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三惑
2006-03-06 11:26:55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作者:王景瑞
笔者最近走了一些基层单位,发现我们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依然存在一些认知误区,笔者不堪困惑,认为需要讨论廓清。
我们的“安全员”
电力企业安全人员作为各个单位的专为人身、设备把关的“重臣”,肩负相当重要的责任。然而,不容忽视的是,一些基层单位的安全人员在一些安全活动中却是“工地上见不着面,现场里抓不到影”,忙非其所,颇是令人担忧。
他们在忙什么呢?
一是忙在办公室里,当起了“接待员”。面对各级检查,迎必热烈,待必隆重,候必耐心,陪必前后,每天迎来送往,热闹非凡。
二是忙在公文堆中,当起了“文务员”。今天通知,明天总结;一会儿印发文件,一会儿传达通知;学前必有预告,学后必有记录;开工必有措施,收工必有心得;周必有周报,月必有通报,季必有分析,年必有总结,天天发文件,时时有精神,活脱一大文字秘书。
三是忙在会议桌上,当起了“会议员”。评比会、交流会、学习会、总结会,会会不断;开工会、收工会、动员会、现场会,逢会必讲。虽不是“面壁”谈兵,却也是“练嘴”不辍。
当然,安全文件、安全会议、安全检查都很必要,但在基层必须有“度”。抓一线生产职工的安全工作,绝不是*多发文件、多开会议、多搞检查就能实现,必须当面鼓、对面锣地现场抓、现场纠、现场管,方能奏效。并且,一线安全容易反弹、反复,抓则灵,放则松,这就要求基层安全人员必须要把绝大部分精力用在现场,否则,事倍功半,作用大为降低。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笔者在此吁望各级部门尽量少给安全人员安排文务、应酬活动,要使基层安全人员真正置身安全度内,抓安全于掌握中,忙安全于点子上
我们的“安全秀”
人们都说安全第一,因为经济兴衰、人之祸福皆系之于这根命脉。安全一旦出了问题,国家、社会、企业、家庭遭受巨额损失,人之生命无可挽回,亲属遭受灭顶之灾。
用生命、鲜血和眼泪换来的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工作标准、作业流程、技术措施十分明确,它对安全生产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最怕的就是安全意识淡薄,凭借经验做事,就象有句顺口溜说的“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近日,有的企业为了达到某种舆论效果,频频使用某些影视明星的“做秀”手段,一时成为街头巷尾的话柄谈资。
笔者认为,“做秀”只能带来某些方面短期的实惠,而对任何企业的安全工作来说,则是百害而无一益。
但是,在我们的安全管理日益完善的今天,为何“做秀”的现象难以禁绝呢?笔者认为,要想堵住“做秀”的死角,需从以下三个环节入手:
――传导上不可“做秀”。众所周知,参加会议的都是各级单位的主管领导,开完会后,是将会议内容传达到一线的职工的耳朵里去,还是就此“贪污”,成为了关键的问题。传达是落实的第一步,如果连这一步尚走不好,再去奢谈落实,那有什么意义?
――执行中不可“做秀”。各级安全监督人员和直接参与现场安全管理的人员作为落实工作的执行者,应当用好自己的权力,必须无情、无私地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一些安全监督人员碍于情面,网开一面,唱起“你不是妖怪,我不是妖怪,大家都不是妖怪”的情歌,这样只会使得那些违章者“放任自流”,最后造成“你不好,我不好,大家都不好”的结局。所以,安监人员都应作好“宁听千句骂,不闻一声哭’的思想准备,对待违章铁石心肠,尤其是在一些施工高峰期时,适当的使用一下“杀一儆百”的手段,有何不可?
――总结时不可“做秀”。总结乃是提高的必经之路,只有将那些在落实中发现的问题和取得的成绩及时梳理提炼,才能使以利再战。有些同志认为没有发生事故,则无总结的必要,此言差矣。对于安全管理工作来说,“亡羊补牢”为时已晚。所以,只有端正总结的态度,发扬好的,纠正错的,不将其流于形式,才能在深层次上发现落实中的漏洞。另外,在总结成绩的同时,特别注重总结不足,摆脱现行管理中落后、陈腐的观念、方法、模式,针对千变万化的情况,探索崭新的思路,达到持续提升的效果。
我们的“安全观”
笔者最近走了一些基层单位,发现我们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依然存在一些认知误区,笔者不堪困惑,认为需要讨论廓清。
我们的“安全员”
电力企业安全人员作为各个单位的专为人身、设备把关的“重臣”,肩负相当重要的责任。然而,不容忽视的是,一些基层单位的安全人员在一些安全活动中却是“工地上见不着面,现场里抓不到影”,忙非其所,颇是令人担忧。
他们在忙什么呢?
一是忙在办公室里,当起了“接待员”。面对各级检查,迎必热烈,待必隆重,候必耐心,陪必前后,每天迎来送往,热闹非凡。
二是忙在公文堆中,当起了“文务员”。今天通知,明天总结;一会儿印发文件,一会儿传达通知;学前必有预告,学后必有记录;开工必有措施,收工必有心得;周必有周报,月必有通报,季必有分析,年必有总结,天天发文件,时时有精神,活脱一大文字秘书。
三是忙在会议桌上,当起了“会议员”。评比会、交流会、学习会、总结会,会会不断;开工会、收工会、动员会、现场会,逢会必讲。虽不是“面壁”谈兵,却也是“练嘴”不辍。
当然,安全文件、安全会议、安全检查都很必要,但在基层必须有“度”。抓一线生产职工的安全工作,绝不是*多发文件、多开会议、多搞检查就能实现,必须当面鼓、对面锣地现场抓、现场纠、现场管,方能奏效。并且,一线安全容易反弹、反复,抓则灵,放则松,这就要求基层安全人员必须要把绝大部分精力用在现场,否则,事倍功半,作用大为降低。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笔者在此吁望各级部门尽量少给安全人员安排文务、应酬活动,要使基层安全人员真正置身安全度内,抓安全于掌握中,忙安全于点子上
我们的“安全秀”
人们都说安全第一,因为经济兴衰、人之祸福皆系之于这根命脉。安全一旦出了问题,国家、社会、企业、家庭遭受巨额损失,人之生命无可挽回,亲属遭受灭顶之灾。
用生命、鲜血和眼泪换来的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工作标准、作业流程、技术措施十分明确,它对安全生产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最怕的就是安全意识淡薄,凭借经验做事,就象有句顺口溜说的“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近日,有的企业为了达到某种舆论效果,频频使用某些影视明星的“做秀”手段,一时成为街头巷尾的话柄谈资。
笔者认为,“做秀”只能带来某些方面短期的实惠,而对任何企业的安全工作来说,则是百害而无一益。
但是,在我们的安全管理日益完善的今天,为何“做秀”的现象难以禁绝呢?笔者认为,要想堵住“做秀”的死角,需从以下三个环节入手:
――传导上不可“做秀”。众所周知,参加会议的都是各级单位的主管领导,开完会后,是将会议内容传达到一线的职工的耳朵里去,还是就此“贪污”,成为了关键的问题。传达是落实的第一步,如果连这一步尚走不好,再去奢谈落实,那有什么意义?
――执行中不可“做秀”。各级安全监督人员和直接参与现场安全管理的人员作为落实工作的执行者,应当用好自己的权力,必须无情、无私地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一些安全监督人员碍于情面,网开一面,唱起“你不是妖怪,我不是妖怪,大家都不是妖怪”的情歌,这样只会使得那些违章者“放任自流”,最后造成“你不好,我不好,大家都不好”的结局。所以,安监人员都应作好“宁听千句骂,不闻一声哭’的思想准备,对待违章铁石心肠,尤其是在一些施工高峰期时,适当的使用一下“杀一儆百”的手段,有何不可?
――总结时不可“做秀”。总结乃是提高的必经之路,只有将那些在落实中发现的问题和取得的成绩及时梳理提炼,才能使以利再战。有些同志认为没有发生事故,则无总结的必要,此言差矣。对于安全管理工作来说,“亡羊补牢”为时已晚。所以,只有端正总结的态度,发扬好的,纠正错的,不将其流于形式,才能在深层次上发现落实中的漏洞。另外,在总结成绩的同时,特别注重总结不足,摆脱现行管理中落后、陈腐的观念、方法、模式,针对千变万化的情况,探索崭新的思路,达到持续提升的效果。
我们的“安全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