蠡县供电:“三化”管理提升缺陷管控能力
2013-08-11 16:20:09 来源:田光辉
A-
A+
电力18讯: 缺陷管理是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指标,国网蠡县供电公司通过对设备缺陷进行“三化”管理,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种设备缺陷,使缺陷发生率明显下降。今年1-7月份发生缺陷仅22起,月度缺陷发生数呈递减趋势,由1月份的9起,减少到7月仅1起,且月度消除缺陷率均达到了100%。一些长期积存的疑难缺陷如线路掉闸、信息系统通讯异常及设备漏油等缺陷“大户”也得到了根治,设备健康水平有效提升,为公司供电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缺陷管理制度化。在不断总结设备综合治理经验的基础上,国网蠡县供电公司建立起一套科学的设备缺陷管理机制,通过制定和执行《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设立设备缺陷管理机构,明确了缺陷类型、缺陷归口管理部门、缺陷处理程序、各级人员职责范围及考核办法,并加大缺陷管理考核激励机制,通过制度的约束使每一件设备有人管,每一项缺陷有人具体负责和落实,避免了以往处理缺陷时推诿、扯皮、敷衍的状况,使设备综合管理更趋于标准化。
缺陷管理原则化。国网蠡县供电公司严格按照“设备缺陷六不放过”的原则,对设备缺陷进行风险评估,深入分析缺陷产生的诱因和因素,达到发现一起缺陷,消除一批隐患的目的。通过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在每日的安全生产早会上,对缺陷的发生及处理情况进行一一通报,并在安全生产周会上进行点评、在安全生产月度会上实施考核,实现设备管理奖罚分明,提高了设备维护人员对认识和处理缺陷的紧迫感,使设备缺陷在限期内、从根本上得到有效处理和消除,确保在技术上和管理上防范到位。
缺陷处理流程化。为使缺陷处理工作能够有序推进,蠡电公司通过对设备缺陷实行全过程监控,从缺陷的“发现-登记-分类-消除-验收-评价-分析-预控-控制-统计-考核”等方面实现闭环管理,确保各类缺陷在期限内消除,并按照“作业前确认-作业风险辨识-防控措施落实-标准化作业-现场安全监护-现场清理”风险控制六步走的工作方法做好风险预控,在条件不满足不能及时处理的的情况下,需经公司领导批准并制订防范措施,录入设备问题库进行持续跟踪。在流程化管理模式下,整个缺陷处理的过程有条不紊、记录清晰,各级部门及人员在缺陷处理工作上能够有序地推进。(田光辉)
缺陷管理制度化。在不断总结设备综合治理经验的基础上,国网蠡县供电公司建立起一套科学的设备缺陷管理机制,通过制定和执行《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设立设备缺陷管理机构,明确了缺陷类型、缺陷归口管理部门、缺陷处理程序、各级人员职责范围及考核办法,并加大缺陷管理考核激励机制,通过制度的约束使每一件设备有人管,每一项缺陷有人具体负责和落实,避免了以往处理缺陷时推诿、扯皮、敷衍的状况,使设备综合管理更趋于标准化。
缺陷管理原则化。国网蠡县供电公司严格按照“设备缺陷六不放过”的原则,对设备缺陷进行风险评估,深入分析缺陷产生的诱因和因素,达到发现一起缺陷,消除一批隐患的目的。通过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在每日的安全生产早会上,对缺陷的发生及处理情况进行一一通报,并在安全生产周会上进行点评、在安全生产月度会上实施考核,实现设备管理奖罚分明,提高了设备维护人员对认识和处理缺陷的紧迫感,使设备缺陷在限期内、从根本上得到有效处理和消除,确保在技术上和管理上防范到位。
缺陷处理流程化。为使缺陷处理工作能够有序推进,蠡电公司通过对设备缺陷实行全过程监控,从缺陷的“发现-登记-分类-消除-验收-评价-分析-预控-控制-统计-考核”等方面实现闭环管理,确保各类缺陷在期限内消除,并按照“作业前确认-作业风险辨识-防控措施落实-标准化作业-现场安全监护-现场清理”风险控制六步走的工作方法做好风险预控,在条件不满足不能及时处理的的情况下,需经公司领导批准并制订防范措施,录入设备问题库进行持续跟踪。在流程化管理模式下,整个缺陷处理的过程有条不紊、记录清晰,各级部门及人员在缺陷处理工作上能够有序地推进。(田光辉)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