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电工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2005-10-23 22:02:05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林州市电业局自1999年以来,大力进行农电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动向。
一、电工管理中的问题
1. 电工更换频繁,管而不死。一是行政干预较大,个别乡(镇)领导和村干部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农村电工的管理,还应由村干部和乡(镇)领导说了算,因此随意更换电工,随意增加电工名额,个别村领导班子调整一次,就更换一次电工;二是个别村电工不愿归电业部门管理,认为统管以后将会影响自己的利益;三是个别村电工年龄大了,未经批准,随意让自己的亲属顶替;四是部分深山偏远小村,村电工自己不愿当电工。
2. 农村电工统管后县级供电企业的安全风险加大。随着农电体制改革的深入,农村电力资产将逐步移交给供电部门,县级供电企业的安全责任也随着产权延伸到低压部分。由于农民用电知识匮乏,安全保护意识差,加之农村电网基础薄弱,农村电力事故将防不胜防,由此带来的人身伤亡事故的法律责任和索赔会越来越多。此外,农村电工聘任后,实行合同制管理,电工在工作中伤残、死亡,凭有限的维管费,实难承担。因此,减少和防范农电事故的发生,规避安全风险成了摆在县级供电企业面前的一个十分严重的现实问题。
3. 农村电工工作量加大。我局原来有800余名农村电工,农电体制改革后,按照每450户配一名电工的原则,精简了100多名电工。加之农村电网改造后各村取消了"总表"、"片表",实行销售、抄表、收费、服务"四到户"管理,因此村电工工作量比过去明显加大。
4. 农村电工的素质较低。由于广大农村电工长期在农村工作,很多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参加正规的教育培训较少,无论是政治思想素质,还是业务技术素质,距电力行业的要求和群众的期望相差甚远,提高他们的素质成了当务之急。
5. 山区和平地村维管费收支相差较大。林州市属山区县(市),自然条件、用电相差很大,其中三分之一的行政村地处偏僻山区,年用电量不足2万千瓦时,线损高达30%,每月维管费所剩无几。若维管费统一使用,平地村又背不起山区村。
二、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采取了如下对策
1. 妥善处理好地方政府和电业部门的关系,保持农电队伍的稳定性。虽然农村电工归电业部门统一管理,但在工作中还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因此,今后工作中,特别是在电工的聘用、解聘、更换等问题上,要主动征求地方政府的意见,取得地方政府的理解和支持。向他们讲明:不得随意更换电工,确需更换的,必须经电业部门批准,保持农电队伍的稳定性。同时还要严把"三关"即政治素质关、文化素质关、年龄关。
2. 加强安全管理,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要对农村电工加强安全教育,认真学习安规。要利用多种形式,加强对农村安全用电知识的宣传,普及安全用电常识,做到家喻户晓。网改要按技术规程高标准、严要求、高质量施工,特别是变压器的高度,导线对地距离都要严格把关,确保安全无事故。要与用户签订《农村安全用电责任协议书》,并办理有法律效力的公证书,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力和义务及发生事故后的责任赔偿界限。同时,要为农村电工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养老保险,解决其后顾之忧。
3. 提高工作效益,减轻农村电工劳动强度,适当提高电工工资、劳保福利待遇。大力推行电力抄表器抄表,实行微机开票到户、减少手工抄表、开票的力度,提高效率,逐步给电工班配备摩托车、工具车等交通工具,减轻工作强度。根据电工工作量大小、工作绩效和任务完成情况,提高电工的工资、福利待遇。
4. 加大对农村电工培训教育力度,提高业务素质。要定期不定期地对农村电工进行思想政治、安规和业务技术培训,要让农村电工认识到为农民、为农村、为农村经济服务是一项长期不懈的工作。要严格考核,实行持证上岗,把考核、考试成绩记入档案作为其评优、评先进和聘用、解聘的依据。
任武亮 河南林州市电业局 (456550)
一、电工管理中的问题
1. 电工更换频繁,管而不死。一是行政干预较大,个别乡(镇)领导和村干部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农村电工的管理,还应由村干部和乡(镇)领导说了算,因此随意更换电工,随意增加电工名额,个别村领导班子调整一次,就更换一次电工;二是个别村电工不愿归电业部门管理,认为统管以后将会影响自己的利益;三是个别村电工年龄大了,未经批准,随意让自己的亲属顶替;四是部分深山偏远小村,村电工自己不愿当电工。
2. 农村电工统管后县级供电企业的安全风险加大。随着农电体制改革的深入,农村电力资产将逐步移交给供电部门,县级供电企业的安全责任也随着产权延伸到低压部分。由于农民用电知识匮乏,安全保护意识差,加之农村电网基础薄弱,农村电力事故将防不胜防,由此带来的人身伤亡事故的法律责任和索赔会越来越多。此外,农村电工聘任后,实行合同制管理,电工在工作中伤残、死亡,凭有限的维管费,实难承担。因此,减少和防范农电事故的发生,规避安全风险成了摆在县级供电企业面前的一个十分严重的现实问题。
3. 农村电工工作量加大。我局原来有800余名农村电工,农电体制改革后,按照每450户配一名电工的原则,精简了100多名电工。加之农村电网改造后各村取消了"总表"、"片表",实行销售、抄表、收费、服务"四到户"管理,因此村电工工作量比过去明显加大。
4. 农村电工的素质较低。由于广大农村电工长期在农村工作,很多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参加正规的教育培训较少,无论是政治思想素质,还是业务技术素质,距电力行业的要求和群众的期望相差甚远,提高他们的素质成了当务之急。
5. 山区和平地村维管费收支相差较大。林州市属山区县(市),自然条件、用电相差很大,其中三分之一的行政村地处偏僻山区,年用电量不足2万千瓦时,线损高达30%,每月维管费所剩无几。若维管费统一使用,平地村又背不起山区村。
二、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采取了如下对策
1. 妥善处理好地方政府和电业部门的关系,保持农电队伍的稳定性。虽然农村电工归电业部门统一管理,但在工作中还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因此,今后工作中,特别是在电工的聘用、解聘、更换等问题上,要主动征求地方政府的意见,取得地方政府的理解和支持。向他们讲明:不得随意更换电工,确需更换的,必须经电业部门批准,保持农电队伍的稳定性。同时还要严把"三关"即政治素质关、文化素质关、年龄关。
2. 加强安全管理,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要对农村电工加强安全教育,认真学习安规。要利用多种形式,加强对农村安全用电知识的宣传,普及安全用电常识,做到家喻户晓。网改要按技术规程高标准、严要求、高质量施工,特别是变压器的高度,导线对地距离都要严格把关,确保安全无事故。要与用户签订《农村安全用电责任协议书》,并办理有法律效力的公证书,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力和义务及发生事故后的责任赔偿界限。同时,要为农村电工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养老保险,解决其后顾之忧。
3. 提高工作效益,减轻农村电工劳动强度,适当提高电工工资、劳保福利待遇。大力推行电力抄表器抄表,实行微机开票到户、减少手工抄表、开票的力度,提高效率,逐步给电工班配备摩托车、工具车等交通工具,减轻工作强度。根据电工工作量大小、工作绩效和任务完成情况,提高电工的工资、福利待遇。
4. 加大对农村电工培训教育力度,提高业务素质。要定期不定期地对农村电工进行思想政治、安规和业务技术培训,要让农村电工认识到为农民、为农村、为农村经济服务是一项长期不懈的工作。要严格考核,实行持证上岗,把考核、考试成绩记入档案作为其评优、评先进和聘用、解聘的依据。
任武亮 河南林州市电业局 (456550)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