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电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
2005-10-24 16:31:5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农电企业是我国电力企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效益的好坏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因此,农电企业为了保证好的经济效益,必须在"电"这个商品销售过程中,在质和量上下功夫,才能有好的经济效益。
一、提高职工的总体素质,是提高农电企业经济效益的根本前提。
构成生产力诸因素中,劳动者的位置最重要,是生产力诸因素的主体,是唯一的具有能动性的因素。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挥劳动功能的劳动者形成一个总体,劳动者的总体素质、总体结构对生产力有着极大的影响。
从广义上讲,劳动者的总体素质包括企业领导者、管理者、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的素质,其中主要领导干部的素质是企业兴衰的决定因素,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素质是使企业管理水平和技术力量得以充分发挥的重要保证,工人的思想觉悟、科学文化知识、实际操作能力以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之间竞争可以归结为产品质量和成本之争,产品质量和成本之争是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之争,而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之争又是科学技术人才和劳动者素质之争。科学技术成果是人创造出来的。企业有了完整结构的人才就有了一切。同样,农电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也必须靠完整结构的人才来实现。因此,提高职工总体素质,是提高农电企业经济效益的前提。
二、狠抓安全文明生产运行工作,是提高农电企业经济效益的有力保障。
"安全就是节约,事故就是浪费"。安全生产是电业的生命线,是企业最大的效益。安全生产工作要做到"五勤":脑勤想,腿勤走,眼勤看,嘴勤说,手勤干。要定期召开安全生产分析会,定期进行设备检修和设备巡视,将一切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反常运行,确保电量多供少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1、在抓好安全生产的基础上,堵塞高压线路的泄漏。这部分泄漏有三种:一是高压线路上的绝缘瓷件,由于质量问题,时压强度不够而造成导线对地放电,若及早发现,就会减少泄漏。二是高压开关的泄漏。农网中质量不过关的高压开关仍然存在。由于机械重合不严,造成重合机械间的电弧放电常有发生。这种现象既造成电量损失,又造成设备损坏。三是树木搭接导线的泄漏。虽然电业部门明令禁止高压线路两旁种植树木,但实际情况是高压线路两旁仍有安全距离不够的树,有时砍伐不及时,长高的树枝搭在高压线路上,或是刮风时,有些树枝触碰到线路上,轻的造成高压电流泄漏,重的造成高压线路短路形成大的负荷点,短路断线造成火灾、人身伤亡事故和设备损失事故。如果坚持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线路巡视,及时消除线路缺陷,及时砍伐树障,形成线路走廊通道,就能杜绝以上漏电现象。
2、进一步改造高能耗配电变压器。由于历史原因,农网上的高能耗配变数量很大,经过我局几年的改造,现仍有不少在网上运行的,高能耗变压器的电量损失不可低估。为此,借农网改造这个大好时机,要将高能耗配变全部改造成节能型配变,以减少损失,提高效益。
三、加强用电营业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加强营业管理,必须抓好"五率":电表实抄率、抄表正确率、换表周期率、电费回收率、营业损失率。为此,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应收必收。这是用电管理中电费收缴工作的首要环节,电费是"电"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在遵守国家制定的电价政策之下,应做好用电分类,因为同是1千瓦时的电量,因用途不同,可分成不同的电价。因此,做好用电性质、供电方式、容量种类等工作,才能做到合理计价收费。同时要实施用电营业考核奖惩制度,以保证电费抄收过程的准确核算、降低损失、及时收费,做到应收必收。
2、加强抄、核、收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经常开展用电营业普查活动,堵塞经营中的漏洞。加强用电监察工作,经常深入到基层用户调查了解用电情况,查电费回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处理。用电监察人员的作用是堵塞漏洞,增加收入。
3、抓好表计管理。表计是农电企业经营"电"商品的一杆秤,表计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农电企业和用户的利益。因此,一定要按周期对大用户的电能表进行现场校验和轮换,对一般用户的电能表,要定期检验和轮换,淘汰的电能表决不能再上电网。杜绝一切偷、漏电行为。
4、经常开展经济活动分析,对负荷、线损、平均电价、大修费用、维护费用、人员费用、管理费用等进行综合分析,掌握企业的经济效益。要节约开支,从一支笔、一个绝缘子、一顿饭做起,点点滴滴,积少成多,努力提高农电企业的经济效益。
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农电局(024400) 高志芳
一、提高职工的总体素质,是提高农电企业经济效益的根本前提。
构成生产力诸因素中,劳动者的位置最重要,是生产力诸因素的主体,是唯一的具有能动性的因素。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挥劳动功能的劳动者形成一个总体,劳动者的总体素质、总体结构对生产力有着极大的影响。
从广义上讲,劳动者的总体素质包括企业领导者、管理者、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的素质,其中主要领导干部的素质是企业兴衰的决定因素,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素质是使企业管理水平和技术力量得以充分发挥的重要保证,工人的思想觉悟、科学文化知识、实际操作能力以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之间竞争可以归结为产品质量和成本之争,产品质量和成本之争是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之争,而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之争又是科学技术人才和劳动者素质之争。科学技术成果是人创造出来的。企业有了完整结构的人才就有了一切。同样,农电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也必须靠完整结构的人才来实现。因此,提高职工总体素质,是提高农电企业经济效益的前提。
二、狠抓安全文明生产运行工作,是提高农电企业经济效益的有力保障。
"安全就是节约,事故就是浪费"。安全生产是电业的生命线,是企业最大的效益。安全生产工作要做到"五勤":脑勤想,腿勤走,眼勤看,嘴勤说,手勤干。要定期召开安全生产分析会,定期进行设备检修和设备巡视,将一切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反常运行,确保电量多供少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1、在抓好安全生产的基础上,堵塞高压线路的泄漏。这部分泄漏有三种:一是高压线路上的绝缘瓷件,由于质量问题,时压强度不够而造成导线对地放电,若及早发现,就会减少泄漏。二是高压开关的泄漏。农网中质量不过关的高压开关仍然存在。由于机械重合不严,造成重合机械间的电弧放电常有发生。这种现象既造成电量损失,又造成设备损坏。三是树木搭接导线的泄漏。虽然电业部门明令禁止高压线路两旁种植树木,但实际情况是高压线路两旁仍有安全距离不够的树,有时砍伐不及时,长高的树枝搭在高压线路上,或是刮风时,有些树枝触碰到线路上,轻的造成高压电流泄漏,重的造成高压线路短路形成大的负荷点,短路断线造成火灾、人身伤亡事故和设备损失事故。如果坚持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线路巡视,及时消除线路缺陷,及时砍伐树障,形成线路走廊通道,就能杜绝以上漏电现象。
2、进一步改造高能耗配电变压器。由于历史原因,农网上的高能耗配变数量很大,经过我局几年的改造,现仍有不少在网上运行的,高能耗变压器的电量损失不可低估。为此,借农网改造这个大好时机,要将高能耗配变全部改造成节能型配变,以减少损失,提高效益。
三、加强用电营业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加强营业管理,必须抓好"五率":电表实抄率、抄表正确率、换表周期率、电费回收率、营业损失率。为此,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应收必收。这是用电管理中电费收缴工作的首要环节,电费是"电"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在遵守国家制定的电价政策之下,应做好用电分类,因为同是1千瓦时的电量,因用途不同,可分成不同的电价。因此,做好用电性质、供电方式、容量种类等工作,才能做到合理计价收费。同时要实施用电营业考核奖惩制度,以保证电费抄收过程的准确核算、降低损失、及时收费,做到应收必收。
2、加强抄、核、收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经常开展用电营业普查活动,堵塞经营中的漏洞。加强用电监察工作,经常深入到基层用户调查了解用电情况,查电费回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处理。用电监察人员的作用是堵塞漏洞,增加收入。
3、抓好表计管理。表计是农电企业经营"电"商品的一杆秤,表计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农电企业和用户的利益。因此,一定要按周期对大用户的电能表进行现场校验和轮换,对一般用户的电能表,要定期检验和轮换,淘汰的电能表决不能再上电网。杜绝一切偷、漏电行为。
4、经常开展经济活动分析,对负荷、线损、平均电价、大修费用、维护费用、人员费用、管理费用等进行综合分析,掌握企业的经济效益。要节约开支,从一支笔、一个绝缘子、一顿饭做起,点点滴滴,积少成多,努力提高农电企业的经济效益。
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农电局(024400) 高志芳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