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两改后的线损管理措施
2005-10-22 15:13:52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国家投巨资进行农网改造,其目的是提高电网的供电能力,降低线损、提高供电质量、降低电价、减轻农民负担。现在全国性的农网改造工作即将结束,供电企业的线损管理工作也将面临新的问题,随着农电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线损管理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个供电企业如果两改完成后,线损管理工作跟不上,线损没有降下来,那么两改是不成功的。
两改完成后,实行抄表到户,电价必须降下来,且必须降到限价以内。如果线损率仍偏高,电价又降下来了,势必影响还本付息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两改后电网结构和农电管理体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电网结构薄弱环节基本上解决了,高、低压电网的供电能力大大增强,电压质量明显提高,技术线损明显降低,今后一段时期内降损主要是管理方面的措施。
(1)进行高、低压线损的理论计算,制定切实可行的线损指标和线损考核管理制度。
通过近三年的农网改造,各供电企业的高、低压电网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实行抄表到户后,低压线损也变为供电企业承担。为了制定合理的线损指标,应对电网的理论线损率进行计算,特别应开展低压理论线损率的计算。
两改完成后,应及时整理出两改完成后线损理论计算的基础数据,利用切实可行的线损理论计算软件对电网进行高、低压线损理论计算,再结合实际制定出合理的线损指标,与线损考核奖惩办法。再修定线损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和指标。要层层制定,县级局考核供电所,供电所考核电管站,电管站考核包片电工,作到有考核、有兑现。为了便于管理,高、低压线损要分别考核。
(2)加强配电网络的无功管理,提高电网的电压质量。
目前,许多地方的无功补偿容量不足,功率因数偏底,电压质量差。今后在进行无功补偿时既要做到分级补偿,就地平衡,同时又要考虑分区域的无功优化补偿,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对变电所主变的投切应根据负荷情况选择最佳运行方式,来保证安全运行和电压质量,最大限度地降低电网损耗。
(3)彻底解决"大马拉小车"的问题。
对所有厂矿企业、村庄用电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摸底,对存在"大马拉小车"现象严重的变压器能停下来的一定要停下来,能实行子母变供电的要实行子母变供电方式。
两改以前,由于配变及低压电网设备产权不属于电业部门,电业部门无法对变压器、电容器等进行合理调整。实行通管,配变及低压设备资产转移,划归供电企业管理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必要对配变的安装地点进行调整,要根据负荷情况,合理调配配变和无功补偿设备的大小和数量,解决配变过载和"大马拉小车"以及无功补偿不合理现象,降低实际损耗,提高配网的供电能力。
(4)调节季节性用电变压器。
季节性用电变压器在农村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为了降低变压器的损耗,对农村季节性用电的农灌用电等变压器要根据季节变化及时进行投切调整。
(5)加强企业内部用电管理,减少用电浪费。
现在供电部门无论是单位还是家庭的用电设备相对于社会上其他单位来说比较多,用电量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应加强企业内部用电的管理。
(6)加强电管站的自用电管理。
现在各供电所都成立了电管站,电管站量多面广,日常生活、取暖用电量较大,在群众中的影响也较大,为了节约用电,各供电所应给各电管站配齐做饭用液化气等炉具和取暖用煤炉,减少用电量。
(7)继续加强高压线损的管理。
为了加强各供电所(变电所)高压线损的考核管理,对变电所和配变台区的计量装置进行技术改造,以保证考核的准确性。
(8)加强营业管理,强化用电监察岗位责任制,减少内部责任差错。
为防止窃电和违章用电,要求各单位要坚持定期和不定期的用电检查,对用电量波动较大的用户应定期对其进行各种参考量(产量、产值、单耗等)的对比分析,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为减小公司考核的各条线路的线损波动率,要求各单位应严格按照公司规定日期进行同步抄表,不准随意变更抄表时间,要到现场抄表,严禁估抄,更不能出现漏抄。
一个供电企业如果两改完成后,线损管理工作跟不上,线损没有降下来,那么两改是不成功的。
两改完成后,实行抄表到户,电价必须降下来,且必须降到限价以内。如果线损率仍偏高,电价又降下来了,势必影响还本付息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两改后电网结构和农电管理体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电网结构薄弱环节基本上解决了,高、低压电网的供电能力大大增强,电压质量明显提高,技术线损明显降低,今后一段时期内降损主要是管理方面的措施。
(1)进行高、低压线损的理论计算,制定切实可行的线损指标和线损考核管理制度。
通过近三年的农网改造,各供电企业的高、低压电网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实行抄表到户后,低压线损也变为供电企业承担。为了制定合理的线损指标,应对电网的理论线损率进行计算,特别应开展低压理论线损率的计算。
两改完成后,应及时整理出两改完成后线损理论计算的基础数据,利用切实可行的线损理论计算软件对电网进行高、低压线损理论计算,再结合实际制定出合理的线损指标,与线损考核奖惩办法。再修定线损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和指标。要层层制定,县级局考核供电所,供电所考核电管站,电管站考核包片电工,作到有考核、有兑现。为了便于管理,高、低压线损要分别考核。
(2)加强配电网络的无功管理,提高电网的电压质量。
目前,许多地方的无功补偿容量不足,功率因数偏底,电压质量差。今后在进行无功补偿时既要做到分级补偿,就地平衡,同时又要考虑分区域的无功优化补偿,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对变电所主变的投切应根据负荷情况选择最佳运行方式,来保证安全运行和电压质量,最大限度地降低电网损耗。
(3)彻底解决"大马拉小车"的问题。
对所有厂矿企业、村庄用电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摸底,对存在"大马拉小车"现象严重的变压器能停下来的一定要停下来,能实行子母变供电的要实行子母变供电方式。
两改以前,由于配变及低压电网设备产权不属于电业部门,电业部门无法对变压器、电容器等进行合理调整。实行通管,配变及低压设备资产转移,划归供电企业管理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必要对配变的安装地点进行调整,要根据负荷情况,合理调配配变和无功补偿设备的大小和数量,解决配变过载和"大马拉小车"以及无功补偿不合理现象,降低实际损耗,提高配网的供电能力。
(4)调节季节性用电变压器。
季节性用电变压器在农村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为了降低变压器的损耗,对农村季节性用电的农灌用电等变压器要根据季节变化及时进行投切调整。
(5)加强企业内部用电管理,减少用电浪费。
现在供电部门无论是单位还是家庭的用电设备相对于社会上其他单位来说比较多,用电量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应加强企业内部用电的管理。
(6)加强电管站的自用电管理。
现在各供电所都成立了电管站,电管站量多面广,日常生活、取暖用电量较大,在群众中的影响也较大,为了节约用电,各供电所应给各电管站配齐做饭用液化气等炉具和取暖用煤炉,减少用电量。
(7)继续加强高压线损的管理。
为了加强各供电所(变电所)高压线损的考核管理,对变电所和配变台区的计量装置进行技术改造,以保证考核的准确性。
(8)加强营业管理,强化用电监察岗位责任制,减少内部责任差错。
为防止窃电和违章用电,要求各单位要坚持定期和不定期的用电检查,对用电量波动较大的用户应定期对其进行各种参考量(产量、产值、单耗等)的对比分析,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为减小公司考核的各条线路的线损波动率,要求各单位应严格按照公司规定日期进行同步抄表,不准随意变更抄表时间,要到现场抄表,严禁估抄,更不能出现漏抄。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