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蠡县供电:狠抓短板突破提升管理水平
2013-10-24 09:11:27 来源:田光辉
A-
A+
电力18讯: 在管理提升活动中, 网蠡县供电公司以“眼睛向内找问题、积极主动想办法、执行标准抓落实、科学管理严考核”的管理理念为准绳,以突破管理短板为重点,通过员工座谈会、问题点专题分析会和“头脑风暴”等形式,广泛收集问题和建议,集中查找公司的管理短板。经过梳理分析,共找出管理短板五项:一是基础管理不够扎实,管理力度存在逐级弱化的趋势;二是部经济技术指标与公司地位不符,创新力度有待提升;三是成本潜力未能充分挖掘,着眼降本增效的力度不够;四是人力资源优化不足,人员素质与企业发展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五是本质化安全程度不够,安全文化还未深入人心等。通过扎实开展管理提升活动,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有效提升。
一、强化基层建设,夯实管理基础
一是创建“五型”班组。把班组建设作为强基固本的重中之重,着力创建“学习型、技术型、创新型、节约型、安全型”五型班组,量化了评价标准,即共性基础标准、个性创建标准。同时,健全“五型”班组建设推进机制,每季度召开推进会,创建比例与部室领导薪酬挂钩,推动班组管理达标升级。去年以来,先后召开了3次推进会,对70个班组进行了命名和表彰,创建“五型”班组达到75%以上。
二是强化现场管理。开展创建班组6S示范区,按照现场评价准则的要求,结合施工工艺特点,制定了管理标准,以示范区创建带动现场工作效率的提升。同时,建立现场管理提升奖励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现场管理推进会,对申报并成功召开了现场会的班组进行重奖。目前有8个班组召开了推进会,公司综合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初步实现以现场管理推动“操作水平提升、设备故障降低、现场环境改善、管理体系健全”四大目标。
二、深化对标挖潜,持续优化经济技术指标
一是实行全面对标。聚焦兄弟先进单位,将关键经济技术指标与其对标找差,制定优化、改善措施。同时,将对标结果与供电所和主管部室领导薪酬挂钩,指标前进五名水平设置相应奖励,未前进的适当扣减薪酬。对党群工作,实行与兄弟单位进行横向对标,以荣誉获得情况作为衡量工作业绩的主要手段之一并进行相应奖惩。通过对标并加强考核,增加了干部员工的工作压力和动力。今年上半年,经济技术指标中有13项前进了二十多名。
二是眼睛向内挖潜。通过狠抓“三个指标”(即线损率、供电可靠率、电压合格率)、实行“三会”(即周例会、交底会、月度评估会),管理基础不断稳固。今年上半年,线损率同比下降16%,设备故障时间同比下降15%,电压合格率达99.14%,均创历史最好水平。过对标挖潜25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有17项刷新历史纪录。
三、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为改革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一是建立人才激励机制。按照“六个优先”(即核心岗位优先、十佳党员优先、技术标兵优先、劳模标兵优先、技师优先、优秀班组长优先)的原则,建立后备干部选拔体系;采用“五项全能”(即基本素质、岗位业绩、创新能力、综合绩效、领导评价)量化评价体系,评聘首席技师等24人;重奖有突出贡献的四类人员(即发明创造有成果、技术指标创水平、节能降耗创效益、技能大赛创佳绩)40人;建立操作人才培养专项奖励基金,每年投入10万元,分四档对师、徒实行双向等额奖励。去年以来,获省市公司化管理创新成果10项。
二是不断优化人员结构。通过职责合并、减岗并岗制度;实施新一轮“三定”工作(定编、定岗、定员)。目前,公司劳动生产率提高15%。人均年收入较上年度增加了2935元。做到了人员减少收入提高。
三是抓管理人员“五项能力”建设。制定了“五项能力”提升方案(即基础管理能力、谋划力、创新力、执行力、学习力),从十个方面细化量化评价标准,以分为依据,每半年推选表彰 “进步之星”和“团队之星”,积极打造一流管理团队。
四、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解决安全管理短板是 网蠡县供电公司全面提升管理水平至关重要的一环。为此,蠡电公司按照省市公司安全管理要求,以安全文化建设为抓手,灌输“员工违章领导有责”的思想,以“教育常态化、制度规范化、整改立体化、评价精细化、考核严格化”安全管理体系为支撑,让安全文化力滋长成安全生产执行力、保障力。特别是将农电工等同正式员工建档、培训、取证,同管理、同考核、同奖励,使安全理念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通过对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及安全文化的建设,蠡电公司连续三年实现轻伤及以上事故为零。
一年多来,通过开展管理提升活动,让蠡电公司深刻体会到:
第一,管理提升必须坚持对标,找准短板,同时以我为主,博采众长。只有广泛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并加以融合提炼,形成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管理提升方法,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第二,管理提升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只有打破条条框框的限制,坚决破除传统发展思维的束缚,大力实施突破性的观念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提升工作才能不断取得新成效。
第三,管理提升必须紧紧依靠干部员工,从基层抓起。员工直接从事一线工作,最了解管理的漏洞和盲区,各项管理措施也最终需要员工来落实,必须始终依靠员工,充分发挥基层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凝聚强大的管理合力。
一、强化基层建设,夯实管理基础
一是创建“五型”班组。把班组建设作为强基固本的重中之重,着力创建“学习型、技术型、创新型、节约型、安全型”五型班组,量化了评价标准,即共性基础标准、个性创建标准。同时,健全“五型”班组建设推进机制,每季度召开推进会,创建比例与部室领导薪酬挂钩,推动班组管理达标升级。去年以来,先后召开了3次推进会,对70个班组进行了命名和表彰,创建“五型”班组达到75%以上。
二是强化现场管理。开展创建班组6S示范区,按照现场评价准则的要求,结合施工工艺特点,制定了管理标准,以示范区创建带动现场工作效率的提升。同时,建立现场管理提升奖励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现场管理推进会,对申报并成功召开了现场会的班组进行重奖。目前有8个班组召开了推进会,公司综合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初步实现以现场管理推动“操作水平提升、设备故障降低、现场环境改善、管理体系健全”四大目标。
二、深化对标挖潜,持续优化经济技术指标
一是实行全面对标。聚焦兄弟先进单位,将关键经济技术指标与其对标找差,制定优化、改善措施。同时,将对标结果与供电所和主管部室领导薪酬挂钩,指标前进五名水平设置相应奖励,未前进的适当扣减薪酬。对党群工作,实行与兄弟单位进行横向对标,以荣誉获得情况作为衡量工作业绩的主要手段之一并进行相应奖惩。通过对标并加强考核,增加了干部员工的工作压力和动力。今年上半年,经济技术指标中有13项前进了二十多名。
二是眼睛向内挖潜。通过狠抓“三个指标”(即线损率、供电可靠率、电压合格率)、实行“三会”(即周例会、交底会、月度评估会),管理基础不断稳固。今年上半年,线损率同比下降16%,设备故障时间同比下降15%,电压合格率达99.14%,均创历史最好水平。过对标挖潜25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有17项刷新历史纪录。
三、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为改革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一是建立人才激励机制。按照“六个优先”(即核心岗位优先、十佳党员优先、技术标兵优先、劳模标兵优先、技师优先、优秀班组长优先)的原则,建立后备干部选拔体系;采用“五项全能”(即基本素质、岗位业绩、创新能力、综合绩效、领导评价)量化评价体系,评聘首席技师等24人;重奖有突出贡献的四类人员(即发明创造有成果、技术指标创水平、节能降耗创效益、技能大赛创佳绩)40人;建立操作人才培养专项奖励基金,每年投入10万元,分四档对师、徒实行双向等额奖励。去年以来,获省市公司化管理创新成果10项。
二是不断优化人员结构。通过职责合并、减岗并岗制度;实施新一轮“三定”工作(定编、定岗、定员)。目前,公司劳动生产率提高15%。人均年收入较上年度增加了2935元。做到了人员减少收入提高。
三是抓管理人员“五项能力”建设。制定了“五项能力”提升方案(即基础管理能力、谋划力、创新力、执行力、学习力),从十个方面细化量化评价标准,以分为依据,每半年推选表彰 “进步之星”和“团队之星”,积极打造一流管理团队。
四、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解决安全管理短板是 网蠡县供电公司全面提升管理水平至关重要的一环。为此,蠡电公司按照省市公司安全管理要求,以安全文化建设为抓手,灌输“员工违章领导有责”的思想,以“教育常态化、制度规范化、整改立体化、评价精细化、考核严格化”安全管理体系为支撑,让安全文化力滋长成安全生产执行力、保障力。特别是将农电工等同正式员工建档、培训、取证,同管理、同考核、同奖励,使安全理念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通过对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及安全文化的建设,蠡电公司连续三年实现轻伤及以上事故为零。
一年多来,通过开展管理提升活动,让蠡电公司深刻体会到:
第一,管理提升必须坚持对标,找准短板,同时以我为主,博采众长。只有广泛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并加以融合提炼,形成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管理提升方法,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第二,管理提升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只有打破条条框框的限制,坚决破除传统发展思维的束缚,大力实施突破性的观念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提升工作才能不断取得新成效。
第三,管理提升必须紧紧依靠干部员工,从基层抓起。员工直接从事一线工作,最了解管理的漏洞和盲区,各项管理措施也最终需要员工来落实,必须始终依靠员工,充分发挥基层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凝聚强大的管理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