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碳中和 新型电力系统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1电企工作会议 碳中和 国网剥离装备制造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可再生能源 > 光伏 > 正文

产经观察丨光伏产品向“全球造、全球卖”格局转变

  2024-02-04 10:28:43    来源: 
A- A+
电力18讯:

走过2023年,我国光伏产业保持量增质优势头:太阳能电池产量比上年增长54%,全球专利申请量为12.64万件,全球排名第一;太阳能新增装机容量相当于2022年全球太阳能新增装机容量。

从过去原料、设备、市场“三头在外”,到如今拥有全球近一半的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八成以上主要制造环节产量,我国光伏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中国光伏产品,何以领先全球?当前产业发展还面临着哪些挑战?记者进行了采访。

抓住绿色低碳转型新机遇,光伏产业技术加快迭代、规模稳步扩大

西藏山南市,海拔4994米至5100米的高原上,近8万块光伏板在光照下熠熠生辉。2023年12月30日,华电西藏才朋光伏项目并网发电,这个全球最高海拔光伏项目每天的发电量,可以满足近4000户家庭的用电需求。

“项目采用了我们生产的超高功率组件,从下单到供货完成,仅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纪凡介绍,2023年前三季度,企业光伏组件累计出货量超过170吉瓦,相当于近8个三峡电站的装机量。

说起西藏,高纪凡想起了22年前的经历。2002年,我国启动“送电到乡”工程,通过建设光伏电站、风光互补电站等,解决了700多个无电乡的用电问题。高纪凡带着18名同事走上高原,完成了40座光伏电站的安装工作。

“那会儿,设备都得靠人背马驮到现场,一个电站平均才20多千瓦、几十块光伏板,用的还是国外品牌。”高纪凡说,当时中国光伏行业刚刚起步,制造光伏产品的企业屈指可数,刚成立5年的天合光能甚至没有组件厂,年营收大约1亿元;如今,仅2023年前三季度,企业营收已超800亿元、同比增长超40%,利润增长超100%。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前10个月,光伏制造端产值超过1.3万亿元;2023年前三季度,光伏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四个环节的产量均已超过上年全年,硅片、电池片和组件的出口量分别同比增长88.3%、74.3%和33%。

光伏产业规模稳步扩大背后,是全球绿色低碳转型、我国推动实现“双碳”目标带来的机遇。

“光伏已是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较为经济的电力能源,将成为绿色低碳转型的支撑性力量。”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振国介绍,根据测算,从硅材料到光伏组件,直接能耗为每瓦约0.4千瓦时,而每瓦光伏组件全生命周期发电量约45千瓦时,是其能源消耗的100倍左右。

国际能源署近日发布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比上年增长50%,新增装机容量达510吉瓦,太阳能光伏占3/4左右。到2025年初,包括光伏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将成为全球最主要电力来源。再看国内,截至2023年11月底,全国太阳能发电累计装机容量约5.6亿千瓦,同比增长49.9%;主要发电企业太阳能发电完成投资3209亿元,同比增长60.5%。

光伏产业规模稳步扩大背后,是企业加快技术迭代、推动成本降低带来的红利。

在隆基绿能西安电池工厂,1.7万平方米的无尘车间内,平均0.8秒就有一片太阳能电池片下线。仔细观察深蓝色电池片,上面排列着一根根白色细线,这种由银粉等导电材料构成的栅线,负责收集和导出太阳光照产生的电子。在丝网印刷环节,银浆会通过印刷网版附着在电池片上,再烘干烧结。

“过去购买银浆占太阳能电池生产成本的一半左右。如今,我们应用线宽仅有9微米左右的网版,栅线更细,既大幅降低银浆消耗量,又能减少遮光面积、提高电池转化效率。”隆基绿能电池制造中心总裁常鹏飞介绍,单片7.9瓦电池片的正面银浆消耗量,已由过去的约100毫克降至46毫克左右。

常鹏飞告诉记者,和10多年前比,硅片从每片100元左右降到两三元,组件从每瓦40多元降到不足1元,发电转换效率从14%至15%,到如今主流技术可以达到24%至25%,“成本大幅降低、效率稳步提升,推动光伏应用规模持续提升。”

不断向高端化高效率迈进,走差异化竞争之路

作为“双碳”目标引领的新赛道,光伏产业发展空间广阔,也吸引了不少企业跨界入局。2023年以来,光伏产品产量和出口量表现亮眼,但也面临着中低端产能过剩、价格连续走低等挑战。

从数据来看,2023年1至10月,多晶硅、组件产品价格降幅分别达60%和40%。组件价格从年初的每瓦1.8元左右,快速下探至1元以下。有的制造环节产品同质竞争激烈,出现价格与成本倒挂。

不少受访人士认为,“淘汰赛”是市场竞争的必然,一些中低端产能会被出清,只有通过走差异化竞争之路、加强创新投入等,才能助力优质企业更好构筑“护城河”。

——向高端化发展,练就“杀手锏”。

走进四川乐山协鑫科技10万吨颗粒硅项目,一粒粒直径2毫米的灰色颗粒硅流入储存罐,等待检测出货。“平均每天出货10车左右、近300吨颗粒硅,目前已经拿到了接近产能极限的订单。”乐山协鑫科技总经理王永亮说。

在硅料整体供应过剩的背景下,颗粒硅为何能满负荷生产?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介绍,相比当前普遍应用的棒状硅,颗粒硅体积更小、流动性更强,每一炉可以多填装15%至20%的硅料;而且能耗更低,使用颗粒硅生产1吉瓦组件,可以降低约19%的二氧化碳排放,助推应用端成本降低约19%。

从2010年开始研发颗粒硅到2019年实现万吨级产业化,协鑫集团先后投入了30多亿元。目前,他们生产的颗粒硅单位毛利高于棒状硅15个百分点以上。眼下,协鑫集团正加速推进大规格钙钛矿电池技术商业化应用。相比传统晶硅电池,钙钛矿电池制备流程更短、能耗更低,而且因为质量轻、可弯曲、半透明等特点,应用场景更加丰富。

——向高效率迈进,成为领跑者。

27.09%!2023年12月,隆基绿能刷新单结晶硅太阳能电池效率的世界纪录,这是继2022年创造26.81%的硅太阳能电池效率世界纪录后的又一次突破。

电池转换效率提高,意味着同样面积吸收同样的光,能发出更多电量。“以2022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240吉瓦计算,转换效率提升0.01个百分点,每年就可多发1.4亿千瓦时的电。”李振国说,在20%转换效率的基础之上,每提高1个百分点的转换效率,可以为下游电站节约5%以上的成本。

屡次刷新纪录的秘诀,来自“宽研窄投”的研发理念:“宽研”,即布局不同具有潜力的技术路线和产业领域;“窄投”,即集中精力把优选技术投入量产。过去5年,隆基绿能的研发投入超过180亿元。

2014年以来,我国企业创造世界最高光电转换效率达到50多次。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理事长、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介绍,2023年,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电池、异质结电池、背接触式电池等技术加速产业化,钙钛矿、叠层等新型电池转化效率屡创新高,我国光伏技术水平全球领先。

融合创新、出海建厂,持续拓展市场深度和广度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光伏正与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深度融合,通过应用模式创新,不断拓展市场深度和广度。

炼化用上绿氢。在中国石化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50多万块光伏板产出的绿电制成绿氢,通过管道运往炼化企业,用于替代炼油加工中使用的天然气制氢,实现炼油产品绿色化。

“自2023年6月30日产氢以来,项目已累计向塔河炼化输送绿氢超过2700万标准立方米。随着塔河炼化生产装置完成扩能改造,绿氢输送量将逐渐增加,预计到2025年四季度,输氢量将达到2万吨/年。”中国石化相关负责人介绍。

建筑披上“新衣”。在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的所在地海南东屿岛,酒店、停车场车棚等装上了光伏建筑一体化产品(BIPV)。和传统在屋面上用支架撑起光伏板不同,这里的屋顶本身就由内板、保温棉、外板、光伏发电层等合而为一。BIPV让光伏真正成为建筑的一部分,安装时不需留出通道,意味着同样屋顶面积可以安装更大容量组件,发电量提高约15%。

出海建厂,同样成为这两年光伏业发展趋势。TCL中环积极推动在沙特阿拉伯投资建设光伏晶体晶片工厂项目;晶澳科技拟投资约27.15亿元建设越南年产5吉瓦高效电池项目;阿特斯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建立年产量5吉瓦的光伏组件生产基地……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刘译阳介绍,当前光伏企业出海建厂,目的地已从东南亚为主拓展至美国、中东、印尼等市场;布局海外产能的环节更多,上下游产业链出海已成趋势,“此外,从过去单纯输出产品,过渡到提供生产、管理、品牌、服务,构建全球合作共赢的生态。”

“光伏产品正从‘中国造、全球卖’向‘全球造、全球卖’的格局转变。面向未来,需要构建高质量的光伏产业协同发展生态,进一步积极融入全球产业体系中,在绿色能源等领域展开国际合作。”高纪凡说。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受产业链价格下行影响 TCL中环

2024-02-04

光伏+畜牧|东方日升赋能湖南汝

2024-02-04

总投资1.2亿元!1GW BIPV光伏组

2024-02-04

国家能源局公示能源绿色低碳转

2024-02-04

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入围

2024-02-04

热点排行
  • · 光伏项目9个!2023年宁夏自治区本级重点项目投资计划发布
  • · 欧盟调查规避反倾销税的中国光伏企业
  • · 陕西柞水农民用上洁净的能源
  • · 大古衙并网光伏电站开建
  • · 73岁老人的“太阳能梦”
  • · 东旭集团内蒙古赤峰20兆瓦光伏电站开工
  • · 横店东磁20.7兆瓦屋顶光伏电站通过验收
  • · 印度计划今年分配10GW太阳能
  • · 2015上半年光伏行业盈利情况明显好转
  • · 河北广平50MW太阳能发电站建成
推荐阅读
  • · 光伏价格战下的“囚徒困境”:不降坐等死,降了可能死
  • · 不堪重负——海兴多个光伏领跑项目被催缴巨额土地使用税
  • · 同比上年巨幅下降!一季度光伏装机5.2GW,哪些省份最多?
  • · 超过15GW的存量光伏电站,是否应该参与2019年竞价补贴?
  • · 隆基净利润下降10亿、中环利润增长逾7成,谁占领了单晶风口?
  • · 别比惨!光伏新增装机44.43GW再超预期 有那么惨吗?
  • · 西北光伏市场分析: 七大经验、四大问题、五大原因、破解弃光三大举措
  • · 光伏产业2019年度展望:全球需求130GW,我们身处最好的时代
  • · 11省被废止4.78GW光伏指标一览表
  • · 有人高兴有人哭 9家光伏制造企业入围23家撤销,工信部公示第七批光伏制造企业名单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