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走势看电力供求关系
2005-10-21 13:33:54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受国民经济发展带动,今年电力供需逐步摆脱了前两年较大波动的走势,用电需求保持了相对平稳的较快增长的势头。
前10个月,全国电力供应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需求,未出现长时间、大范围的限电情况。但4月份以来特别是迎峰度夏期间部分地区出现了电力供应较为紧张的局面,河北南网、浙江、河南等地个别地区还发生了拉闸限电的情况。
前10个月,全国累计完成发电量1175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46%,其中水电1984.3亿千瓦时,火电9615.7亿千瓦时,核电149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9.08%、8.6%和0.57%。到2000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已达3.1932亿千瓦,当年新投产机组已连续13年超过1000万千瓦,2001年新投机组容量目前也已经超过了1000万千瓦,电网规模、供电能力的不断扩大、增强,在全国范围内,基本能够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电力的更高需求。但电源地区的分布不均衡,也会有个别地区在一些特定时段出现用电紧张。从各大跨区电网和独立省网的情况看,东北、华中、海南和川渝电网电力装机富裕较多,而本地区用电需求增长相对平缓,电力供大于求;安徽、内蒙古、山西有一定富裕,西北、福建、华北、华东、山东、贵州电网供需基本平衡,相对于需求增长,广东、浙江、河北南部地区和宁夏电力装机比较紧张,电力需求难以有效满足。
从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看,一,国民经济经过"九五"的调整,已从1998年的谷底逐步回升,开始了新一轮的经济增长期。二,近几年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改善了各地经济发展的环境,同时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也进一步成熟,这些都为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三,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北京申奥成功和加入WTO,又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巨大商机,带来投资增长对电力的进一步需求。此外,从国内市场消费情况来看,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增加工资,农村费改税、住房、汽车和教育等个人消费信贷的持续增加将带动电力需求的进一步增长;从出口角度看,我国出口对美国市场的依存度进一步增大,1997-2000年我国直接对美国出口的增加占我国新增出口额的30.7%,美国经济的调整将对我国出口增长有较大影响,"9・11"事件后美国经济陷入萧条,短期内会使我国的外贸形势有所恶化,但加入WTO之后,我国的外贸环境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从较长的时期来看,进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会进一步增强。因此在近期特别是2002年,中国经济将会继续保持一个较高的、相对平稳的增长速度。
综上所述,今年我国GDP增长将会呈现"前高后低"的态势,预计增长7.6%。2002年,经济增长速度在7.4%左右。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必然要求电力工业保持一个较为适宜的发展速度。也就是说,2002年全国用电增长速度将低于2001年。按近年电力弹性系数小于1的情况看,用电增长速度也将低于经济增长速度。
具体到今年四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将维持基本平衡的状态。工业尤其是高耗电的有色、黑色金属冶炼业用电增长受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较大,以及外贸出口形势恶化影响企业产品出口,用电增长会受一定制约。但考虑到三季度发电量和全社会用电量稳中有升的情况,预计全年发电量和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率在7.8%左右。用电结构变化幅度不大,一、二、三产和居民生活用电的比重为3.8:72.6:11.1:12.5,变化的趋势仍是一产、二产比重下降,三产和居民生活用电比重上升。
预计2002年我国需电量的增长速度在6%-7%的范围内,增长速度将低于2001年,并低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需电量在15300亿千瓦时-15600亿千瓦时。
前10个月,全国电力供应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需求,未出现长时间、大范围的限电情况。但4月份以来特别是迎峰度夏期间部分地区出现了电力供应较为紧张的局面,河北南网、浙江、河南等地个别地区还发生了拉闸限电的情况。
前10个月,全国累计完成发电量1175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46%,其中水电1984.3亿千瓦时,火电9615.7亿千瓦时,核电149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9.08%、8.6%和0.57%。到2000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已达3.1932亿千瓦,当年新投产机组已连续13年超过1000万千瓦,2001年新投机组容量目前也已经超过了1000万千瓦,电网规模、供电能力的不断扩大、增强,在全国范围内,基本能够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电力的更高需求。但电源地区的分布不均衡,也会有个别地区在一些特定时段出现用电紧张。从各大跨区电网和独立省网的情况看,东北、华中、海南和川渝电网电力装机富裕较多,而本地区用电需求增长相对平缓,电力供大于求;安徽、内蒙古、山西有一定富裕,西北、福建、华北、华东、山东、贵州电网供需基本平衡,相对于需求增长,广东、浙江、河北南部地区和宁夏电力装机比较紧张,电力需求难以有效满足。
从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看,一,国民经济经过"九五"的调整,已从1998年的谷底逐步回升,开始了新一轮的经济增长期。二,近几年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改善了各地经济发展的环境,同时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也进一步成熟,这些都为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三,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北京申奥成功和加入WTO,又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巨大商机,带来投资增长对电力的进一步需求。此外,从国内市场消费情况来看,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增加工资,农村费改税、住房、汽车和教育等个人消费信贷的持续增加将带动电力需求的进一步增长;从出口角度看,我国出口对美国市场的依存度进一步增大,1997-2000年我国直接对美国出口的增加占我国新增出口额的30.7%,美国经济的调整将对我国出口增长有较大影响,"9・11"事件后美国经济陷入萧条,短期内会使我国的外贸形势有所恶化,但加入WTO之后,我国的外贸环境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从较长的时期来看,进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会进一步增强。因此在近期特别是2002年,中国经济将会继续保持一个较高的、相对平稳的增长速度。
综上所述,今年我国GDP增长将会呈现"前高后低"的态势,预计增长7.6%。2002年,经济增长速度在7.4%左右。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必然要求电力工业保持一个较为适宜的发展速度。也就是说,2002年全国用电增长速度将低于2001年。按近年电力弹性系数小于1的情况看,用电增长速度也将低于经济增长速度。
具体到今年四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将维持基本平衡的状态。工业尤其是高耗电的有色、黑色金属冶炼业用电增长受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较大,以及外贸出口形势恶化影响企业产品出口,用电增长会受一定制约。但考虑到三季度发电量和全社会用电量稳中有升的情况,预计全年发电量和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率在7.8%左右。用电结构变化幅度不大,一、二、三产和居民生活用电的比重为3.8:72.6:11.1:12.5,变化的趋势仍是一产、二产比重下降,三产和居民生活用电比重上升。
预计2002年我国需电量的增长速度在6%-7%的范围内,增长速度将低于2001年,并低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需电量在15300亿千瓦时-15600亿千瓦时。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