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可再生能源 > 技术 > 正文

市场丨跟踪支架或成为光伏降本增效“神器”

  2016-09-29 00:00:0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跟踪支架或成光伏降本增效“神器”

采用跟踪支架,发电量可以提升10%~30%

中国电力报 中电新闻网见习记者 白明琴 

  电价补贴下降,竞价上网模式开启……光伏行业在一路高歌猛进之后,迎来了发展的新节点――降本增效。目前,组件、电池片等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在现有条件下,电站每提升1个百分点的效率都非常困难。如此,光伏行业降本增效该如何破局?“跟踪支架或将成为光伏行业降本增效的一件‘神器’。”专注跟踪支架研发与推广,拥有20多项授权专利、10多个产品创新方向的苏州聚晟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彭程介绍,采用跟踪支架,电站可以轻松提升10%~30%的发电量,具体提升多少,与其所处纬度、光照、直射光等因素有关。

  彭程表示,随着应用场景变化和降本压力的影响,跟踪支架也面临着更高稳定性、更低成本的挑战。

  降本增效实现光伏应用新发展

  跟踪支架可以通过追踪太阳光,帮助组件提升发电效率。“同样的组件,使用跟踪支架的发电量比使用固定支架提升10%~30%。”彭程介绍,通常,维度越低、直射光越多的地域,其效率提升越显著。

  当前,跟踪支架主要用于地面电站。“它几乎已经成为美国光伏电站的标配――美国60%以上的新建地面电站都在使用它,泰国也有近17%的新建电站使用了跟踪支架。”但他表示,我国跟踪支架市场还处在试推广阶段。

  虽然早在2009年,我国就兴起了一波跟踪支架安装热潮,但因技术、市场应用环境不成熟,其应用以失败告终。

  “当时产品稳定性差,很多应用项目出现了支架密封结构漏油、抗风能力弱、控制系统失效、电机烧毁等现象。”彭程说,当时跟踪支架价格较高――每瓦成本约比固定支架高2元。一些厂家为了低价中标,偷工减料,导致产品质量陷入恶性循环。

  去年,我国只有2%的新建地面电站采用了跟踪支架,今年上半年的新建光伏   项目也以采用固定支架为主。“可喜的是,当前协鑫集团等已先后设立了1吉瓦的招标项目。”彭程表示,经过尝试,国内一些大企业已经逐渐扩大跟踪支架使用规模。

  近年来,经过相关技术创新发展,跟踪支架稳定性明显改善,且价格比2009年时的价格降低了3~4倍。“当前,以跟踪支架0.7元/瓦的销售价格算,固定支架价格约为0.3元/瓦。”彭程分析,在20~25年的寿命周期内,前者每年能增加0.1元发电收益,如此,其增加的投资成本在3~4年内就能回收,经济优势非常明显。

  目前,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基金组织参与电站建设,他们更加青睐能够实现“降本增效”的产品。同时,在后补贴时代,我国政府也开始极力促进新技术应用与发展。“由此,我国跟踪支架市场迎来了巨大机遇,行业发展的春天真正来临。”彭程认为。

  更低成本、更高稳定性将成竞争撒手锏

  跟踪支架在迎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挑战。当前,我国光伏建设从西北往中东部迁移,支架应用场景也由戈壁滩转向山坡、丘陵、农业耕地等。“山坡、丘陵等应用场景更加复杂,对支架可靠性提出了挑战。因此,跟踪支架要以更多的原创性技术,满足更高的可靠性要求,同时具备成本优势。”彭程说,这将是它需要持续突破的难题。

  跟踪支架是硬件、软件结合的产品,关键技术为机械、电气两个部分。“机械部分是硬件,可通过大量创新来节省成本。例如,通过结构设计实现以尽量少的材料达到同样的支撑强度,应用3D打印、一次成型等新工艺,降低支架加工成本。”但他强调,要有足够的项目经验、完善的测试体系等才能支撑创新。

  电气部分是软硬件结合的产品,最关键的是提升稳定性。彭程介绍,软件和系统设计稳定性的提升,能够弥补硬件的不足。

  例如,通过软件设计增加产品冗余度,即便   是硬件出现问题,支架也不会立即失效。“前提是,企业要熟悉系统中哪些元器件易出现问题,或达不到25年的机械寿命要求等,从而针对薄弱环节补齐短板。”他说。

  跟踪支架稳定性的核心技术是传动部件。经过多年创新、实践,传统的其他工业的传动装置应用在光伏领域时,会出现的一些弱点、问题已经解决。传动装置设计方案也做了以高分子塑料替代钢轴承等优化,使产品更适应大风、抖动的运行环境,并进一步降低了成本。“跟踪支架与逆变器的应用场景十分相似。目前,逆变器标准、流程已经十分完善,未来,跟踪支架进一步提升稳定性可以从中借鉴经验。”他认为。

  “我们公司在一般设计的基础上,根据电站所处地质、气候环境等进行定制化的优化设计,也不失为提升稳定性的有效方法。”但他表示,这需要企业有足够的项目经验和技术实力。

  做好产品融合和技术创新抢占国际市场

  目前,跟踪支架还存在安装简便性不足、运维难以让客户省心的缺陷,需要在接下来的发展中尽快解决。

  他认为,支架与上下游不同产品有很   多融合点,在下一步的发展中,支架供应商应该跳出支架本身,在组件、逆变器、运维等电站整体系统去思考,如何将行业产品有机融合。这也会是新的发展机会。

  “例如,逆变器有防水防尘盒,可以将直流变交流;跟踪支架也有IP65电箱,需要交流电或直流电;两者都有通讯线。将两者有机融合,既可以降低物料成本、减少人工安装和运维费用,又可以增强产品稳定性。”彭程说。

  鉴于跟踪支架的发展经历,彭程呼吁,国内同行要着力原创核心技术研发,各自发挥所长,避免同质化竞争。他介绍,美国公司NexTracker成立不到3年,就做到了全球跟踪支架行业的NO1,年销售额近40亿元。“这主要得益于该公司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做出了满足市场需求、质量可靠的产品。”他认为,这也说明,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做技术创新、做优质服务的公司将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甚至会后来者居上。

  彭程表示,当前,我国跟踪支架市场容量足以撑起一批相互支撑、良性竞争的“中国军团”。“相对于国外产品,我国产品价格低且质量好,市场前景可期。”他说,当前,已经有一大批国外企业想在中国寻找跟踪支架供应商。

王萍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批准发布10项

2019-02-24

一文看懂光伏技术未来发展方向

2019-01-27

南开大学孙云:薄膜太阳电池的发

2018-11-16

【案例解析】光伏+光热:基于太

2018-09-20

单晶与多晶,谁的度电成本LCOE更

2018-09-20

热点排行
  • · 一文看懂光伏技术未来发展方向
  • · 黄河水电公司承担的大规模光伏电站实时在线监测及分析系统研究通过结题验收
  • · 国家电投江西公司风力发电机组预应力锚栓类基础研究与应用科技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 · 2018年上半年新能源相关标准汇总~
  • · 大硅片将成为2019年主要发展路线之一
  • · 新设计让太阳能电池更高效
  • · 国家能源局批准5项光伏发电行业标准
  • · 国节能公司承担的“铜铟镓硒光伏建筑一体化建筑集成系统”项目顺利通过中期评审
  • · 华为1500V智能光伏解决方案,高速“领跑”
  • · 化工公司《CIGS太阳能薄膜发电技术在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应用研究》课题顺利通过验收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