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支持地方因地制宜发展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
《规划》提出,协同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和生态保护修复。支持地方因地制宜利用沙漠、戈壁、石漠化以及荒坡荒滩等地区发展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探索可再生能源发展与流域治理、生态修复、特色产业发展有机融合的新模式。优化可再生能源项目的空间利用,积极探索“板上发电、板间养殖、板下种草(药)”的立体发展模式,恢复生态脆弱地区的生态环境,加快发展畜牧业、中草药种植等特色产业,探索形成可再生能源、生态修复和特色产业多位一体、治用并行的发展体系。
探索碳汇权益交易。积极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推行森林、草原、河流、湖泊休养生息,有效发挥自然生态系统固碳作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健全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搭建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修复工程参与碳汇交易的途径,鼓励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重点排放单位购买生态退化地区碳汇。
深入推进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创新治理模式和投入机制,建立完善国家—省—市县三级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规划和组织实施体系。推进沉陷区居民避险安置,加快推进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和矿山环境治理。统筹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利用,盘活沉陷区土地资源,按规定将采煤沉陷区复垦土地的节余指标纳入跨省域调剂政策范围。探索开展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信息化监测评估工作。总结典型经验,因地制宜推广利用沉陷区受损土地发展光伏、风电。
延伸资源型产业链条。加快发展资源精深加工和配套装备设备制造产业,打造若干特色鲜明、主业突出的产业基地。稳步推进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等升级示范。推动石油炼化一体化发展,提高钢铁、有色金属深加工水平。鼓励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林区在强化生态保护基础上,适度发展木本油料、森林食品、木本饲料、森林药材等产业,提升林业经济发展水平。实施多元化产业培育升级行动,因地制宜培育发展若干特色新兴产业集群。在有条件的采煤沉陷区加快光伏发电基地建设。支持资源型地区传统产业与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切实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充分挖掘自然山水和人文资源优势,培育壮大休闲旅游、健康养老等特色服务业。
来源:国家发改委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中共中央 国务院正式发布《关
2021-10-24
- 原国电集团副总经理谢长军涉
2021-02-08
- 国网辛保安:未来5年投3500亿美
2021-01-29
- 能建总经济师:电力投资建设的“
2020-12-31
- 章建华: 今后新能源发展基本不
2020-12-24
- · 中共中央 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
- · 习近平: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12亿千瓦以上
- · 习近平的“中国承诺”,未来10年储能必将迎来大发展
- · 千亿巨头 “风电第一股”面临退市! 从高光时刻,到坠入谷底
- · 中广核新能源:新能源股纷纷私有化的启示
- · 风电大基地进展几何?
- · 地面0.33、0.38、0.47,工商业0.05,户用未定,2020年光伏电价征求意见稿出炉
- · 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 吴宝英:南方电网可再生能源发展与思考
- · 可再生能源发展进入关键期 就地消纳利用是出路
- · 最低0.65元/度,中国第一个海上风电竞价项目投标价出乎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