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上“数字化”翅膀的天津滨海供电公司党建
2005-11-29 12:38:30 来源:科技日报
A-
A+
电力18讯: 颜新华
作为现代社会最鲜活的元素之一,网络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许多原本平平常常、枯燥乏味的事情,在网络的运作下变得丰富多彩有声有色起来,比如“网上查询、网上购物、网上报名”等等,甚至有很多企业把自己的生意也搬到网络上来做。网络的强大功能和广泛应用,也引起了党建工作者们的关注。“传统的党建工作可不可以借助网络这一新的传播手段腾飞呢?”
有一个领域的有一家公司就做到了,他就是电力行业中的翘楚―――天津滨海供电公司。坐落在渤海之滨的天津滨海供电公司党委一班人,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勇乘网络汹涌大潮之势,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教育的主动权,积极发挥网络对育人环境的深刻影响,增强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利用企业信息网络建设已有的优势,拓展企业党建和思想教育的渠道,构筑党员、职工网上家园,切实提高了企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近年来,通过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他们形成了网上网下的教育合力,开拓了企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管理的新途径。
了解电力的人都知道,电力网遍布生活的每个角落,各个供电区域内生产单位非常的分散,一个个供电所、变电站星罗棋布,距离不说十万八千里,但要真的走上一圈儿,仔细的看上一遍,没个五六天是完不成的,滨海供电公司同样也不例外。
漫长的战线挑战企业管理工作
从“滨海”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公司的分布情况了:渤海湾北至唐山、南到黄骅,这一片狭长区域都是滨海供电的营业范围,是天津市电力公司所属供电范围最大、涉及专业最多的供电单位。从它最北站的汉沽杨家泊用电营业站到最南端的大港太平用电营业站,全程150公里,中间分布着大大小小14个党支部和城市、农村共8个供电所,每次下去检查工作就算以中速行驶,一天最多也就跑两三个供电所,而一旦召集开个会什么的,各基层单位从四面八方涌过来,不仅劳师动众非常麻烦,而且存在交通安全隐患,所以很多工作公司都是尽量就地解决,能从简的尽量简化。
但有些工作是简化不了的。为适应天津市战略东移和滨海新区快速发展的需要,2001年初,由原塘沽、汉沽、大港3个供电分公司合并组成了滨海供电公司。这个年售电量约占天津市1/4的供电公司合并前3个单位的党组织关系分别隶属塘沽、汉沽区委和市电力公司党委,党建基础管理存在一定的差异;机构调整、人事变动,党务干部新手多、经验少,很多事情都要公司党委统一要求,也有很多工作需要公司党委去协调,去检查,路程这么远,往返一次非常不方便,每去一次都是匆匆忙忙地去,匆匆忙忙地看,然后又匆匆忙忙地赶回来。继续用传统手段来开展党建工作,不但成本高,而且效果也不很理想,对党建工作如何提升管理水平问题的思考,让公司党委书记闫领弟伤透了脑筋。
网络管理系统提升党建管理水平
2002年,一个基层车间―――调度所党支部自行开发的“车间政工管理信息系统”,给了闫书记灵感和启发,转机开始出现。
随着计算机的应用与普及,在天津市电力公司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管理系统,如:办公系统,生产MIS系统,调度管理系统等,都得到了较好的应用。然而在政工管理方面却还是一个空白点,政工方面的管理基本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水平上。为了探讨政工管理的数字化,2002年该公司的调度所党支部正式以“党员立功立项奉献活动”的形式,由支部党员利用工余业余时间,经过多次的实践和摸索,修改与完善,自行开发了“车间政工管理信息系统”。
而在这个时候天津市电力公司也适时提出了建设数字化企业“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组织开发”的“四统一”总体要求,这时闫领弟紧锁的眉头开始舒展,对于下一步党建工作怎么开展心里也有了底。
为了适应改革发展需要,公司党委成员经过再三探讨,终于明确了“以信息化提升企业党建工作管理水平”的基本思路,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特有的快捷性、交互性的特点,来实现党建管理水平的跨越式发展。
2003年,公司党委在调度所党支部车间党建工作网络化管理开发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党建工作网络化管理功能,经过反复试验和运行,在2004年11月,一个集党委、党支部、班组三级党员管理于一体的“滨海供电公司政工网络管理系统”终于以一幅崭新的、独特的面貌出现在全体职工们的面前。
现场直击―――完整的三级互动系统
“喀哒”,随着手指轻触鼠标,金灿灿的党徽和寓意红日初升的“政工在线”四个字首先映入眼帘,网页干净简洁而又不失精致之处,蓝天碧海,再加上滨海供电雄伟的大楼以及排列井然有序的各个子栏目,构成了“滨海政工在线”让人眼前一亮的首页。
然而网络管理系统好不好看是其次,关键还得看它好不好用,记者在现场就亲身体验<
作为现代社会最鲜活的元素之一,网络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许多原本平平常常、枯燥乏味的事情,在网络的运作下变得丰富多彩有声有色起来,比如“网上查询、网上购物、网上报名”等等,甚至有很多企业把自己的生意也搬到网络上来做。网络的强大功能和广泛应用,也引起了党建工作者们的关注。“传统的党建工作可不可以借助网络这一新的传播手段腾飞呢?”
有一个领域的有一家公司就做到了,他就是电力行业中的翘楚―――天津滨海供电公司。坐落在渤海之滨的天津滨海供电公司党委一班人,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勇乘网络汹涌大潮之势,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教育的主动权,积极发挥网络对育人环境的深刻影响,增强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利用企业信息网络建设已有的优势,拓展企业党建和思想教育的渠道,构筑党员、职工网上家园,切实提高了企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近年来,通过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他们形成了网上网下的教育合力,开拓了企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管理的新途径。
了解电力的人都知道,电力网遍布生活的每个角落,各个供电区域内生产单位非常的分散,一个个供电所、变电站星罗棋布,距离不说十万八千里,但要真的走上一圈儿,仔细的看上一遍,没个五六天是完不成的,滨海供电公司同样也不例外。
漫长的战线挑战企业管理工作
从“滨海”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公司的分布情况了:渤海湾北至唐山、南到黄骅,这一片狭长区域都是滨海供电的营业范围,是天津市电力公司所属供电范围最大、涉及专业最多的供电单位。从它最北站的汉沽杨家泊用电营业站到最南端的大港太平用电营业站,全程150公里,中间分布着大大小小14个党支部和城市、农村共8个供电所,每次下去检查工作就算以中速行驶,一天最多也就跑两三个供电所,而一旦召集开个会什么的,各基层单位从四面八方涌过来,不仅劳师动众非常麻烦,而且存在交通安全隐患,所以很多工作公司都是尽量就地解决,能从简的尽量简化。
但有些工作是简化不了的。为适应天津市战略东移和滨海新区快速发展的需要,2001年初,由原塘沽、汉沽、大港3个供电分公司合并组成了滨海供电公司。这个年售电量约占天津市1/4的供电公司合并前3个单位的党组织关系分别隶属塘沽、汉沽区委和市电力公司党委,党建基础管理存在一定的差异;机构调整、人事变动,党务干部新手多、经验少,很多事情都要公司党委统一要求,也有很多工作需要公司党委去协调,去检查,路程这么远,往返一次非常不方便,每去一次都是匆匆忙忙地去,匆匆忙忙地看,然后又匆匆忙忙地赶回来。继续用传统手段来开展党建工作,不但成本高,而且效果也不很理想,对党建工作如何提升管理水平问题的思考,让公司党委书记闫领弟伤透了脑筋。
网络管理系统提升党建管理水平
2002年,一个基层车间―――调度所党支部自行开发的“车间政工管理信息系统”,给了闫书记灵感和启发,转机开始出现。
随着计算机的应用与普及,在天津市电力公司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管理系统,如:办公系统,生产MIS系统,调度管理系统等,都得到了较好的应用。然而在政工管理方面却还是一个空白点,政工方面的管理基本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水平上。为了探讨政工管理的数字化,2002年该公司的调度所党支部正式以“党员立功立项奉献活动”的形式,由支部党员利用工余业余时间,经过多次的实践和摸索,修改与完善,自行开发了“车间政工管理信息系统”。
而在这个时候天津市电力公司也适时提出了建设数字化企业“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组织开发”的“四统一”总体要求,这时闫领弟紧锁的眉头开始舒展,对于下一步党建工作怎么开展心里也有了底。
为了适应改革发展需要,公司党委成员经过再三探讨,终于明确了“以信息化提升企业党建工作管理水平”的基本思路,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特有的快捷性、交互性的特点,来实现党建管理水平的跨越式发展。
2003年,公司党委在调度所党支部车间党建工作网络化管理开发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党建工作网络化管理功能,经过反复试验和运行,在2004年11月,一个集党委、党支部、班组三级党员管理于一体的“滨海供电公司政工网络管理系统”终于以一幅崭新的、独特的面貌出现在全体职工们的面前。
现场直击―――完整的三级互动系统
“喀哒”,随着手指轻触鼠标,金灿灿的党徽和寓意红日初升的“政工在线”四个字首先映入眼帘,网页干净简洁而又不失精致之处,蓝天碧海,再加上滨海供电雄伟的大楼以及排列井然有序的各个子栏目,构成了“滨海政工在线”让人眼前一亮的首页。
然而网络管理系统好不好看是其次,关键还得看它好不好用,记者在现场就亲身体验<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