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可再生能源 > 技术 > 正文

PERC之后,大幅提高转换效率的黑科技!

  2018-08-04 15:32:40    来源: 王淑娟 智汇光伏 
A- A+
电力18讯:

 领跑者&技术迭代,谁成就了谁?

领跑者项目的开展,推动国内的光伏组件技术快速的进步、成本下降;

而便宜、高效的光伏组件技术,又使领跑者项目的最低中标电价不断刷新,成为推动平价上网的先锋力量!

2018年应用领跑者中,最引人注目的,除了低电价之外,就是“百花齐放”的新技术应用。5GW中标项目,全部采用了满分组件!即单、多晶组件的转换效率分别要达到18.7%和17.8%,60片组件单面功率达到310W、295W。为了同时实现“高效、低价”,最流行的高效技术几乎都得到了应用:

PERC、双面、N型、半片、MBB、MWT、黑硅......

可见,在领跑者的推动下,很多新技术从实验室加速走向应用实践。

反过来,如果没有技术的疯狂迭代,领跑者也无法不断提出更高的转化效率要求,也无法爆出更低的电价!

领跑者成就了新技术,而新技术又成就了领跑者!

然而,上述技术都比较新,虽然电池片总产能很大,但由于功率的正态分布,高效电池片的产能还是非常有限。要在3~4个月内供应5GW的满分组件,压力还是很大的!

抢过630的人都知道,决定是否能抢上电价的两个关键要素就是:1)组件供应;2)电网接入。5GW的应用领跑者项目要在年底抢并网,同样会面临这两个问题。各基地已经给了电网接入的承诺函,那组件供应是否会紧张呢?

新技术对功率的提升

目前,被广泛使用的、提升转换效率的技术主要是PERC、半片、MBB、黑硅(领跑者按正面功率计算,所以双面暂不考虑),当普通组件叠加这些技术之后,功率都会有一定的提升,如下表所示。

2018年各种技术路线的组件功率分布如表1所示。

1.jpg

从上图可以看出,要想达到满分组件,只有两个路径:

1)采用PERC电池技术,再叠加其他技术。

PERC电池技术是一种兼容性技术,既可以用在多晶硅片上,也可以用在单晶硅片上。单、多晶电池应用PERC技术后,功率将分别提升20W、15W左右。2018年PERC组件产能约为34.8GW。其中,单晶PERC组件产能将达到30GW;用黑硅技术处理后的多晶PERC组件产能将达到5GW。到2018年底,将新增33GW的PERC产能,累计产能将达到68GW!

PERC技术由于时具备“高效、低成本”两个特点,成为领跑者中的宠儿。2015年的领跑者项目中,PERC组件崭露头角;2016年领跑者项目中,PERC组件已成为领跑者项目的必要配置;而2017年的领跑者中,PERC组件无疑各家的必选项。


2)采用N型组件

2017年,N型组件的技术和产业化也得到了较大的进步。“N型+pert+半片”可使组件功率达到320W,2018年产能预计为2~3GW;“N型+叠瓦” 可使组件功率达到330W以上,2018年产能预计为1GW以内;

然而,成本高成为N型组件目前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以PERC技术为基础,叠加半片、MBB是目前市场上高效组件普遍采用的一个方案。然而,最近另外一种新技术——“选择性发射极(selective emitter, SE)太阳电池”技术,引起主流电池片生产企业的关注。

接棒PERC技术的SE技术

1)SE+PERC,电池效率轻松超22%

国家电投西安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宋志成等人曾在一篇论文中,详细介绍了“选择性发射极(selective emitter,SE)太阳电池”技术,该文章认为:

SE技术通过在金属栅线与硅片接触部位及其附近进行高浓度掺杂,而在电极以外的区域进行低浓度掺杂,既降低了硅片和电极之间的接触电阻,又降低了表面的复合,提高了少子寿命,使电池具有以下3点明显的优点:

(1)降低串联电阻,提高填充因子;

(2)减少载流子复合,提高表面钝化效果;

(3)增强电池短波光谱响应,提高短路电流和开路电压。


因此,SE技术处理过的电池相比传统太阳电池有0.3%的提升,SE技术跟PERC技术相结合,可以使电池的量产效率轻易突破22%。

2)最关键的是便宜!

根据宋志成等人的介绍,从太阳电池常规产线升级成激光掺杂选择性发射极太阳电池生产线,工艺上只需增加激光掺杂一个步骤,从设备上来说,只需增加掺杂用激光设备,与常规产线的工艺及设备兼容性很高。

因此,SE技术在现有产线的基础上,以极低的改造成本,可以使现有60片常规组件提高约5W。

3)SE技术已被多家企业采用

据了解,SE技术目前已经成为电池片制造企业重点关注的热点技术,很多企业的电池生产都采用了该技术。

目前,晶科、隆基、晶澳、天合、爱旭等一线组件企业的电池片生产中,都采用了一定规模的该技术,总产能高达12GW。其中,产能最大的为浙江爱旭。

据介绍,爱旭通过“SE-PERC”的结合,将SE技术引入PERC电池制造中,采用激光掺杂技术形成选择性PN结,SE技术与PERC技术完美结合,增强了电池对太阳光中紫外光和红外光的吸收,显著提升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同时,SE-PERC电池的各项可靠性测试均符合行业标准。自今年三季度以来,爱旭生产的电池片均能达到310W满分组件的要求。

有分析认为,SE由于其成本低、且能显著提高效率,有望成为继PERC之后,被业内普遍采用的新技术。

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领跑者的推出,使PERC、双面、N型、半片、MBB、MWT、黑硅等新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PERC已经成为普遍采用的必备技术,要实现满分组件,需要在PERC技术上叠加其他技术。

SE技术由于其成本低、且能显著提高效率,已经得到了一线企业的重视;“SE-PERC”的结合,可轻松实现满分组件的要求。目前,仅最产能最大的爱旭,年产能就高达5GW。SE技术有望成为继PERC之后,被业内普遍采用的新技术。

综上所述,由于2018年底,PERC产能将达到近68GW,再叠加MBB、半片、SE技术等,年底5GW的满分组件供应量应该是十分充足的!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批准发布10项

2019-02-24

一文看懂光伏技术未来发展方向

2019-01-27

南开大学孙云:薄膜太阳电池的发

2018-11-16

【案例解析】光伏+光热:基于太

2018-09-20

单晶与多晶,谁的度电成本LCOE更

2018-09-20

热点排行
  • · 一文看懂光伏技术未来发展方向
  • · 黄河水电公司承担的大规模光伏电站实时在线监测及分析系统研究通过结题验收
  • · 国家电投江西公司风力发电机组预应力锚栓类基础研究与应用科技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 · 2018年上半年新能源相关标准汇总~
  • · 大硅片将成为2019年主要发展路线之一
  • · 新设计让太阳能电池更高效
  • · 国家能源局批准5项光伏发电行业标准
  • · 国节能公司承担的“铜铟镓硒光伏建筑一体化建筑集成系统”项目顺利通过中期评审
  • · 华为1500V智能光伏解决方案,高速“领跑”
  • · 化工公司《CIGS太阳能薄膜发电技术在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应用研究》课题顺利通过验收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