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可再生能源 > 技术 > 正文

下一代主流技术的有力候选者——异质结如何实现降本?

  2018-07-14 13:58:29    来源:饶丽霞 光伏們 
A- A+
电力18讯:

 在以PERC为主流高效技术的当前,企业也开始评估下一代主流技术以展开未来投资布局,目前来看呼声最高的应属异质结(HJT)技术,这从今年上半年以来,中国电子彩虹集团、爱康集团、通威集团、国电投等企业纷纷宣布投资异质结项目也可窥见一斑。

 

异质结技术具有众多优势,诸如更高的转换效率潜力、更高的双面率、更低的衰减、更优秀的温度系数等等。但就目前而言,异质结技术实现大规模量产的主要障碍还是在于成本,如何降低异质结成本是当前各家异质结投资企业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作为异质结技术的代表型企业之一,晋能科技目前已实现HJT电池平均量产效率23.27%,最高量产效率达24.04%。关于成本问题,晋能科技总经理杨立友认为,“任何一种技术都要经过从研发到中试、再到量产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会出现成本等各种量产方面的问题,并最终研究出解决方法。以PERC为例,行业用了大约五年的时间来降低单晶PERC的技术成本,从最初每家企业先做中试线,尝试不同的技术路线,到产品小批量产出后进行各种性能测试,直到去年实现成本的大幅下降,这是非常典型的新一代技术从研发到量产的发展过程。”而关于异质结技术的降本方向,杨立友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展开:

 

第一,降低导电银浆成本。低温银浆是HJT电池成本中占比较大的一部分,目前HJT电池银浆耗量大约是传统电池的五倍,因此降低低温银浆成本首先要降低银浆用量;另外,低温银浆本身用的浆料多,含银量也较高,所以成本更高一些,可与供应商共同开发新产品以降低成本。目前通过结合多主栅、叠瓦等技术降低银浆耗量,可以大幅降低低温银浆的成本,降幅大概在50%-70%之间。

 

第二,降低ITO靶材成本。ITO技术在平板显示中的应用与在光伏中的应用差别不大,不管是国产的磁控溅射设备,还是靶材的供应商,在平板显示行业都已经比较成熟,所以这一块也有相当大的降本空间。

 

第三,降低制绒添加剂成本。目前HJT电池制绒添加剂成本还是较高,原因在于主要还是靠进口添加剂。但添加剂本身的成本非常低,目前国内相关厂家也在研究制绒添加剂并已有所突破,所以相信这部分成本会很快降下来,降幅可达80%以上。

 

第四,降低设备成本。HJT电池产线主要的专用设备是CVD(化学气相沉积)设备和磁控溅射设备。原来的相关设备都是为平板显示行业设计的,没有按照异质结这种特定的技术来优化和设计,所以可以联合设备厂家进行一些优化,技术难度并不大,如CVD设备沉积腔里都不需要变,只要将一些传输设备及机械进行优化,产能就可以翻倍,设备成本自然会摊薄;磁控溅射设备更不需要进行大的改进,设备国产化后就可以大幅降低成本。

 

除了以上四点外,N型硅片也是HJT电池成本中占比较大的一部分,不过N型硅片和P型硅片本质上成本并没有区别,只是N型硅片目前的市场需求较少而导致单价更高,随着HJT的规模扩大,形成规模效应后,N型硅片的成本也会降下来,不过这有点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谈到规模效应,杨立友认为规模效应很大程度上是分摊管理、财务和销售费用,如果是只做异质结的企业,那么一定要有较大规模,但规模效应不是只针对异质结,比如晋能科技目前产能2GW,虽然大部分是其他产品,但事实上2GW的产能会分摊所有的管理成本。从生产成本方面来看,其实与规模并无直接关系,单瓦成本是固定的,不过有了规模之后供应商方面还是会降价的。

 

HJT技术的工艺步骤少,主要的工艺就四步:制绒清洗、非晶硅薄膜沉积、透明导电薄膜沉积和丝网印刷,其中制绒和印刷很大程度上与传统产线相似;此外HJT技术非常适用于硅片薄片化,因此HJT的降本潜力很大。据杨立友介绍,未来实现降本再加上规模效应后,HJT单瓦成本至少可以与单晶PERC持平,预计两年后的异质结能够达到2017年PERC技术的发展情况,也即将成为新一代主流技术。

 

对于未来几年的主流技术路线,杨立友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从电池技术来看,首先我当然是看好异质结技术。再看其他技术,目前来看N-PERT的竞争力不够强,其成本和收益性价比不如PERC,又因为工艺复杂增加效率的空间也不大;IBC技术是一种证明过可以实现量产的超高效技术,但是短期内成本很难降低,至少目前来看其二十多步的工艺流程相比异质结的四步工艺没有可比性;TOPCon技术目前很难说,其实验室效率已经做到25%,但实验室的很多技术很难量产,目前也有一些企业在研发中,可能还需观望一下后续的发展情况;还有一些更复杂更新的材料,如钙钛矿材料,成本低,结合晶硅转换效率也较高,但稳定性和耐候性较差,必须要先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考虑能否产业化。”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批准发布10项

2019-02-24

一文看懂光伏技术未来发展方向

2019-01-27

南开大学孙云:薄膜太阳电池的发

2018-11-16

【案例解析】光伏+光热:基于太

2018-09-20

单晶与多晶,谁的度电成本LCOE更

2018-09-20

热点排行
  • · 一文看懂光伏技术未来发展方向
  • · 黄河水电公司承担的大规模光伏电站实时在线监测及分析系统研究通过结题验收
  • · 国家电投江西公司风力发电机组预应力锚栓类基础研究与应用科技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 · 2018年上半年新能源相关标准汇总~
  • · 大硅片将成为2019年主要发展路线之一
  • · 新设计让太阳能电池更高效
  • · 国家能源局批准5项光伏发电行业标准
  • · 国节能公司承担的“铜铟镓硒光伏建筑一体化建筑集成系统”项目顺利通过中期评审
  • · 华为1500V智能光伏解决方案,高速“领跑”
  • · 化工公司《CIGS太阳能薄膜发电技术在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应用研究》课题顺利通过验收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