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蠡县供电:“三措”推进管理提升取得实效
2013-09-27 17:42:18 来源:田光辉
A-
A+
电力18讯: 国网蠡县供电公司自管理提升活动开展以来,通过“一个坚持,两个着力,三个推进”扎实推进管理提升活动取得实效。
一、“一个坚持”
即坚持生产经营的龙头地位不动摇,奋力开拓供电新市场。一是坚持高层运作。利用各种关系捕捉有效信息,深度挖掘潜在资源。二是充分依托公司优势。借助公司下属的各供电所所搭建的广阔平台,主动对接,深度参与。三是不断强化项目经理的经营意识。经营重心前移不仅是指专业的营销力量向市场靠近,更重要的是在建工程的项目经理要学会就地经营,项目经理光懂生产还远远不够,还要具备足够的经济意识和经营意识,要善于处理地方关系,能够开拓一点、打成一片、扎根一方。
二、“两个着力”:即着力加强合同管理;着力深化对外合作。
着力加强项目管理尤其是合同管理,确保合同执行到位、履约到位。项目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是企业的产值和利润中心,是市场开拓的桥头堡,也是展示公司品牌和文化的载体与窗口。项目管理水平的高低就决定了公司管理水平的高低,而项目管理的核心是合同管理。公司通过认真组织开展管理提升活动,借助活动平台,深入治理合同管理过程中所暴露出的突出问题,把对项目的计划、组织、监督、控制贯穿到合同管理的全过程。公司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整改和治理。一是完善制度。细化合同审查及印章管理流程,夯实合同执行的法律基础;制定合同考核管理办法,明确将合同管理与经济责任制考核挂钩;建立定期汇报制度,强化合同执行的过程管控。二是加强培训。对项目经理及合同管理人员进行轮训,提升他们的合同管理意识。三是强化监管。要求纪委、监察审计部门提前介入,明确责任追究措施,落实诫勉谈话规定,对因执行不力、管控不严而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着力提升对兄弟单位合作水平,主动与内部及同行企业进行深度对接,力求“抱团取暖”、互利共赢。以公司目前的实力和地位,只有走出去,主动与兄弟单位进行合作,通过合作来实现双赢。以谦逊的态度放下身段、摒除杂念,虚心向先进、标杆单位学习。近一段时期,公司多次组织相关人员到其他兄弟单位学习,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增强了本领。公司还将积极探索与更多的兄弟单位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在尊重各自禀赋的前提下,打造组合拳,实现新突破。
三、“三个推进”:推进人力资源开发建设;推进财务资金管理水平提升;推进安全生产工作深入开展。
推进人力资源开发建设,为公司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引“苗”选“苗”、加快培养。公司大量引进大中专院校优秀本专科毕业生、研究生,选派了专职导师进行跟踪培养,加快他们的成长成才步伐。二是挖掘好“苗”,重点培养。要求公司各级管理层人员都要有意识的发现人才并定期上报人才规划,将一些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好苗子选送到部室以及供电所接受锻炼,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和舞台让其施展才华。三是提前谋划、政策扶持。公司召开了经营师报考动员大会,鼓励所有符合条件的人员参培、参考,修订相关激励政策,将经济杠杆引导与岗位政治进步相结合,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推进财务资金管理水平提升,不断优化资产结构,保障公司资金运行安全。一是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公司资产负债率显著下降,资产结构明显优化。二是加强了预算管理。明确要求各单位对财务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细致分析,及时整改。建立债务预警分析机制,定期编制债权债务分析报告,关注公司营运资金变化,避免公司发生债务危机。三是加大了对重点欠款项目的检查督导力度。针对公司电费应收账款比重过高的问题,专门召开了应收款项清欠工作专题会,对清欠工作进行再部署、再推动。四是完善了对所属单位的考评和奖惩制度,将压力转变为资金回笼和清欠的动力、促进资金变现的能力。
推进安全生产工作深入开展,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一是以人为本质。细化了公司各单位、各职能部门和各岗位责任人员的责任内容和考核要求,引导、教育职工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形成自我安全意识。二是以设备为本质。要求设备与安监通力协作,从设备选型、安装等源头工作抓起,认真开展安全性评价和设备评估工作,随时掌握设备运行状况,努力实现生产设备的本质安全。三是以制度为本质。公司修订、完善多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编制安全生产简报,进一步增强了公司领导、安全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四是以管理为本质。职能部门始终保持了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高压态势,做到关口前移、源头治理,尤其是加强了对项目安全管理的指导,进一步梳理、完善应急预案。(田光辉)
一、“一个坚持”
即坚持生产经营的龙头地位不动摇,奋力开拓供电新市场。一是坚持高层运作。利用各种关系捕捉有效信息,深度挖掘潜在资源。二是充分依托公司优势。借助公司下属的各供电所所搭建的广阔平台,主动对接,深度参与。三是不断强化项目经理的经营意识。经营重心前移不仅是指专业的营销力量向市场靠近,更重要的是在建工程的项目经理要学会就地经营,项目经理光懂生产还远远不够,还要具备足够的经济意识和经营意识,要善于处理地方关系,能够开拓一点、打成一片、扎根一方。
二、“两个着力”:即着力加强合同管理;着力深化对外合作。
着力加强项目管理尤其是合同管理,确保合同执行到位、履约到位。项目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是企业的产值和利润中心,是市场开拓的桥头堡,也是展示公司品牌和文化的载体与窗口。项目管理水平的高低就决定了公司管理水平的高低,而项目管理的核心是合同管理。公司通过认真组织开展管理提升活动,借助活动平台,深入治理合同管理过程中所暴露出的突出问题,把对项目的计划、组织、监督、控制贯穿到合同管理的全过程。公司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整改和治理。一是完善制度。细化合同审查及印章管理流程,夯实合同执行的法律基础;制定合同考核管理办法,明确将合同管理与经济责任制考核挂钩;建立定期汇报制度,强化合同执行的过程管控。二是加强培训。对项目经理及合同管理人员进行轮训,提升他们的合同管理意识。三是强化监管。要求纪委、监察审计部门提前介入,明确责任追究措施,落实诫勉谈话规定,对因执行不力、管控不严而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着力提升对兄弟单位合作水平,主动与内部及同行企业进行深度对接,力求“抱团取暖”、互利共赢。以公司目前的实力和地位,只有走出去,主动与兄弟单位进行合作,通过合作来实现双赢。以谦逊的态度放下身段、摒除杂念,虚心向先进、标杆单位学习。近一段时期,公司多次组织相关人员到其他兄弟单位学习,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增强了本领。公司还将积极探索与更多的兄弟单位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在尊重各自禀赋的前提下,打造组合拳,实现新突破。
三、“三个推进”:推进人力资源开发建设;推进财务资金管理水平提升;推进安全生产工作深入开展。
推进人力资源开发建设,为公司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引“苗”选“苗”、加快培养。公司大量引进大中专院校优秀本专科毕业生、研究生,选派了专职导师进行跟踪培养,加快他们的成长成才步伐。二是挖掘好“苗”,重点培养。要求公司各级管理层人员都要有意识的发现人才并定期上报人才规划,将一些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好苗子选送到部室以及供电所接受锻炼,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和舞台让其施展才华。三是提前谋划、政策扶持。公司召开了经营师报考动员大会,鼓励所有符合条件的人员参培、参考,修订相关激励政策,将经济杠杆引导与岗位政治进步相结合,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推进财务资金管理水平提升,不断优化资产结构,保障公司资金运行安全。一是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公司资产负债率显著下降,资产结构明显优化。二是加强了预算管理。明确要求各单位对财务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细致分析,及时整改。建立债务预警分析机制,定期编制债权债务分析报告,关注公司营运资金变化,避免公司发生债务危机。三是加大了对重点欠款项目的检查督导力度。针对公司电费应收账款比重过高的问题,专门召开了应收款项清欠工作专题会,对清欠工作进行再部署、再推动。四是完善了对所属单位的考评和奖惩制度,将压力转变为资金回笼和清欠的动力、促进资金变现的能力。
推进安全生产工作深入开展,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一是以人为本质。细化了公司各单位、各职能部门和各岗位责任人员的责任内容和考核要求,引导、教育职工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形成自我安全意识。二是以设备为本质。要求设备与安监通力协作,从设备选型、安装等源头工作抓起,认真开展安全性评价和设备评估工作,随时掌握设备运行状况,努力实现生产设备的本质安全。三是以制度为本质。公司修订、完善多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编制安全生产简报,进一步增强了公司领导、安全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四是以管理为本质。职能部门始终保持了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高压态势,做到关口前移、源头治理,尤其是加强了对项目安全管理的指导,进一步梳理、完善应急预案。(田光辉)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