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农电 > 电与法 > 正文

对窃电案件的法律思考

  2005-10-22 13:44:11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据中国电力报载,湖南湘潭市电业局发现三起窃电案件,窃电数额达百万元。却因种种原因没有对窃电者追究刑事责任。相信全国电力系统内都遇到过这种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与法制社会相违的现象呢?笔者认为:

第一,在人们的观念中,窃电与盗窃有形商品不应同样对待。窃有形物为贼,窃电则是道德作风问题,不违法。这种理解是错误的。盗窃罪中的盗窃对象既可是有形物,也可是电力、煤气、天然气、重要科技成果等具有经济价值的无形物。窃电者亦为贼。

第二,对于窃电者,不论是官是民,职务有多大,级别有多高,一旦认定有窃电行为,一律平等对待,按照法律规定作出处理。不能看人处理,因人而异。

第三,作出处理决定的部门应该敢于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对于说情者、送礼者理应回绝;对于那些以权压人的说情者,应敢于向有关部门检举揭发。

第四,由于电能被窃后往往无据可查,而现行查证被窃电量的方法尚存争议,往往使窃电者抱有侥幸心理。电力行业应该在反窃电技术方面有所提高。

第五,电力部门内部对窃电行为的处理应做到职权、职责明确。应有一支由用电、保卫、法制部门组成的专门打击窃电的队伍,处理窃电过程中不应受到其他部门、人员的干预。

第六,对于窃电者,必须依法制裁。即窃电者应按所窃电量补交电费,并承担补交电费三倍的违约使用金;拒绝承担窃电责任的,电力主管部门应处以应交电费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应承担刑事责任。

第七,应在地区范围成立反窃电领导组织,由人民政府、公安部门、检察院、法院和电力部门组成。出现重大案件时,由领导组织调动各部门配合处理,避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确保领导组织能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

第八,查处窃电工作应支持专门组织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很多地区对反窃电的宣传是有力度的,但缺乏慎密和严谨。如"举报窃电是公民的权利"、"举报有奖"等标语,看似无甚瑕疵,可仔细斟酌,举报人该向哪个部门举报呢?接收举报一方对举报人如何奖励?能为举报人保守秘密吗?标语因缺主要要件未能起到举报效果,形同虚设。

第九,在对窃电者追究刑事责任的同时,电力部门须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追补电费及违约使用金,避免企业利益受损。

综合以上观点可以看出,反窃电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但只要我们依法办案,防患于未然,相信每一个窃电者都会受到应有的制裁,而不会出现象湘潭电业局那样的结果,既让窃电者逃避了刑事责任,又让国家百万资财付诸东流。

赵作忱 天津静海县电力局 (301600)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现场抓住用户偷电,供电所该不该

2018-03-22

热点排行
  • · 是什么让厅级干部觉得“很寒酸”
  • · 现场抓住用户偷电,供电所该不该当场停电?
  • · 窃电了,供电所该不该当场停电?
  • · 陕西农电系统特大腐败案黑幕揭秘(组图)
  • · 高邮供电公司进行电力设施保护知识宣传
  • · 广东电网韶关翁源供电局重拳连出打击电老鼠
  • · 四川内江供电公司警企联动牵手营业普查
  • · 当庭表示服判不上诉 北票农电局原局长领刑19年
  • · 张家港供电劝阻线下垂钓者
  • · 吴江供电公司电力设施保护宣传进社区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