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保护电力设施的几点思考
2006-01-18 14:41:44 来源:新都供电局 张清亮 刘红霞
A-
A+
电力18讯: 整体联动 遏制外力破坏恶性事故 重剑出鞘 斩断伸向电力设施黑手----对保护电力设施的几点思考
2005年8月2日8点20分,四川永发建筑公司在新都镇状元府邸施工时,塔吊操作员因违章操作,造成塔吊料斗滑出打在110KV青桂线路上,导线当即被打断,致使110KV青桂线全线停电,给生产企业和不少客户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这是新都局辖区内2005年发生的第4起电力设施遭外力破坏的严重事故。然而就在当天新都大件路南二环又发生了一起电力设施遭外力破坏的恶性事故。
2005年8月19日新都供电局辖区内新都镇祟义村六组新架设的10KV万工东西路电力导线被盗走1200多米,剩余的1200米线因无法接头而全部报废,损失近10万元。这是2005年该局发生的第11起主网电力设施被盗案件。
截止2005年8月,新都局辖区内共发生70起电力设施被盗案件,8起外力破坏电力设施事件,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上升48.6%、23.5%。2004年全年及2005年1-8月,新都供电局辖区内电力设施因被盗和外力破坏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0余万元,不仅使电力企业遭受重大经济损失,而且也严重影响了广大企业和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用电。
电力设施屡屡受到破坏?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部分处于电力设施保护区内的施工单位、居民用户、生产厂家的安全意识差,对电力设施保护的意识淡薄,对电力设施损害可能引发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可能严重威胁电网安全运行以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缺乏应有的安全认识。如8月2日塔吊打断110KV青桂线导线事故中的永发建筑公司,供电企业曾发现其施工的塔吊对附近的电力设施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先后三次向其送达整改通知书,但该公司却我行我素,置之不理,最终酿成恶性事故,不仅给电力企业、生产厂家、广大居民客户造成重大损失,而且该公司也最终自食恶果。二是近年因新城区开发建设,施工频繁,而大多数开发商漠视电力设施的安全,对电力法规及相关条例规定的建筑施工安全距离置之不理,野蛮施工。因而那些高高耸立、四处可见的塔吊对电力设施就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发生的5起外力破坏电力设施事故中有三起是因塔吊违章操作造成的。三是电力设施保护区内的违章建筑、广告牌、电视天线、树木等安全隐患没有得到及时消除,遇到狂风暴雨和其他自然灾害,致使电力设施屡遭破坏。四是由于少数司机违章驾驶或开快车、洒后驾车等多种原因致使撞断电杆、刮断导线的事故时有发生。
此外,根据近两年掌握的大量资料来看,电力设施屡屡被盗,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线路、塔材、变压器被盗现场大多处于人烟稀少的农村偏远地区,且被盗的时间全部发生在深夜。二是农村的治安巡防力量薄弱,很难顾及电力设施的巡视保护,故大多数地区的农电设施基本处于警方保护的空白区域。三是由于种种原因部分新架线路未能通电,又大多处于郊区,致使盗贼屡屡得手。四是因枯季限负荷频繁停电,使盗贼有了可乘之机。如2005年三月的一个晚上,成都市新都区泰兴镇观西村、凉水村、观东村因通宵限电,导致三个村的架空钢芯铝绞线同时被盗,损失达5000余元。五是有关单位对电力设施的保护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形成一种对犯罪分子有威慑的强大舆论压力,因而使犯罪分子心无余悸,气焰十分嚣张。六是未能充分发挥全社会的整体力量。实行群防群保,没有建立一个由地方各级政府、公安机关、有关职能部门、新闻媒体以及电力企业与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可操作的保护电力设施的常态运行机制。
面对频繁发生的电力设施遭外力破坏和电力设备被盗窃的严峻形势,笔者认为,地方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电力企业应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第一、切实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联络,让地方政府成为保护电力设施的主体。要有效保护电力设施仅靠电力企业打独立战是无能为力的,必须紧紧依靠地方政府,努力争取各级地方政府将电力设施的保护纳入政府经济建设和社会治安的重要议事日程,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政府保护电力设施常态运行管理及考核奖惩机制,通过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日常保护和专项治理工作,使电力设施得到有效保护。此外,电力企业要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制定可操作的保护电力设施的地方法规:包括对违章建筑的检查监督,责令整改、强行拆除违章建筑等可操作的实施办法,强化电力设施保护。第二、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对为什么要强化对电力设施的保护以及如何保护电力设施等进行全方位的宣传。使广大人民群众对强化电力设施保护,确保企业和城乡居民正常生产、生活用电需要的意义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此外,县级供电企业要在网络、报刊、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开辟电力设施保护宣传专栏,呼吁和鼓励广大居民对破坏电力设施的行为进行有效打击和及时举报。第三、建立一道由政府部门牵头,公安部门、电力企业、新闻媒体等相关部门参与的治安整体联动防线,加大对城郊、偏远地区电力设施巡查保护力度。此外,电力企业还应充分利用分布在农村的农电工,并广泛发动群众,形成一个电力设<
2005年8月2日8点20分,四川永发建筑公司在新都镇状元府邸施工时,塔吊操作员因违章操作,造成塔吊料斗滑出打在110KV青桂线路上,导线当即被打断,致使110KV青桂线全线停电,给生产企业和不少客户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这是新都局辖区内2005年发生的第4起电力设施遭外力破坏的严重事故。然而就在当天新都大件路南二环又发生了一起电力设施遭外力破坏的恶性事故。
2005年8月19日新都供电局辖区内新都镇祟义村六组新架设的10KV万工东西路电力导线被盗走1200多米,剩余的1200米线因无法接头而全部报废,损失近10万元。这是2005年该局发生的第11起主网电力设施被盗案件。
截止2005年8月,新都局辖区内共发生70起电力设施被盗案件,8起外力破坏电力设施事件,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上升48.6%、23.5%。2004年全年及2005年1-8月,新都供电局辖区内电力设施因被盗和外力破坏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0余万元,不仅使电力企业遭受重大经济损失,而且也严重影响了广大企业和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用电。
电力设施屡屡受到破坏?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部分处于电力设施保护区内的施工单位、居民用户、生产厂家的安全意识差,对电力设施保护的意识淡薄,对电力设施损害可能引发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可能严重威胁电网安全运行以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缺乏应有的安全认识。如8月2日塔吊打断110KV青桂线导线事故中的永发建筑公司,供电企业曾发现其施工的塔吊对附近的电力设施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先后三次向其送达整改通知书,但该公司却我行我素,置之不理,最终酿成恶性事故,不仅给电力企业、生产厂家、广大居民客户造成重大损失,而且该公司也最终自食恶果。二是近年因新城区开发建设,施工频繁,而大多数开发商漠视电力设施的安全,对电力法规及相关条例规定的建筑施工安全距离置之不理,野蛮施工。因而那些高高耸立、四处可见的塔吊对电力设施就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发生的5起外力破坏电力设施事故中有三起是因塔吊违章操作造成的。三是电力设施保护区内的违章建筑、广告牌、电视天线、树木等安全隐患没有得到及时消除,遇到狂风暴雨和其他自然灾害,致使电力设施屡遭破坏。四是由于少数司机违章驾驶或开快车、洒后驾车等多种原因致使撞断电杆、刮断导线的事故时有发生。
此外,根据近两年掌握的大量资料来看,电力设施屡屡被盗,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线路、塔材、变压器被盗现场大多处于人烟稀少的农村偏远地区,且被盗的时间全部发生在深夜。二是农村的治安巡防力量薄弱,很难顾及电力设施的巡视保护,故大多数地区的农电设施基本处于警方保护的空白区域。三是由于种种原因部分新架线路未能通电,又大多处于郊区,致使盗贼屡屡得手。四是因枯季限负荷频繁停电,使盗贼有了可乘之机。如2005年三月的一个晚上,成都市新都区泰兴镇观西村、凉水村、观东村因通宵限电,导致三个村的架空钢芯铝绞线同时被盗,损失达5000余元。五是有关单位对电力设施的保护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形成一种对犯罪分子有威慑的强大舆论压力,因而使犯罪分子心无余悸,气焰十分嚣张。六是未能充分发挥全社会的整体力量。实行群防群保,没有建立一个由地方各级政府、公安机关、有关职能部门、新闻媒体以及电力企业与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可操作的保护电力设施的常态运行机制。
面对频繁发生的电力设施遭外力破坏和电力设备被盗窃的严峻形势,笔者认为,地方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电力企业应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第一、切实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联络,让地方政府成为保护电力设施的主体。要有效保护电力设施仅靠电力企业打独立战是无能为力的,必须紧紧依靠地方政府,努力争取各级地方政府将电力设施的保护纳入政府经济建设和社会治安的重要议事日程,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政府保护电力设施常态运行管理及考核奖惩机制,通过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日常保护和专项治理工作,使电力设施得到有效保护。此外,电力企业要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制定可操作的保护电力设施的地方法规:包括对违章建筑的检查监督,责令整改、强行拆除违章建筑等可操作的实施办法,强化电力设施保护。第二、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对为什么要强化对电力设施的保护以及如何保护电力设施等进行全方位的宣传。使广大人民群众对强化电力设施保护,确保企业和城乡居民正常生产、生活用电需要的意义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此外,县级供电企业要在网络、报刊、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开辟电力设施保护宣传专栏,呼吁和鼓励广大居民对破坏电力设施的行为进行有效打击和及时举报。第三、建立一道由政府部门牵头,公安部门、电力企业、新闻媒体等相关部门参与的治安整体联动防线,加大对城郊、偏远地区电力设施巡查保护力度。此外,电力企业还应充分利用分布在农村的农电工,并广泛发动群众,形成一个电力设<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