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新一代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
2006-03-02 18:03:35 来源:
A-
A+
电力18讯:
1 前言
衡水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SCADA)于1994年在河北南部电网第一家通过实用化验收,近年来,随着"两网"改造的不断深化,衡水电网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新建和增容了多座变电所,原有的自动化系统受容量和功能的限制,已不能满足衡水电网规划发展的要求,同时,我局与清华大学共同研制开发的高级应用软件EMS系统也投入运行,更对SCADA系统提出了更高的数据要求,鉴于此,我们确立了对SCADA系统进行升级扩容的方案,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选择了深圳斯凯达公司作为合作伙伴,共同开发新一代的衡水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PGC/NT系统。
2 系统结构
2.1 系统平台
PGC/NT系统选用基于RISC技术的小型机和高档微机组成硬件平台,使整体性能价格比达到了最优。系统采用分布式结构,网络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 NT、数据库采用商用SQL SERVER、网络通信遵循TCP/IP协议,使系统的可扩性和兼容性更强(见图1)。
2.2 系统网络结构
该系统采用双100M快速交换以太网结构,各计算机节点分别按星型方式与双网相连。根据衡水地区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实际需要,考虑到了系统相对独立的原则及网络数据流量和对外隔离等因素,本系统在SCADA主网架的基础上,按功能划分出RTU通讯处理子网、网络分析子网、通讯服务子网等三个相对独立的网段。
2.2 1SCADA主网络
SCADA主网采用双100M快速交换以太网连接系统内所有运行设备。主网/子网的合理布局使得系统各功能模块之间的数据流传送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从而保证了整个系统能够以最优的性能运行。
2.2.2 RTU通讯处理子网
终端服务器与RTU通讯服务器组成一个独立网段,以交换机作星型连接。RTU通讯服务器对终端服务器传来的数据作预处理之后再通过RTU通讯服务器与主干网的连接传送至SCADA服务器,极大地减少了主干网的网络开销。
2.2.3 网络分析子网
网络分析服务器组成一个独立网段,以交换机作星型连接。由网络分析服务器负责与SCADA主系统的数据和服务交互,结果存放在网络分析服务器上,EMS工作站只与网络分析服务器相连。既保证了SCADA系统与EMS系统互不干扰,又保证了主干网不至于因为传送EMS工作站所需的数据服务请求而影响SCADA系统的性能。
2.2.4 通讯服务子网
通讯服务器与拨号服务器、10BaseT路由器组成一个独立网段,以交换机作星型连接。由通讯服务器负责与SCADA主系统的数据和服务交互,结果存放在通讯服务器上。中调、县调、基地站和局MIS和远程拨号等服务请求只与通讯服务器相连。保证了SCADA系统与通讯服务系统互不因为传送上述服务所需的数据请求而影响各自系统的性能。
3 系统功能
3.1 系统支持功能
实时/电网设备数据库管理子系统;历史库管理子系统;图形维护管理子系统;事件管理子系统;报表生成与编辑管理子系统;内部网络通讯管理子系统;安全管理子系统;系统监测与维护子系统;打印管理子系统。
3.2系统应用功能
前置机数据采集及规约处理;智能切换通道;支持同/异步和数/模信号输入;四遥处理;电度量处理;强大的统计功能;电网事件、报警及事故处理;继电保护定值;SOE、PDR及事故重演;双机备用及自动/手动切换处理;系统时钟同步(GPS);模拟盘通信;MIS网络连接及WEB发布;历史数据库管理;实时数据库管理;图表/报表编辑、显示;打印管理;远程服务。
4 系统特点
WINDOWS NT环境下满足并超出"部颁标准"的SCADA系统功能全集;
便捷、友好、功能强大的用户维护/操作界面;
完整的商用分布式关系型数据库SQL SERVER支持;
开放的系统数据共享;
完备的应用程序接口;
与IE浏览器的无缝连接;
直接浏览通过三级数据网传送的变电所数据和图象;
前置系统采用标准的终端服务器,扩充性好,可以实现通道之间的软件切换,提高了可靠性;
系统硬件采用双机、双网、双电源、接入双通道等冗余设计。
最主要的特点是:
以符合Microsoft COM标准的组件方式构造而成全部采用WINDOWS COM标准编程,支持Active X和OLE技术。可根据用户需求不断更换老的功能,不断开发新的功能,并可以非常灵活地集成微软WORD、EXCEL和任何第三方的基于COM标准的组件库(如Direct X和TAPI 3.0)。
功能强大的基于GIS (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 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下的图形界面,调度自动化系统多项应用集成在INFO MAP电力GIS(COM标准)平台之上,除具备通用的GIS功能外,专业化的图形功能可提供SCADA系统的所有图形显示需要并自然支持图形显示的最新发展如Open GL等标准。
将GIS作为SCADA系统的图形支撑平台,充分发
1 前言
衡水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SCADA)于1994年在河北南部电网第一家通过实用化验收,近年来,随着"两网"改造的不断深化,衡水电网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新建和增容了多座变电所,原有的自动化系统受容量和功能的限制,已不能满足衡水电网规划发展的要求,同时,我局与清华大学共同研制开发的高级应用软件EMS系统也投入运行,更对SCADA系统提出了更高的数据要求,鉴于此,我们确立了对SCADA系统进行升级扩容的方案,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选择了深圳斯凯达公司作为合作伙伴,共同开发新一代的衡水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PGC/NT系统。
2 系统结构
2.1 系统平台
PGC/NT系统选用基于RISC技术的小型机和高档微机组成硬件平台,使整体性能价格比达到了最优。系统采用分布式结构,网络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 NT、数据库采用商用SQL SERVER、网络通信遵循TCP/IP协议,使系统的可扩性和兼容性更强(见图1)。
2.2 系统网络结构
该系统采用双100M快速交换以太网结构,各计算机节点分别按星型方式与双网相连。根据衡水地区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实际需要,考虑到了系统相对独立的原则及网络数据流量和对外隔离等因素,本系统在SCADA主网架的基础上,按功能划分出RTU通讯处理子网、网络分析子网、通讯服务子网等三个相对独立的网段。
2.2 1SCADA主网络
SCADA主网采用双100M快速交换以太网连接系统内所有运行设备。主网/子网的合理布局使得系统各功能模块之间的数据流传送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从而保证了整个系统能够以最优的性能运行。
2.2.2 RTU通讯处理子网
终端服务器与RTU通讯服务器组成一个独立网段,以交换机作星型连接。RTU通讯服务器对终端服务器传来的数据作预处理之后再通过RTU通讯服务器与主干网的连接传送至SCADA服务器,极大地减少了主干网的网络开销。
2.2.3 网络分析子网
网络分析服务器组成一个独立网段,以交换机作星型连接。由网络分析服务器负责与SCADA主系统的数据和服务交互,结果存放在网络分析服务器上,EMS工作站只与网络分析服务器相连。既保证了SCADA系统与EMS系统互不干扰,又保证了主干网不至于因为传送EMS工作站所需的数据服务请求而影响SCADA系统的性能。
2.2.4 通讯服务子网
通讯服务器与拨号服务器、10BaseT路由器组成一个独立网段,以交换机作星型连接。由通讯服务器负责与SCADA主系统的数据和服务交互,结果存放在通讯服务器上。中调、县调、基地站和局MIS和远程拨号等服务请求只与通讯服务器相连。保证了SCADA系统与通讯服务系统互不因为传送上述服务所需的数据请求而影响各自系统的性能。
3 系统功能
3.1 系统支持功能
实时/电网设备数据库管理子系统;历史库管理子系统;图形维护管理子系统;事件管理子系统;报表生成与编辑管理子系统;内部网络通讯管理子系统;安全管理子系统;系统监测与维护子系统;打印管理子系统。
3.2系统应用功能
前置机数据采集及规约处理;智能切换通道;支持同/异步和数/模信号输入;四遥处理;电度量处理;强大的统计功能;电网事件、报警及事故处理;继电保护定值;SOE、PDR及事故重演;双机备用及自动/手动切换处理;系统时钟同步(GPS);模拟盘通信;MIS网络连接及WEB发布;历史数据库管理;实时数据库管理;图表/报表编辑、显示;打印管理;远程服务。
4 系统特点
WINDOWS NT环境下满足并超出"部颁标准"的SCADA系统功能全集;
便捷、友好、功能强大的用户维护/操作界面;
完整的商用分布式关系型数据库SQL SERVER支持;
开放的系统数据共享;
完备的应用程序接口;
与IE浏览器的无缝连接;
直接浏览通过三级数据网传送的变电所数据和图象;
前置系统采用标准的终端服务器,扩充性好,可以实现通道之间的软件切换,提高了可靠性;
系统硬件采用双机、双网、双电源、接入双通道等冗余设计。
最主要的特点是:
以符合Microsoft COM标准的组件方式构造而成全部采用WINDOWS COM标准编程,支持Active X和OLE技术。可根据用户需求不断更换老的功能,不断开发新的功能,并可以非常灵活地集成微软WORD、EXCEL和任何第三方的基于COM标准的组件库(如Direct X和TAPI 3.0)。
功能强大的基于GIS (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 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下的图形界面,调度自动化系统多项应用集成在INFO MAP电力GIS(COM标准)平台之上,除具备通用的GIS功能外,专业化的图形功能可提供SCADA系统的所有图形显示需要并自然支持图形显示的最新发展如Open GL等标准。
将GIS作为SCADA系统的图形支撑平台,充分发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