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创建"零违章"班组 与时俱进"创一流"企业
2005-10-23 22:06:36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安全生产是我们电力企业永恒的主题,是取得经济效益的基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更是电力企业长期坚持的重要方针,我局在"创一流"工作始终未敢懈怠。但是,在步入2002年之际,班组安全生产起伏不定,辛巳年腊月形势突变,发生一起误操作事故,似有秋后算帐之嫌,使人一时迷惘和不解。分析会议上,对此施工方案编制、会审到调令操作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则讳莫如深,溢于言表,缺乏实事求是。尤其在班组安全活动中,往往言不由衷,力不从心,每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之感。年年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和事故"零目标",而"零"却不可望及。班组在升级达标之中,拼搏数年,垂成之功被事故毁于一旦,铜牌已颁,择日庆祝,忽为违章所扰。"零事故"果真难已实现?人身伤亡难能有效控制?各级领导在思考,安监部门在分析,职工在关心,并从不同角度探索创建"零违章"班组,与时俱进"创一流"企业。
无庸置疑,我们从2001年全局二级安全稽查违章情况统计看,习惯性违章发生在班组的概率占90%以上。按照班组违章的性质粗分三类,即:作业性违章、装置性违章、管理性违章。从查处比例分析,作业性违章占32%,如作业现场不戴安全帽、抛掷工器具等;装置性违章占14%,如安全标示牌、路牌未挂设及安全工器具不到位等;管理性违章占54%,如工作票不合格、安全措施不完善、安全活动记录等不规范。管理性违章成为违章原因的首位。因此要创建"零违章"班组,要有效控制事故,关键是抓管理,即抓班组的安全管理。如:一些单位抓安全生产做了不少工作,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把安全工作真正落脚在班组。班组和工人是生产活动的主体,是执行规章制度的主体,因而也是安全生产的主体。要切实抓好班组的安全教育,技术培训,使他们能够不受干扰地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这样才能刹住各种违章,杜绝各种瞎指挥,才能形成强有力的脚踏实地、遵章守纪,以班组为立足点的安全生产基础。只有班组的生产活动安全了,企业的安全生产才有保障。有鉴于此,号召三大系统全面开展创建"零违章"班组活动,为班组升级和"创一流"工作与时俱进,强化班组安全管理和提高员工安全素质是全局三大系统安全工作两项重要内容,其交汇点,就是要通过开展创建"零违章"班组活动,实现安全观念规范化、安全例行工作规范化、安全装备规范化、安全措施规范化。以"零违章"确保"零事故",最终实现"零事故"企业,达到强化基础、规范管理,实现国电公司一流供电企业称号。
一、提高认识,实现安全观念规范化。
当前,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严峻,安全局面仍不稳定,安全基础还很薄弱,误操作事故时有发生,事故的绝对数下降幅度不大,人员安全观念违章占较大的百分比。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震惊和探索。我们不能老是警钟长鸣,违章不断。因此,当务之急是班组长要加强班组安全管理,夯实安全基础工作,要以身作则,教育和带领全班人员在现场一线的工作中,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班组长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居安思危"的责任感,围绕"零违章"活动创建,找出自己班组管辖范围内的违章的源头,人人肩上有安全指标,安全重担众人挑。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把安全工作中违章消极因素转化为"零违章"积极因素,创出安全生产的新局面、新水平。
1、安全工程学的观念。安全工程是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安全不是常识,而是一门工程学,这是一种认识和观念的转变。以往有些人往往把整套物原因归结为由于人的疏忽引起的,他们经常提醒人们注意安全,似乎只要注意了就可以不出事故。但是往往事与愿违,事故仍然发生,甚至发生了重大事故。这是因为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设计时安全考虑不充分,设备制定时的缺陷,设备的陈旧和老化,人的技术不熟练和应变能力差,仪表装置的误动作以及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等等。所以对安全问题必须从工程学角度出发,应用科学领域的知识和专门技术,才能有效地防止和避免各类事故,保障安全。
2、班组安全的观念。所谓班组安全,就是在班组的使用期限内,应用安全工程技术和知识,分析并排除班组内各个因素的缺陷及可能导致灾害的危险,使班组在效能、费用和使用时间上综合达到最佳的安全状态。
在生产过程中,导致发生事故的原因是很多的,包括人、设备和环境因素,如人的误判断、误操八、违章指挥及违章作业,设备缺陷,安全装置失效,防护器具的缺陷,作业方法和作业环境的缺陷等,所有这些因素以涉及到设计、施工、操作、维修、储存、运输以及经营管理等许多方面。因此,安全是与生产过程中的许多环节和条件发生联系并受其制约的,不考虑这些联系和制约关系,只是孤立地从个别环节或在某一局部范围内分析和研究安全保障,是难以<
无庸置疑,我们从2001年全局二级安全稽查违章情况统计看,习惯性违章发生在班组的概率占90%以上。按照班组违章的性质粗分三类,即:作业性违章、装置性违章、管理性违章。从查处比例分析,作业性违章占32%,如作业现场不戴安全帽、抛掷工器具等;装置性违章占14%,如安全标示牌、路牌未挂设及安全工器具不到位等;管理性违章占54%,如工作票不合格、安全措施不完善、安全活动记录等不规范。管理性违章成为违章原因的首位。因此要创建"零违章"班组,要有效控制事故,关键是抓管理,即抓班组的安全管理。如:一些单位抓安全生产做了不少工作,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把安全工作真正落脚在班组。班组和工人是生产活动的主体,是执行规章制度的主体,因而也是安全生产的主体。要切实抓好班组的安全教育,技术培训,使他们能够不受干扰地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这样才能刹住各种违章,杜绝各种瞎指挥,才能形成强有力的脚踏实地、遵章守纪,以班组为立足点的安全生产基础。只有班组的生产活动安全了,企业的安全生产才有保障。有鉴于此,号召三大系统全面开展创建"零违章"班组活动,为班组升级和"创一流"工作与时俱进,强化班组安全管理和提高员工安全素质是全局三大系统安全工作两项重要内容,其交汇点,就是要通过开展创建"零违章"班组活动,实现安全观念规范化、安全例行工作规范化、安全装备规范化、安全措施规范化。以"零违章"确保"零事故",最终实现"零事故"企业,达到强化基础、规范管理,实现国电公司一流供电企业称号。
一、提高认识,实现安全观念规范化。
当前,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严峻,安全局面仍不稳定,安全基础还很薄弱,误操作事故时有发生,事故的绝对数下降幅度不大,人员安全观念违章占较大的百分比。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震惊和探索。我们不能老是警钟长鸣,违章不断。因此,当务之急是班组长要加强班组安全管理,夯实安全基础工作,要以身作则,教育和带领全班人员在现场一线的工作中,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班组长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居安思危"的责任感,围绕"零违章"活动创建,找出自己班组管辖范围内的违章的源头,人人肩上有安全指标,安全重担众人挑。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把安全工作中违章消极因素转化为"零违章"积极因素,创出安全生产的新局面、新水平。
1、安全工程学的观念。安全工程是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安全不是常识,而是一门工程学,这是一种认识和观念的转变。以往有些人往往把整套物原因归结为由于人的疏忽引起的,他们经常提醒人们注意安全,似乎只要注意了就可以不出事故。但是往往事与愿违,事故仍然发生,甚至发生了重大事故。这是因为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设计时安全考虑不充分,设备制定时的缺陷,设备的陈旧和老化,人的技术不熟练和应变能力差,仪表装置的误动作以及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等等。所以对安全问题必须从工程学角度出发,应用科学领域的知识和专门技术,才能有效地防止和避免各类事故,保障安全。
2、班组安全的观念。所谓班组安全,就是在班组的使用期限内,应用安全工程技术和知识,分析并排除班组内各个因素的缺陷及可能导致灾害的危险,使班组在效能、费用和使用时间上综合达到最佳的安全状态。
在生产过程中,导致发生事故的原因是很多的,包括人、设备和环境因素,如人的误判断、误操八、违章指挥及违章作业,设备缺陷,安全装置失效,防护器具的缺陷,作业方法和作业环境的缺陷等,所有这些因素以涉及到设计、施工、操作、维修、储存、运输以及经营管理等许多方面。因此,安全是与生产过程中的许多环节和条件发生联系并受其制约的,不考虑这些联系和制约关系,只是孤立地从个别环节或在某一局部范围内分析和研究安全保障,是难以<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