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1电企工作会议 碳中和 国网剥离装备制造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可再生能源 > 光伏 > 正文

纪振双:智能化是光伏的不二选择

  2020-11-25 09:12:21    来源:光伏头条 
A- A+
电力18讯:

2020年11月15日,“2020第五届中国光伏产业论坛暨2020中国好光伏品牌盛典”在北京希尔顿逸林酒店盛大召开。北京鉴衡认证中心副主任纪振双针对光伏智能化的未来建设做出预判和分析。他指出,“智能化是光伏的不二选择,任重道远。”

 


北京鉴衡认证中心副主任 纪振双

光伏产业技术发展向好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已建立了大型光伏电站、分布式光伏发电以及离网光伏系统等多元化的光伏发电市场,与此同时,我国在装机量、硅片生产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国际能源网记者了解到,2017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为53.06GW,创造历史新高。2018年开始,我国光伏产业开始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2020年前三季度,全国光伏新增装机18.7GW。预计今年年底,光伏全年发电量有望增长17.1%。就产业能否达到预计目标这个问题,纪振双认为,我国光伏行业还需明确光伏发展方向,解决消纳、土地、效率、成本等四方面制约问题。


谈到我国光伏产业技术未来发展方向时,纪振双表示,未来光伏的装机规模和发展速度取决于产业发展的制约性因素,即瓶颈问题解决的好坏和快慢。当前,数字技术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光伏也会不例外。适配、集约、高效、智能、绿色将成为光伏产业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而我们能为未来光伏产业技术做的就是建立约束性技术指标,拒绝落后产能挤占有限的消纳和土地资源。

光伏智能化建设不可替代

随着光伏产业技术的不断突破,光伏产业智能化已成为包括光伏企业在内的众多制造企业的新目标。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硬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光伏产业从自动化向智能化升级,可以有效提升光伏发电量、降低建设与运维成本。

由此可见,光伏智能化已经是光伏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纪振双表示,在技术更迭如此迅速的时代里,技术进步将是光伏产业发展的主要推手,智能化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他预计,光伏智能化技术未来会渗透到产业链(含服务链)的方方面面,如与虚拟电厂的适配、与建筑的结合、与农业和养殖业的组合等等。


站在产业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光伏智能化建设的重点和方向,纪振双表示,光伏智能化不能成为噱头,而应成为破解产业发展痛点问题的新时代高科技技术。

“我们光伏业界应该以问题导向为原则,将'自感知、自诊断、自适应、自调节、自维护'作为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系统规划光伏发电智能化建设,包括各层级功能基线的分配、技术开发和标准制订等。”纪振双强调,中短期内,光伏行业应该优先做好底层支撑性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如此更便于光伏智能化技术的普遍实现。


夯实智能光伏底层支撑技术

对照光伏发电建设过程、系统构成和功能要求,纪振双用3个事例解析了光伏智能化建设底层支撑技术的重要性。他认为,底层技术开发的重点在于系统和设备性能自诊断、寻优和控制技术开发,系统和设备智能安全控制技术开发,电网适应性智能调控技术开发等三个大点。

据纪振双介绍,光伏发电占地广,故障源点多面广,每块组件、每条线路、每处连接都可能发生故障,靠人工和传统检测方式,无法做到全覆盖,且效率低。然而,以组串IV感知为主的性能诊断及寻优和调控技术,可以有效的进行故障诊断,这是很好的底层支撑技术。他表示,光伏产业发展到现在,应用端的技术研发水平相较于制造端是滞后的,只有不断在应用端加底层技术,如IV感知测试等,才能摆脱技术桎梏。

目前,在业内直流拉弧和接地可以称得上是光伏电气安全的两大“杀手”。安全为天,如何有效保证直流侧的电力安全,是光伏行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而最新研发的以直流拉弧检测和快速关断、绝缘和残余电流检测与控制为主的底层支撑技术——直流电气安全控制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难题。

总体而言,纪振双认为,深入推进光伏智能化发展的关键,还在于回归光伏企业本身,深刻把握“管住中间、放开两头”这一核心思想,真正做到光伏监管的两头全面放开、中间监管有效,放而不乱、改而有序。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TrendForce:光伏产业供应链价格

2021-02-07

硅片涨价!中环210mm报价5.6元/

2021-02-07

隆基硅片涨价!M10硅片报4.05元/

2021-02-05

硅料价格继续上涨 电池片节后

2021-02-04

多晶硅零库存支撑价格继续上涨

2021-02-04

热点排行
  • · 印度计划今年分配10GW太阳能
  • · 陕西柞水农民用上洁净的能源
  • · 苹果在华连推环保项目 汉能等光伏股或迎来爆发
  • · 夏普再陷巨亏缘于执着液晶业务
  • · 原来山西是这样进行光伏扶贫的!
  • · 净计量改革有望提振巴西的屋顶太阳能
  • · 两部委正研究上调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征收标准
  • · 聚光光伏日渐凸显的竞争优势
  • · 73岁老人的“太阳能梦”
  • · 广州家庭光伏电站难落地 运行10月仅17户并网发电
推荐阅读
  • · 光伏价格战下的“囚徒困境”:不降坐等死,降了可能死
  • · 不堪重负——海兴多个光伏领跑项目被催缴巨额土地使用税
  • · 同比上年巨幅下降!一季度光伏装机5.2GW,哪些省份最多?
  • · 超过15GW的存量光伏电站,是否应该参与2019年竞价补贴?
  • · 隆基净利润下降10亿、中环利润增长逾7成,谁占领了单晶风口?
  • · 别比惨!光伏新增装机44.43GW再超预期 有那么惨吗?
  • · 西北光伏市场分析: 七大经验、四大问题、五大原因、破解弃光三大举措
  • · 光伏产业2019年度展望:全球需求130GW,我们身处最好的时代
  • · 11省被废止4.78GW光伏指标一览表
  • · 有人高兴有人哭 9家光伏制造企业入围23家撤销,工信部公示第七批光伏制造企业名单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