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老黄牛”――记国网麻城供电公司职工黄援朝
2015-06-11 14:07:25 来源:龚学春
A-
A+
电力18讯: 人物档案:黄援朝,国网麻城供电公司电费核算管理专责。
人物素描:他是一个充满孝心爱心的好人,是名副其实的‘老黄牛’,他对工作痴迷、任劳任怨、不计得失,做事高调坚持原则、不怕得罪人;他奉养岳父岳母几十载无怨;他十几载坚持无偿献血,献血累计达13600毫升,他是麻城的献血状元;他为人低调,从不张扬,热心善良。
人物语录:赶上好了时代,使我从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走上了电力工作岗位,我很幸福也很满足。做一个热心帮困的好人,工作要对得起自己的饭碗,做事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能工作学习,觉得自己还有用我很开心。
黄援朝,今年54岁,他1980年参加电力系统工作,至今工作了35年,现在麻城供电公司营销部电费中心担任电费核算管理专责,认识他的人都说:“他是一个充满孝心爱心的好人,是名副其实的‘老黄牛’”。
他是一个具有“老黄牛”品质的“工作痴”
“每月15号到22号是电费发行的日子,月底又要开始电费催收督导,只要是在电费发行、催收的这段时间老黄都自发没有休息日,到了晚上还来办公室电话催收电费,看见系统里显示有电费没按时结算的,他就会千方百计想办法催收,工作责任心是没得话说的……”电费专业负责人这样告诉笔者。
翻开老黄的笔记本,密密麻麻的记着每天的工作:月初是处理营销业务变更的日子,然后是抄表册审核、发票发行的日子,月末是电费催收的日子。业务上那些不懂,流程上应该怎样操作……一笔一画的,老黄都记得清清楚楚。用他的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下了反复看反复做才能弄得懂。每天上班老黄总来的很早走的最晚,从没有因为私事耽搁过日常工作,五十多岁的人了,还依旧保持着对工作的热情,一心扑在工作上。问他为什么这么痴迷的扑在工作上时,他说,“赶上好了时代,使我从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走上了电力工作岗位,我很幸福也很满足,能工作学习,觉得自己还有用我很开心。”
“热爱工作已经成为他的一种习惯,如果人人都能有他这种工作精神,没有不会做的工作,更没有做不下来做不好的工作。”老黄同事张春这样告诉笔者。
老黄从不因年龄大摆资格,总是不懂就问虚心向同事请教,为了更快掌握各项营销业务和电脑操作流程,他不但对自己份内工作不懂的就问,只到熟练为止,对电费专业其他不属于自己权限的工作,也是虚心的问到熟悉才罢休。虽然在电脑操作上老黄不是特别熟练,但是他对待工作的执着和热情是很多年轻人也做不到的。遇见那个同事有事他总是主动顶上去,接手同事手头的工作,从不抱怨,更不计报酬,同事们很敬佩他,亲切的叫他“老黄牛”。
“老黄原则性特别强,也有自己的犟脾气,特别是在电费催收和核算电量电价类别上,老黄是不讲人情的,任何人的帐都不卖的。”谈起这些,同事感慨的说“为工作得罪人,一般人很难做到这一点,不过营销工作需要这样认真较劲的人!”
有个基层供电所,曾经高峰期每月的抗旱电量都在20多万度左右,刚好老黄是带片这个所的核算,每次他都反复核实抗旱电量,不说清楚,不拿出充分的开抗旱电量的证据,老黄是坚决不予审批的,谁求情都没用,最后该所的抗旱电量一直控制在合理水平。实行关口表远程集抄后,对关口台区电量的监控查看也成了他每天上班来的必做的一件事情。遇见电量波动不正常时,他总是联系当地负责人,让他们去查看清楚,找明原因,有时遇见节假日,老黄也不管是不是在节假日,不听到答复,不将现场的照片拍过来证实,老黄决不罢休。老黄的这种犟,刚开始别人都不接受,也不理解,心想老黄怎么这么爱管事啊!后来见证了老黄毫无私心,对事不对人,也都服气的对老黄翘起了拇指:“牛!”老黄的“牛”是对工作的高标准,是对同事的负责,是对企业负责。
他是一个充满孝心爱心的志愿者
黄援朝同志,既热爱工作,也热爱家庭。走进黄援朝的家,小小的房间,收拾的井然有条,水泥地面虽旧,却拖得干干净净。在他家的柜子上,放着岳父岳母的照片,慈祥的目光注视着这个温暖的家。虽然去年岳父离开了人世,老黄对他们的思念却依然浓烈,时不时遇见改善伙食,还会先盛上一碗摆在岳父岳母照片前。
黄援朝妻子没有工作,孩子小时,全家只靠他一个人的工资维持,虽然他的父母早已经去世,但他结婚后就与岳父岳母生活在一起,他把两位老人当亲生父母,岳母患病十几年,他几十年如一日的精心护理,直到岳母去世。去年8月,86岁的老岳父也含笑着离开了这个让他留念的家。
“这根拐杖和这台鸿运扇是老黄买给父亲的,老父亲很喜欢,可是总舍不得用……”老黄的爱人提起去年8月份去世老父亲,禁不住眼圈也红了。岳父在世时怕热,但因年老体弱受不了空调的冷气,老黄就给岳父买来风力相对比较柔和的鸿运扇。心痛老黄的老岳父知道老黄他们负担重,怕用电,总是等老黄将电扇打开上班去后,就立马将电扇关掉,老黄再三告诉岳父,这个电扇耗电非常小,岳父依旧等老黄上班就关电扇,没办法,老黄每次上班前将电扇打开后就用胶布将开关封起来,不让岳父关电扇,所以到现在电扇上依旧可以看见被胶皮粘过的痕迹。
“人说女婿是半个儿子,我家老黄是将岳父母当自己的亲生父母。”老黄的爱人告诉笔者。她姊妹三个,自己虽然没有工作,可是年迈的父母和谁在一起过都不如和他们在一过让她安心。明白妻子心思的老黄,结婚后就将岳父母接来自己身边和他们生活在一起。“你的父母,也是我的父母,我们一起照顾他们。”就这样,几十年来,老黄用微薄的工资,支撑着这个家,左邻右舍有急事难事,老黄都主动伸手相助。每次救灾抗灾,老黄都主动捐款捐物,并且从没有因为家庭困难申请过一次贫困补助。老黄说:“随着孩子大了,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还有更需要补助的人。”日子清苦,因为有爱、有亲情,依旧温暖。
老黄还是自愿献血的志愿者,是麻城的献血状元。老黄从1998年开始,坚持每年两次献血,到今年已经17个春秋了。多的每次400毫升,少的每次200毫升,一共献血34次,13600毫升的鲜血,为十几位患者送去了健康和新生,给十几个家庭送去了幸福和安乐。这个消息我还是麻城中心血库主任口中得知。低调的老黄对自己的爱心之举,孝善之行从不张扬。血库主任说“黄师傅是他们血库的老朋友,是麻城的献血状元,是一位了不起的品德高尚的人!”
打开红红的献血证,上面详细的记载着黄援朝献血的历程。同事说,一般除了工作上的事情,没怎么听到他谈起献血的事情和家里的任何困难,记得有次,他献血后依旧像没事一样照常上班。直到血库主任打电话来,才知道他刚刚献了400CC的血。厚厚的献血证,金灿灿的金、银、铜奖,全市的,全省的,全国的,静悄悄的搁在抽屉里,除了妻子心痛他,会忍不住拿出来看外,很少有人知道这些荣誉牌。他是一个低调的爱心之人。
爱心是阳光,驱散浓浓雾霭。爱心是雨露,润物细无声,感染者身边的人。一时的爱心是善心,持之以恒的坚持就是一种善行,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道虽通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黄援朝,一个普普通通的电力工人,既没有多高的文化,又没有超人的智慧,几十年如一日任劳任怨、默默奉献,做着他认为该做的事情,不因资历年龄而放弃对自己要求,用一种近乎痴热的执着,兑现着自己的承诺:“做一个热心帮困的好人,工作要对得起自己的饭碗,做事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正因为他有一颗热爱社会、热爱事业、热爱同志的纯洁爱心,所以才能满足的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用热血谱写出了一曲当代电力人无私奉献的动人乐章。
人物素描:他是一个充满孝心爱心的好人,是名副其实的‘老黄牛’,他对工作痴迷、任劳任怨、不计得失,做事高调坚持原则、不怕得罪人;他奉养岳父岳母几十载无怨;他十几载坚持无偿献血,献血累计达13600毫升,他是麻城的献血状元;他为人低调,从不张扬,热心善良。
人物语录:赶上好了时代,使我从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走上了电力工作岗位,我很幸福也很满足。做一个热心帮困的好人,工作要对得起自己的饭碗,做事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能工作学习,觉得自己还有用我很开心。
黄援朝,今年54岁,他1980年参加电力系统工作,至今工作了35年,现在麻城供电公司营销部电费中心担任电费核算管理专责,认识他的人都说:“他是一个充满孝心爱心的好人,是名副其实的‘老黄牛’”。
他是一个具有“老黄牛”品质的“工作痴”
“每月15号到22号是电费发行的日子,月底又要开始电费催收督导,只要是在电费发行、催收的这段时间老黄都自发没有休息日,到了晚上还来办公室电话催收电费,看见系统里显示有电费没按时结算的,他就会千方百计想办法催收,工作责任心是没得话说的……”电费专业负责人这样告诉笔者。
翻开老黄的笔记本,密密麻麻的记着每天的工作:月初是处理营销业务变更的日子,然后是抄表册审核、发票发行的日子,月末是电费催收的日子。业务上那些不懂,流程上应该怎样操作……一笔一画的,老黄都记得清清楚楚。用他的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下了反复看反复做才能弄得懂。每天上班老黄总来的很早走的最晚,从没有因为私事耽搁过日常工作,五十多岁的人了,还依旧保持着对工作的热情,一心扑在工作上。问他为什么这么痴迷的扑在工作上时,他说,“赶上好了时代,使我从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走上了电力工作岗位,我很幸福也很满足,能工作学习,觉得自己还有用我很开心。”
“热爱工作已经成为他的一种习惯,如果人人都能有他这种工作精神,没有不会做的工作,更没有做不下来做不好的工作。”老黄同事张春这样告诉笔者。
老黄从不因年龄大摆资格,总是不懂就问虚心向同事请教,为了更快掌握各项营销业务和电脑操作流程,他不但对自己份内工作不懂的就问,只到熟练为止,对电费专业其他不属于自己权限的工作,也是虚心的问到熟悉才罢休。虽然在电脑操作上老黄不是特别熟练,但是他对待工作的执着和热情是很多年轻人也做不到的。遇见那个同事有事他总是主动顶上去,接手同事手头的工作,从不抱怨,更不计报酬,同事们很敬佩他,亲切的叫他“老黄牛”。
“老黄原则性特别强,也有自己的犟脾气,特别是在电费催收和核算电量电价类别上,老黄是不讲人情的,任何人的帐都不卖的。”谈起这些,同事感慨的说“为工作得罪人,一般人很难做到这一点,不过营销工作需要这样认真较劲的人!”
有个基层供电所,曾经高峰期每月的抗旱电量都在20多万度左右,刚好老黄是带片这个所的核算,每次他都反复核实抗旱电量,不说清楚,不拿出充分的开抗旱电量的证据,老黄是坚决不予审批的,谁求情都没用,最后该所的抗旱电量一直控制在合理水平。实行关口表远程集抄后,对关口台区电量的监控查看也成了他每天上班来的必做的一件事情。遇见电量波动不正常时,他总是联系当地负责人,让他们去查看清楚,找明原因,有时遇见节假日,老黄也不管是不是在节假日,不听到答复,不将现场的照片拍过来证实,老黄决不罢休。老黄的这种犟,刚开始别人都不接受,也不理解,心想老黄怎么这么爱管事啊!后来见证了老黄毫无私心,对事不对人,也都服气的对老黄翘起了拇指:“牛!”老黄的“牛”是对工作的高标准,是对同事的负责,是对企业负责。
他是一个充满孝心爱心的志愿者
黄援朝同志,既热爱工作,也热爱家庭。走进黄援朝的家,小小的房间,收拾的井然有条,水泥地面虽旧,却拖得干干净净。在他家的柜子上,放着岳父岳母的照片,慈祥的目光注视着这个温暖的家。虽然去年岳父离开了人世,老黄对他们的思念却依然浓烈,时不时遇见改善伙食,还会先盛上一碗摆在岳父岳母照片前。
黄援朝妻子没有工作,孩子小时,全家只靠他一个人的工资维持,虽然他的父母早已经去世,但他结婚后就与岳父岳母生活在一起,他把两位老人当亲生父母,岳母患病十几年,他几十年如一日的精心护理,直到岳母去世。去年8月,86岁的老岳父也含笑着离开了这个让他留念的家。
“这根拐杖和这台鸿运扇是老黄买给父亲的,老父亲很喜欢,可是总舍不得用……”老黄的爱人提起去年8月份去世老父亲,禁不住眼圈也红了。岳父在世时怕热,但因年老体弱受不了空调的冷气,老黄就给岳父买来风力相对比较柔和的鸿运扇。心痛老黄的老岳父知道老黄他们负担重,怕用电,总是等老黄将电扇打开上班去后,就立马将电扇关掉,老黄再三告诉岳父,这个电扇耗电非常小,岳父依旧等老黄上班就关电扇,没办法,老黄每次上班前将电扇打开后就用胶布将开关封起来,不让岳父关电扇,所以到现在电扇上依旧可以看见被胶皮粘过的痕迹。
“人说女婿是半个儿子,我家老黄是将岳父母当自己的亲生父母。”老黄的爱人告诉笔者。她姊妹三个,自己虽然没有工作,可是年迈的父母和谁在一起过都不如和他们在一过让她安心。明白妻子心思的老黄,结婚后就将岳父母接来自己身边和他们生活在一起。“你的父母,也是我的父母,我们一起照顾他们。”就这样,几十年来,老黄用微薄的工资,支撑着这个家,左邻右舍有急事难事,老黄都主动伸手相助。每次救灾抗灾,老黄都主动捐款捐物,并且从没有因为家庭困难申请过一次贫困补助。老黄说:“随着孩子大了,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还有更需要补助的人。”日子清苦,因为有爱、有亲情,依旧温暖。
老黄还是自愿献血的志愿者,是麻城的献血状元。老黄从1998年开始,坚持每年两次献血,到今年已经17个春秋了。多的每次400毫升,少的每次200毫升,一共献血34次,13600毫升的鲜血,为十几位患者送去了健康和新生,给十几个家庭送去了幸福和安乐。这个消息我还是麻城中心血库主任口中得知。低调的老黄对自己的爱心之举,孝善之行从不张扬。血库主任说“黄师傅是他们血库的老朋友,是麻城的献血状元,是一位了不起的品德高尚的人!”
打开红红的献血证,上面详细的记载着黄援朝献血的历程。同事说,一般除了工作上的事情,没怎么听到他谈起献血的事情和家里的任何困难,记得有次,他献血后依旧像没事一样照常上班。直到血库主任打电话来,才知道他刚刚献了400CC的血。厚厚的献血证,金灿灿的金、银、铜奖,全市的,全省的,全国的,静悄悄的搁在抽屉里,除了妻子心痛他,会忍不住拿出来看外,很少有人知道这些荣誉牌。他是一个低调的爱心之人。
爱心是阳光,驱散浓浓雾霭。爱心是雨露,润物细无声,感染者身边的人。一时的爱心是善心,持之以恒的坚持就是一种善行,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道虽通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黄援朝,一个普普通通的电力工人,既没有多高的文化,又没有超人的智慧,几十年如一日任劳任怨、默默奉献,做着他认为该做的事情,不因资历年龄而放弃对自己要求,用一种近乎痴热的执着,兑现着自己的承诺:“做一个热心帮困的好人,工作要对得起自己的饭碗,做事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正因为他有一颗热爱社会、热爱事业、热爱同志的纯洁爱心,所以才能满足的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用热血谱写出了一曲当代电力人无私奉献的动人乐章。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