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农电 > 地方新闻 > 正文

新干古城焕新颜——新干县供电公司农网改造升级硕果丰

  2018-11-26 00:00:0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新干县,地处江西省中部,是吉安市的“北大门”。随着“新宜吉”跨区合作试验区建设的快速推进,电网工程高密度建设,电能替代加快实施,供电服务更加贴心,让这座底蕴深厚的古城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现在黎山村的村民再也不用为电发愁了。村里还通了动力电,家家户户都办起了‘农家乐’。每逢旅游旺季,上山的游客络绎不绝,生意越做越红火,每户年收入少说也有20多万。”11月7日,江西省新干县黎山村金生土菜馆老板刘金生开心地说。

  从无电村到可靠用电

  黎山为赣中第一高峰。黎山内层峦叠嶂,怪石嶙峋,云雾缭绕,气候宜人,素有“小庐山”的美誉。黎山村300余户村民分布在近10个山旮旯里。

  1978年以前,山上的村民白天靠太阳,晚上点煤油灯,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1988年,黎山村集体总动员,挖洞立杆、肩扛手抬导线,建起一条线径35平方毫米的10千伏供电线路。通电的那天,村民们敲锣打鼓,燃起鞭炮庆贺。

  “那时用的都是木头电杆,每逢刮风下雨,经常会倒杆断线,停电时有发生。”黎山村党支部书记杨象生说。

  2008年1月,一场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将通往黎山村的道路阻断,供电线路瘫痪。就在这时候,新干县供电公司动员150人徒步上山抢修,经过一个星期的昼夜奋战,黎山村重见光明。

  接地是偏远山区供电线路的常见故障。2010年,第二次农网改造拉开帷幕。新干县供电公司对10千伏黎山次支线开展大线径绝缘化以及风岔口入地电缆改造,线路抵御雨雪冰冻灾害和风灾的能力全面提升,供电可靠性进一步提高。

  随着旅游资源进一步开发,黎山村吸引了更多来自周边县市的游客,“农家乐”如雨后春笋般在当地开办起来。随之而来的是用电负荷急剧增加,低电压问题凸显。2014年,新干县供电公司为黎山村新增3台300千伏安变压器,进一步解决了该村的低电压问题。

  “现在时兴旅游,新余、宜春、吉安三地又抱团发展,建设‘新宜吉’跨区合作试验区,再加上可靠的供电保障,看来我这土菜馆规模还得扩大。”说起今后打算,刘金生信心满满。

  从人工跑腿到数据“代步”

  “现在的供电服务真是好,一个电话、微信就到;一键下去,业务就办好。村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所有的业务。”三湖镇蒋家村党支部书记邓玉平逢人就夸供电服务好。

  上世纪80年代的蒋家村,收电费需电工挨家挨户收取。上世纪90年代,村民得跑到5公里之外的供电营业厅交纳电费。遇上天晴还好,雨天路不好走,交个电费还得带上一身泥水回家。

  “说起交电费,在以前这的确是个事情,很闹心。因为村里电表是几家共一只,有时候各家各户还真不知道用了多少度电。大家每月的电价都不同,高的可以达到3.5元/千瓦时,低的至少1.1元/千瓦时。”村民蒋水林回忆道。

  2001年3月,新干县供电公司挂牌成立,第一次农网改造同期启动,新干县开始实现城乡同网同价。

  2012年,新干县供电公司智能电表改造开始在蒋家村试点,经过半个月的紧张施工,蒋家村352户居民客户开始使用新式的智能电表。

  “起初,还不知道这智能电表可以实时记录家里的用电情况,电量不足时还可以自动提醒。这改变了被动用电的模式,消费也更透明了。”邓玉平说道。

  2016年,新干县供电公司开始推广“掌上电力”APP、“电e宝”等线上交费渠道,全县近13万客户体验到了网上交费的便捷。同时,307个微信客户群也享受到了更加贴心的服务。如今,供电业务实现了客户来回跑到客户经理主动上门服务,甚至是网上办理,真正做到了人工跑腿到数据“代步”。

  玻璃生产不烧煤改用电

  “使用电窑炉,稳定的温度提高了玻璃产品的成品率和品质,比起煤加热生产的产品更有市场竞争力,售卖价格也要高不少,单件产品成本还比以前少了2分钱,全年可节约成本近40万元。”10月28日,吉盛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外生说道。

  2011年,时任吉盛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外生意识到使用电窑炉生产产品具有精度高、效率高、稳定性高的特点。“电窑炉对提升玻璃产品质量大有裨益,而且在降本增效方面也有较大潜力。”陈外生说,但中频熔炼感应电炉一套就要几十万,整个玻璃工业城供电可靠性也不高。

  2012年3月,新干县供电公司主动介入,配合地方政府解决玻璃工业城专线通道问题,新建一条5.1千米的供电专线,并全线改造10千伏922沂江线,暂时性解决了玻璃工业城供电可靠性问题,为部分玻璃企业顺利实施电能替代铺平了道路。

  为更好服务玻璃企业实施电能替代,2014~2017年,新干县供电公司投资329万元,新建及改造4条10千伏线路,对玻璃工业城实施专线供电。该公司采取加装开关、更换大线径导线、开展带电作业等方式,破解了玻璃企业用电难题。

  “这是去年改造好的锅炉,不烧煤,用电!工人生产环境也大变样,噪音和灰尘不见了。改造后的锅炉是智能化控制,增加了一条生产线后,工人数量也就不到50个人。产量上去了,人力成本还降下来了。由于不需要堆放燃煤,还腾出了不少空间来扩建厂房。”江华玻璃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根芽笑着说,2010年以前,这片有20多个高耸的烟囱,个个冒着浓烟,气味呛鼻。这两年,经过改造,烟囱没有浓烟冒出来了,天空也干净多了。

  电能替代体现出的经济效益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看不见的生态效益。新干县共有38家玻璃企业实施了电能替代。自推广电窑炉改造项目以来,整个玻璃工业城累计实现替代电量22347万千瓦时,每年为玻璃企业增收1300万元以上,相当于节约标煤12.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0.33万吨。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永吉县供电“四心服务”提升客

2015-09-16

热点排行
  • · 欢歌迎佳节 揭阳供电分公司农电公司举办晚会
  • · 流水小镇引来致富活水——陕西安康供电公司5年来在流水镇投入电网建设资金3300万元,为流水镇变富变美提供可靠电力保障
  • · 安徽宣城周村圩:来了电我们就放心了
  • · 广东信宜水电农村电气化通过省验收
  • · 陆川县水电公司为库区保驾护航
  • · 江西彭泽棉船镇:供电员工巡堤保电
  • · 牟平电业客户服务中心以新思路、新方法践行服务方针
  • · 泰兴张桥农电站:电力阅报栏沟通新桥梁
  • · 电闪江空奏华章――江都市供电公司服务沿江开发纪实
  • · 大风筝“闯祸”引发训诫会 政企联手提高村民安全用电意识
推荐阅读
  • · 永吉县供电“四心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