,他的50岁生日也是在工地上度过的。但工作再忙,他也研究不止。近两年,他在安全管理中研究安全,总结出了安全员“454“监督管理方法:即:4个活动误区、5种管理方法、4个日常要点,并概括为 “监督、指导、管理、服务”8字工作法。这些成果,对确保用电公司的施工安全收效显著。
在2003、2004年国家电网公司举行的农电技能大赛上,江苏省电力公司代表队在线路组打了翻身仗,领导夸曾晓明是“金牌教练” 。
盼金牌电工遍布乡村
今年56岁的曾晓明,1968年参加工作,多年追求优质服务的他,认准了要想服务优必须先技术精。因此,在各种员工技能练兵活动中,他总是精神振奋。
2003年,在他执教的扬州供电公司代表队获江苏省农电工技能比武第一名之后,他开始执教江苏省公司参赛选手集训队。利用自己担任技能比武教练的机会,他把自己的积累毫无保留地传教给参赛队员。2003年,国家电网公司农电技能大赛中,曾晓明执教的登杆作业项目,力拔头筹,获得全国第一名。
2004年,江苏省公司苏州封闭集训营迎来的又是一个
曾晓明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在平凡的劳作中,他始终保持先锋意识和凡事认真负责的精神,成长为一名工人技师、省级劳模、全国优秀生产技术能手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今年,还被扬州市评为“身边的好党员”。
有人做过统计,曾晓明,连续24个除夕投入电力抢修,近10年,义务为民服务3200多天,义务为民解决夜间抢修、处理各类用电故障2000多个。
舍不下电力抢修情结
2004年12月2日,早晨一上班,一些职工围在配电检修工区宣传橱窗前观看感谢信:“感谢抢修班:急用户所急,解用户的困扰,终身难忘。”信是莲花街坊9栋302室70多岁的管序鸿老伴写来的。
原来,某天早上6点多钟,是一个天寒地冻的早晨,粥还没熬好,突然断了电,电热毯也不能取暖了。生急的老两口打电话到“大个子班长”曾晓明家里。曾晓明放下电话,背上电工包,10分钟就赶到了。随之,灯又亮了,电饭锅又升火了,电热毯又热了。这么早、这么快赶到为老人解难,长年瘫痪在床的管序鸿老人激动得从床上坐起身用颤抖的手写信感谢。
在扬州公司的抢修记录簿上,记录着曾晓明连续24个除夕夜抢修的事迹。1995年除夕夜,滴水成冰的风雪夜,在处理堂子巷的煤气泄漏事故中,他不顾楼房倒塌的危险,为消防、武警官兵救援现场及时提供应急照明用电;…… 2003年除夕夜,处理了夏荷苑低压电缆烧坏故障等8处客户用电故障;2004年三十晚上,抢修了梅岭东路58号的架空导线烧断故障等居民用电故障。
其实,从2001年开始,曾晓明就已离开电力抢修班岗位了,但是,作为扬州第一任电力抢修班班长,却始终舍不下一份特别的电力抢修情结。5年来,不管刮风下雨、严冬盛夏,还是烈日炎炎或节假之日,只要抢修有求,他都必应,从未失信过。
当安全员,他总结了人为本、关怀型、服务式的一线安全管理法,班组员工称他是“真(曾)监督、曾(真)安全”。
用服务视野管理安全
2001年,曾晓明虽走上了安全员岗位,但他的视角还是瞄准优质服务。从急难险累的电力抢修岗位上走来的他,对安全生产是大服务基石地位的认识有着独特的理解,他视安全责任比天高,工作起来有股特别的劲儿。
曾晓明以自己多年在抢修班的实践为支点理解安全管理,探索现场安全示范管理法。去年10月的一天,他在绿扬新苑施工工地发现10千伏接地线的铁钎插入地下的深度小于规定要求,立即把相关人员带到电杆旁,亲自示范操作,在手把手的传教中,纠正和消除了不安全因素。凭着自己多年对一线员工心思的了解,曾晓明探索着安全监督的服务式管理模式。今年3月6日,他在一电网架设工地发现附近农民家养了一条恶狗,威胁到施工人员安全。他一面要大家注意防范,一面找到狗的主人,采取了防止恶狗伤人的措施。在这些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措施中,班组同志信服他,尊称他是“真(曾)安全”。
曾晓明坚持现场紧随跟踪型安全监督管理操作,每个工作日,他至少要跑7-8个施工现场。2003年,他的50岁生日也是在工地上度过的。但工作再忙,他也研究不止。近两年,他在安全管理中研究安全,总结出了安全员“454“监督管理方法:即:4个活动误区、5种管理方法、4个日常要点,并概括为 “监督、指导、管理、服务”8字工作法。这些成果,对确保用电公司的施工安全收效显著。
在2003、2004年国家电网公司举行的农电技能大赛上,江苏省电力公司代表队在线路组打了翻身仗,领导夸曾晓明是“金牌教练” 。
盼金牌电工遍布乡村
今年56岁的曾晓明,1968年参加工作,多年追求优质服务的他,认准了要想服务优必须先技术精。因此,在各种员工技能练兵活动中,他总是精神振奋。
2003年,在他执教的扬州供电公司代表队获江苏省农电工技能比武第一名之后,他开始执教江苏省公司参赛选手集训队。利用自己担任技能比武教练的机会,他把自己的积累毫无保留地传教给参赛队员。2003年,国家电网公司农电技能大赛中,曾晓明执教的登杆作业项目,力拔头筹,获得全国第一名。
2004年,江苏省公司苏州封闭集训营迎来的又是一个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