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农电 > 经营管理 > 正文

赢在精细――解读吉林榆树市农电公司线损管理模式

  2006-03-16 00:44:02    来源:国家电网报 
A- A+
电力18讯:    陈 宁

    企业的兴衰在于管理,管理的关键在于细节。在电网状况相同、服务质量相同的条件下,线损管理的各项指标是供电企业管理水平和精细程度的体现。

    自2001年起,吉林榆树市农电公司实行“一否决五递进”线损承包管理模式,采用“四分累加法”计算理论损失率,开展“三优四无一规范”载体活动,线损率大幅度下降。2005年该公司线损率完成9.48%,比2001年降低7.32个百分点。目前,该公司的线损管理模式已经在长春农电系统全面推广应用。

    创新机制  模式不断升级

    榆树市农电公司职工人数占长春农电系统总人数的三分之一,而售电量只占总售电量的七分之一。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打破思维定势,向管理要效益。
  
    2001年,一项特殊的承包在榆树市农电公司全面推行,其目标就是降低线损。主要做法可概括为“一否决五递进”,即始终坚持以营业线损率作为承包的“否决条件”,连续5年对具体承包形式持续完善。在坚持“否决条件”的前提下,2002年实行售电单价承包,2003年实行利润承包,2004年实行千瓦时电量利润承包,2005年实行提成电费承包。2006年则实行千瓦时电量提成承包,每一次改进和完善都使考核指标更加科学,能够更加充分地调动起职工的积极性,保证了线损管理的实效。
  
    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承包,都必须以坚实的基础工作作为前提。该公司为搞好线损理论计算,着实下了一番苦功夫。以2004年为例,他们用75天的时间,全面完成了高压91条线路、低压3845个台区的线损理论计算工作。在此期间,参加现场数据采集工作的员工,光是皮尺就用坏了200多条。在进行高压理论计算时,该公司集中140人,动用48台微机,主要技术业务骨干夜以继日地工作。这些经得起推敲的基础数据,确保了承包工作的顺利开展。

    健全体系 管理日趋规范
  
    建立线损管理体系需要有严密的理论支撑。为此,榆树供电人把线损理论计算软件的创新提上议事日程。他们在“三分累加法”软件的基础上,研发出“四分累加法”,克服了原软件对台区三相不平衡率均假设为25%的缺陷,使理论损失率计算更接近于实际。目前,“四分累加法”软件已在该公司普遍应用,对农网改造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该公司对66千伏线路线损率指标以理论计算值为主;对10千伏线路线损率指标以理论计算值为主、适当考虑实际情况;对低压线损率指标以实际为主、以理论线损率指标为辅。实践证明,这一管理思路是科学的。
  
    建立线损技术体系需要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农网建设与改造,榆树市新建变电所5座,新建10千伏配电线路1183公里,改造10千伏配电线路440公里,改造后低压线损下降8个百分点。在此基础上,该公司把抓好技术降损纳入常态管理轨道。更换高能耗变压器,充分发挥有载调压作用;加强无功管理,优化无功补偿;通过高压延伸,变压器移到负荷中心2103个台区,减少低压线路1240公里;跟踪负荷变化,及时调整三相负荷,全市累计调整低压台区2210个,使变压器三相负荷基本平衡;淘汰高耗能电能表,台区总表全部更换为新型电子表。
  
    建立线损保证体系需要以制度为依托。榆树市农电公司围绕强化线损的过程管理和控制,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线损管理制度及指导文件。目前,《线损管理办法》、《2006年线损承包方案》、《2006年高低压购电量、线损率指标分解及考核办法》等一系列线损管理制度的出台,使线损工作做到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通过加强线损工作的“三个体系”建设,各级线损管理形成了管理闭环、监督闭环,降损工作真正步入了常态化管理轨道。

    科学考核 细节决定成败

     没有考核和监督的管理是无效的管理,而要达到考核科学化,需要一个有效的载体做为平台。
  
    本着这个理念,具有榆电管理特色的“三优四无一规范”考核细则应运而生。“三优”即选树优秀供电所、优秀供电所长和优秀员工;“四无”,即安全无事故、经营无亏损、管理无欠费、服务无投诉;“一规范”,即实现规范化管理的目标。他们在吉林农电系统实现了“四个率先”:率先实施台区承包;率先成立发行中心,实行电费统一发行;率先成立95598客户服务中心,实现统一报装一口对外;率先开展MIS系统实时在线服务。
  
    为保证考核制度的有效推行,该公司成立了考核组,每月对基层供电所进行检查、互查和考评,明查暗访,为供电所打分,考核结果与各供电所经济效益挂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 · 以股份制为纽带盘活农电低压电力资产
  • · 电力改革与多种经营发展态势分析
  • · 严细务实抓管理――在国家电网公司2005年农电工作会议上的交流
  • · 汪清县供电推进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建设
  • · 国网汪清县供电公司推进星级供电所建设
  • · 加快水电资源开发 促进湖南经济可持续发展
  • · 强化农村供电所管理 创建一流县供电企业
  • · 对农村电工专职化管理问题的探讨
  • · 推动农电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 · 建立质量追究制度 建设现代化农村电网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