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龙供电倾情服务"中国最美的小城"纪实
中电新闻网通讯员 魏永杰 秦礼霖
有着“三千年历史、三百年荷花、三十处胜景”及全国五十佳“中国最美的小城”等美誉的安龙县,是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下辖县,地处南盘江上游的黔、桂、滇三省区结合部,有“西南屏障”、“黔桂锁钥”之称。
为了扮靓这座最美的小城,安龙供电局以电网建设为抓手,以点亮万家灯火为己任,在创先路上不断砥砺前行。
在风雨兼程中实现美丽蜕变
从《安龙水电志》得知,安龙有电始于1956年。当时,安龙县在木咱乡首建了一座10千瓦的小水电站,但由于设备陈旧、装机小、负荷重,供电极不正常。为了解决缺电问题,县政府特地在县城东北郊癞石窖建了一座120千瓦的小火电厂。之后又由贵州省调拨一台东德产320匹马力锅驼机,并配一台250千瓦的发电机组,经过半年的调试安装,终于在1966年初成立安龙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前夕成功送电。然而,由于发电机输出的实际功率过低,机组难以正常运行。以致到了夜晚,照明灯光昏暗,居民家里常常是“头上点电灯,面前点油灯。”
1978年,承载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装机容量为2400千瓦的筏子河电站正式投产发电,从此结束了电灯下面点油灯的历史。从这以后,沐浴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春风春雨,安龙电网完成了它的美丽蜕变。
据安龙供电局计建部主任王兴超介绍,安龙在2000年进行农村电网改造前,全县的供电现状是:110kV变电站一座,35kV变电站6座,35kV线路94.3公里,10kV线路640公里,配电变压器250台。全县只实现了乡镇通电,村通电率仅为63.73%,其电压质量和供电可靠性远远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要求。
王兴超主任告诉我们:从1999年9月进行电网规划设计算起,到2003年10月止,安龙供电局用了整整4年时间,合计总投资7206万元进行了两期农村电网改造与建设工程,实现了村组“同网同价”,极大地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十一五”期间,安龙供电局紧紧抓住国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契机,累计投入6.4亿元实施电网建设与改造。2009年全县实现“户户通电”目标,电网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农村用电普及率、用电量和供电质量都显著提高,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经济环境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衍生与快速发展。 “十二五”期间,在贵州电网公司的关怀下,安龙电网再次投入2.24亿元建设电网。如今,安龙供电局辖区内已建成了以500kV金州变电站为中心枢纽,以220kV安龙变、荷城变为主网架,以110kV官桥、五格、德卧、鲁沟、龙山变为支撑,以13个35kV变电站为环网的供电网络。逐渐强大起来的电网,不仅电靓了“中国最美小城”,而且为安龙供电局辖区内的45.17万同胞同步小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点亮万家灯火的激情飞扬在天地间
“装着人们的向往,穿梭在十里八乡。点亮了万家灯火,激情在天地间飞扬…..”这四句节选自《安龙供电之歌》的歌词,无疑是安龙供电局践行“万家灯火、南网情深”这一核心价值观的真实写照。
安龙历史悠久、风景名胜较多,作为“中国最美的小城”,县境内的“十里荷塘”、“半山亭”、“永历皇宫”等自然风光和历史文物古迹吸引了不少的游客 。如何做好供电优质服务,助推安龙生态旅游业,保护好当地的生态资源,一直是安龙供电局思考的问题。
提起生态旅游业,这里不得不说说安龙的十里荷塘。
1694年,安龙游击招国遴率领工匠开山辟石,抬土挖坑,筑堤阻断陂塘海子,根治水患,便有了招堤的由来,同时,开始在招堤东面的陂塘海子种植荷花,1841年,晚清重臣张之洞之父湖南南皮人张瑛到安龙任兴义府知府,在招堤遍插垂柳,广植荷花,成就十里荷花胜景,有“十里香风红粉聚,采莲歌动采莲船”之赞誉。从此,荷花与安龙人民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安龙这块土地上生生不息。
从1998年安龙成功举办“荷花节”以来,“ 高原荷都、魅力安龙”已然成了安龙不可或缺的一张明片。今年7月29日晚,安龙2015“荷之韵”――青年艺术家走进安龙大型文艺晚会在安龙县教育园区体育场激情上演。为做好这次保供电工作,安龙供电局保供电团队备足功课、上下同心、全力以赴坚守晚会现场,用心守护着荷都之光。 "此次保电任务点多面广,但凭我们一个所人手不够。" 新安供电所所长罗考说,线路分段开关、发电车、配电柜、应急灯等均需要人手,新增变压器、电缆等工作量大。
为确保该项工作万无一失,安龙供电局从龙广、普坪、钱相、德卧、坡脚等供电所抽调8名业务骨干参与其中,他们都是各个供电所线路维护班班长,负责线路维护工作多年,且多次参加大型保供电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
"各种保供电工作都有机会参加,时间长了,也就渐渐适应,做起事来比较得心应手。"在演出前一天,保电工作人员饶永金娴熟地将发电车备用电源接通,他之后主要负责应急时配电柜的倒闸操作,一旦失电,线路侧电源开关断开后,他立即合上备用电源开关,短时间恢复对演出现场的供电。 据统计,此次"荷之韵"保供电,该局总共出动车辆逾30台次,人员60余人次,以"零故障"圆满完成保供电任务,得到了主办方充分肯定和高度认可。
"非常感谢供电局,你们的服务很周到很用心。"在文艺晚会保供电现场,安龙县旅游局局长罗翔兴给予了这支保供电团队最好的评价。
“今年1到9月,我们对全县的大小保供电就有23次,而且每次都是零差错。”在新安供电所配电维护班值班室,副班长胡安富告诉我们。
稳定的电源,特色化、亲情化的服务,让政府通过“荷花节”等方式招商引资落户安龙的客商们也很满意。
“我们公司是一家光伏发电企业。现在新安装的200千伏安变压器,完全满足了公司在施工中电焊、混泥土搅拌、打孔、抽水和照明用电!”今年8月27日,贵州安龙鑫光能源有限公司现场项目李经理说,变压器已于25日正式带电投运。
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环保、安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维持长远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贵州安龙鑫光能源有限公司位于普坪镇胡巷村红岩组,目前正在紧张的施工中,计划12月份建成投产、并网发电,年发电量约4000万度。
“电在施工中非常重要,没有电,什么也干不成。”据项目现场李经理介绍,根据施工用电负荷,公司申请安装一台200千伏安变压器,供电一路绿灯,优质服务企业用电,施工方抢抓工期,争分夺秒,保证了工程的竣工,共架设10千伏线路72米、400伏线路15米。
贵州安龙鑫光能源有限公司变压器安装及线路工程建设规范,符合质量与安全要求,经验收合格,给予搭伙,电力十足供应施工用电,加速企业建成投产。
为进一步提升供电服务品质,使企业用户用上安全、可靠、优质的电能,安龙供电局不断延伸服务内涵,打造特色化、亲情化服务。今年以来,该局曾多次主动走进安龙小微企业、轻工业园区、黔西南州安龙农耕园等提供义务用电指导,量身定做优化节能用电方案,帮助企业节能减排,降损增效,让企业用电客户真切感受到了“以客为尊和谐共赢”的服务理念。
甘做创先路上的“拓荒者”
稳定的电源,特色化、亲情化的服务虽然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用户的认可,但是,在追逐“最美”的路上,安龙电网人从未曾停下创先的脚步。
创先要“开荒种地”,不能“等米下锅”。这,已然成了安龙供电局401名员工的共识。也是安龙供电局在全面创先工作中提倡“拓荒者”理念。
创先工作既然没有固化模式,那就得发扬首创精神。当前,安龙供电局已被列为贵州电网公司信息化示范供电局和兴义供电局创先试点县局。面对新的创先形势,安龙供电局本着“科学体系规划、360度全覆盖”原则开展了整体创先方案的编制。
“在创先工作开展中,我们主要以‘管理规范,指标先进,队伍优秀’为创先总体目标,以价值系统为依托,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可预见收益为核心、利于发展为检验标准,构建软件为硬件两手抓的‘双鱼’创先模型。”提起创先这个话题,安龙供电局负责创先工作的副主任张启伦首先告诉我们创先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工作思路。
目标跟思路都有了,接下来就是摸清“家底”,纵向跟横向对标,找准自己的短板。为此,安龙供电局进行了现状分析,并制定了具体的、可操作的过程管控措施。同时,该局从管理和技术着手,采取了走出去的战略,先后组织人员到公司创先试点县局的乌当、麻江、雷山、遵义县4家供电局进行学习、对标。今年6月,该局还跟玉屏供电局签订了结对合作战略协议书。主要就安全生产、供电所建设、营销服务、信息化建设、文化建设、创先工作等进行相互交流与学习。
经过前期工作的开展,安龙供电局创先工作已初具特色。目前,已提炼出了“速度与品质并重、创新与效率齐飞、整体协同发展”的动车文化。依托计算机科学、现代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龙广供电所成功开发“供电所移动作业及综合信息平台”,系统全面融入供电所业务指导手册表单,通过固化21个核心业务流程,规范管理,实现了报表与记录的自动生成,减轻了供电所的负担,进一步提高供电所的工作效率、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当然,创先的成果还体现指标先进上。今年1-6月,安龙供电局客户平均停电时间16.08小时/户,在兴供所属7家县级供电企业中排名第一。
王萍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