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使监督员成为“表扬员”
2006-02-24 10:06:03 来源:山东电力报
A-
A+
电力18讯: 监督员是单位、部门的一面镜子,是联系单位、部门和社会的纽带。聘请监督员的目的,就是通过他们的监督和批评,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时加以改进,从而切实改善服务质量,提高社会满意度。然而笔者在许多单位了解到,有部分监督员在工作中却是表扬多、批评少。笔者认为,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甜言蜜语”发挥不了单位或部门赋予监督员职能的作用,“评头论足”才能把“脉”查“病”,挥拍“惊堂木”才能惊醒“梦中人”。
某些监督员成不了“批评员”,根源在于有些单位领导不喜欢听批评意见,或有些监督员或多或少与被监督单位有利益关系等等,这就造成了监督员不能认真履行职责,成为了“表扬员”。要想让监督员真正发挥作用,一是领导要重视,制度要健全,对监督员反映的问题,能改的立即改进,一时不能解决的,也要限定期限,实行跟踪督办制度,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二要让监督员独立于被监督单位之外,与被监督单位没有经济利益瓜葛,让他们在行使权力时“无牵无挂”。三是要选好人,要聘用那些最能代表广大群众利益,与被监督单位真诚合作、实事求是提意见和建议的人为监督员。四是对奉承式的“表扬员”要及时调整。只有这样,监督员才能名副其实,才能公平、公正、实事求是,充分发挥监督职能。
作者:□郭敏
某些监督员成不了“批评员”,根源在于有些单位领导不喜欢听批评意见,或有些监督员或多或少与被监督单位有利益关系等等,这就造成了监督员不能认真履行职责,成为了“表扬员”。要想让监督员真正发挥作用,一是领导要重视,制度要健全,对监督员反映的问题,能改的立即改进,一时不能解决的,也要限定期限,实行跟踪督办制度,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二要让监督员独立于被监督单位之外,与被监督单位没有经济利益瓜葛,让他们在行使权力时“无牵无挂”。三是要选好人,要聘用那些最能代表广大群众利益,与被监督单位真诚合作、实事求是提意见和建议的人为监督员。四是对奉承式的“表扬员”要及时调整。只有这样,监督员才能名副其实,才能公平、公正、实事求是,充分发挥监督职能。
作者:□郭敏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