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可再生能源 > 商情 > 正文

晋能科技的领跑者“企图”

  2018-06-28 11:09:31    来源:李帅 能源杂志  
A- A+
电力18讯:

 HJT一类光伏新技术,能否借助技术领跑基地“东风”崭露头角?

 

 

作为2018年光伏市场的一场大戏,光伏领跑者计划前半场的10个应用领跑者基地暂时告一段落,3个技术领跑基地随即登场亮相。不同于第二批应用领跑者基地的玩法,此次的技术领跑基地尚属首次,而“技术角逐”也将取代“价格竞争”成为重头戏。

 

在前两批领跑者计划中,单晶电池和组件因高效而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市场份额直追多晶。借助领跑者,专注于单晶的隆基迅速崛起,成为业内龙头。而在此次技术领跑基地中,国家同样把目光放在了高效产品,其中也不乏另类玩家执着一些超前技术,晋能清洁能源科技股份公司(下简称“晋能科技”)便是其一。

 

晋能科技隶属于山西七大煤炭国企之一的晋能集团,2013年底成立,定位高效光伏产品,尤其是在异质结(HJT)技术产品上。刚刚过去的5月,铜川、长治、上饶三个技术领跑基地竞争优选申报企业信息公布,晋能科技不出意外地出现在长治基地的信息公告上。

 

晋能科技与其所坚持的HJT,在技术领跑基地上有多大胜算?HJT是否能像彼时的单晶逆袭多晶一样,率先实现突围?

 

「 占得先机 」

 

2017年9月,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推进光伏发电“领跑者”计划实施和2017年领跑基地建设有关要求的通知》,不同于应用领跑者基地中对较为成熟技术产品的进一步推广,技术领跑基地目的在于通过给光伏制造企业自主创新研发、可推广应用但尚未批量制造的前沿技术和突破性技术产品提供试验示范和依托工程,以加速科技研发成果应用转化,带动和引领光伏发电技术进步和市场应用。

 

在有了单晶崛起的案例之后,技术领跑基地再次突出了技术的重要性,而对于这一绝佳的政策良机,又有哪些技术可能脱颖而出呢?在已经下发的3个基地竞争优选工作方案中,多晶P型PERC、单晶P型PERC、单晶N型PERT、HJT、IBC被摆到了台面上。

 

2.jpg

 

“在满分标准上,单晶PERC并不能达到23%的效率要求,而PERT技术其本身的效率并不高,国内只有英利、中来、林洋和上海神舟新能源四家企业生产PERT,真正能够达到21.5%的并不多。多晶方面21.05%的效率要求几乎不可能完成,因为N型电池基本上都是单晶电池,所以多晶的满分相当于是空的,谁也达不到。但是HJT和IBC两种技术路线可以达到满分的标准。”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太阳能技术研究部主任王文静告诉《能源》记者。

 

晋能科技是国内首家实现HJT组件量产的制造商,获得全球首张HJT单晶双面双玻光伏组件IEC新标准认证,产品已成功应用于安徽天长渔光互补水上项目。目前晋能科技在山西晋中拥有100MW的HJT组件生产线,未来则规划了2GW的HJT产品产能。

 

“公司2013年底注册成立以来,先后投资建设了山西吕梁和晋中两个生产基地,布局‘高效多晶、PERC单晶、超高效HJT’三代技术迭代滚动发展。”晋能科技方面回复《能源》记者时表示,“以往领跑者计划推动了高效单晶、单晶PERC技术的推广,产业链得到有效打通。我们相信,伴随第三批领跑者基地的推进,必然会带动PERC、HJT、MWT等高效技术配套产业链向更成熟的方向发展。”

 

另据报道,晋能科技技术总监李高非曾表示,公司HJT电池量产平均效率达23.27%,最高效率可达24.04%,在未使用半片、MBB等组件提效技术前提下,量产60片单面组件最高功率达到331.23W,组件双面性达89.61%,并有望在2018年年底实现24%的电池量产平均效率。

 

HJT的优势一方面在于效率高,可以达到技术领跑基地中的单晶满分效率。另一方面还体现在衰减性能上,也就是N型不会有P型电池那样的衰减。而且HJT的温度系数比较低,随着温度的升高,造成的损失比较小。

 

但是,HJT相对弱势的方面在于价格比较贵,因为工艺比较复杂,控制难度大一些。所以HJT产能通常在新厂建设,不会是老厂改造。同样可以达到满分的IBC方面,目前国内还未能实现量产,只有一个研发线,量很小,且IBC对硅片的质量要求高,工艺也很复杂,所以成本也非常高。

 

据悉,晋能科技HJT产品的效率和良率已达到建厂计划目标,目前已针对高成本部分开启专项降本计划,预计2018年HJT产品整体成本与常规多晶的差距在20%,未来有望降低到10%以内。

 

毋庸置疑,在一众眼花缭乱的技术之中,HJT一定程度上最接近技术领跑者,而晋能科技恰恰是HJT的拥趸者,HJT技术、产能均相对其他技术要更适配。不过,从已经公布的基地竞争优选申报企业信息情况来看,晋能科技仅有一个项目,此外拥有HJT技术的天津中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则(下简称“天津中环”)有3个项目申报。

 

「 崛起的阻力 」

 

对于此次技术领跑基地能否会有公司异军突起,王文静认为:“有可能会是HJT企业。因为此前HJT在国内虽然有人在建设,但动作不大。如果没有领跑者计划,尽管电池的效率高,但成本也高,通常也会造成无人问津的局面。这次技术领跑基地对于原来不太被人关注的HJT是个机会,通过主打电池的满分效率,有可能会出现一两家HJT拿到一个大的电站项目,这样HJT公司会做大。”

 

生产HJT的企业,国际上有日本松下,国内除晋能之外还有钧石、中智泰兴和天津中环,其中中智泰兴的产能最大为160MW,此外汉能也规划了600MW。

 

按照竞争优选工作方案的要求,申报控股主体的同一申报技术路线最多竞争不同基地的两个项目,申报超过两个项目的,将拒绝所有申报。同一单一申报主体或控股方集团只能申报基地内一个项目,且不得同时作为参股方申报基地内另一个项目。同一企业集团只能有一个企业参加基地内同一项目竞选。

 

晋能科技选择与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组成联合体参与技术领跑者基地的竞争,也就是说除了晋能科技和天津中环,其他联合体或者单一申报主体大多数都会采取非HJT的技术路线。

 

诚然,从在技术领跑基地中被广泛提及的几种技术来看,能够达到满分效率实属凤毛麟角,但是技术领跑基地中关于电池效率还分了数个不同的得分档次,其中最低标准分别为多晶20%和单晶21.5%。

 

单晶PERC在常规电池生产线上能达到21.5%的水平,尤其是在像隆基这样比较好一些的企业中,在一般的企业可能还不能达到这样的要求。多晶想要达到入门效率则必须采用黑硅+PERC,所以这两个基本上都可以达到技术领跑基地的低线。

 

虽然此次技术领跑基地1.5GW的量比较大,但是可能稍微低档的技术和产品相对会多一些。因为尽管目前国内确实有一些能够达到满分标准技术和生产线,但这些生产线是否能够生产出一定量的高效率的电池还存在不确定性。

 

知名光伏分析机构PV InfoLink的数据显示,全球HJT现有产能为2.2GW,但是2017年的出货量仅为0.93GW,仅占产能的42%。

 

在公布的竞争优选方案项目评分标准表中,主要竞争环节技术与产业先进性的电池和组件效率满分各为10分、25分,也就是说企业也许不会在电池满分效率上过分纠缠,而是在组件效率以及其他几项内容中争取更多的分数。

 

在王文静看来,组件之所以会有所不同是因为借助组件技术可以向上跳级,如半片、叠瓦等。

 

1.jpg

 

“所谓效率高就是在标准的面积上瓦数高,这样效率就会高,如果使用叠瓦技术,可以把效率拉升许多。包括半片技术,同样60片,半片的话就是120个半片,这样功率能能上升5-10瓦。因此,即便组件上稍微中低效的电池参与,也可能得到满分。”王文静说。

 

“叠加半片技术一般可满足技术领跑者的入门要求,但若需要达到技术领跑的满分指标,则叠瓦技术更易满足。”PV InfoLink首席分析师林嫣容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不难看出,HJT虽然是十分适配技术领跑基地的技术路线,但是此次申报的情况HJT并没有建立起绝对的优势,而晋能科技也由于HJT产量以及基地申报规则的限制,只有一个基地的一个项目,技术领跑基地给晋能科技带来的东风似乎还不够大。

 

版权声明|本文为能源杂志稿件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晋能科技核心数据首次公开:去年前三季组件产量652兆瓦
  • PERC之后会是HJT吗?国家电投、晋能科技、福建钧石等企
  • 动态|第二届晋能科技开发者论坛在上海召开
  • 晋能科技获“十佳光伏创新企业”奖
编辑推荐
硅片涨价之后,高效PERC电池预期

2019-02-24

逆变器巨头布局殊途同归 平价

2019-02-24

隆基突然上调单晶硅片价格怎么

2019-02-24

310W高效组件仅卖2.05元/W! 南

2019-02-24

龙头企业抢滩登陆半片领域 202

2019-02-02

热点排行
  • · 明阳智慧能源IPO获通过!拟于上交所上市
  • · 蛰伏四载 汉能能否强势回A?
  • · 降幅23%!印度大幅削减2019-2022年新增太阳能装机目标
  • · 聚焦德令哈丨光热电价消息发布释放什么信号
  • · 中电光伏迎“转机” 南钢集团或注资接盘
  • · 2010-2017年全球多晶硅、硅片企业产能排名(含2018年市场预测)
  • · 中国 光伏崛起引韩企恐慌 借口专利争议打压对手太拙劣
  • · 昙花一现,单晶硅再次进入降价通道
  • · 协鑫向中环股份转手20%股权
  • · 硅片、电池各有大厂调价,需求端畅旺度不如年前
推荐阅读
  • · 6个光伏应用领跑基地开标信息汇总表 国电投大获全胜 中广核紧随其后 央企大赢家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