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力技术论文 > 水电技术 > 正文

水电开发与四川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

  2008-01-22 13:40:16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四川民族自治地区幅员面积为302万km2,占四川全省面积的62%,人口590万,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第二大藏族聚居区;唯一的羌族聚居区。是川、滇、青、甘、藏五省区的结合部,是内地通向西藏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通道,是西藏的后方和汉藏经济文化交融的纽带与桥梁。历史上有“汉藏走廊”、“治藏依托”之称。江泽民总书记在1990年、1999年视察四川时讲:“稳藏必先安康”,“四川藏区紧靠西藏自治区,这里的稳定和发展,对西藏地区的稳定乃至全国的稳定,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特别是近年来达赖集团在藏区的分裂渗透活动加剧,严重地影响我省藏区的稳定。由此可见,四川民族地区的发展上不去,发展差距不能缩小,就实现不了四川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民族团结和稳定问题也将面临严重的挑战。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保持民族地区的繁荣和稳定是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经济任务和政治任务。
2目前四川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川民族地区属经济欠发达和贫困集中地区,还处在农牧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阶段,突出表现:
    (1)社会发育程度低。三州的藏区和彝区是由奴隶社会、封建农奴制社会一跃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尽管几十年来经济社会发展较快,但这种发展是建立在低起点、低水平上的,社会生产力仍很落后,生活居住条件和文教医卫水平较差;大分散、小聚居,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因而市场发育程度低,社会的发育程度也不高,初级阶段的特征尤为突出;
    (2)国民经济发展缓慢,经济实力弱,民族地区的发展与内地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而且差距有继续拉大的趋势。产业结构不合理,结构性矛盾突出。农牧民增收难,贫困面大。藏区地方财政没有增长,支撑经济发展的能力脆弱,建设资金严重缺乏;
    (3)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民族地区不仅受地理、自然条件制约,还受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制约。科教、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缓慢,教育质量不高的问题十分突出;科技网络不健全,先进技术的推广普及和新技术的开发较差;医疗卫生事业设施简陋,人才缺乏,缺医少药情况严重;
    (4)贫困面大且程度深。在全省63个国定和省定的贫困县中,民族地区有30个,占全省的48%;建卡贫困人口100余万人,占全省的35%,有20%左右的人口尚未解决温饱问题;
    (5)财政收入结构单一。民族地区受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制约,财政收入结构十分单一,许多地方将森林工业一直视作财政收入的重头,长期占整个财政收入的一大半。不少县把森林采伐作为财政的重要来源,“三州”财政收入中直接来自木头的税收达2.57亿元。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森工转产,民族地区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有所减少,财政减收幅度高的达90%,少的也在40%~50%。禁伐也使林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有较大幅度地下降。而调整结构、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又并非能在短期内见效。三州民族地区经济落后和生产力不发达,将极大地影响全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振兴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是我省扶贫攻坚的重点,这对我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形成了严峻的挑战;
    (6)生态环境恶化。一是森林资源锐减。四川民族地区自50年代中期以来,为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先后建立了28个国有森工企业,成为当时全国木材生产的重点林区之一。80年代以来,随着林权下放,出现了“五斧相争”(国有森工局和县、乡、村属及个人采伐企业)的局面。多数林区实施“重采轻育”和“集中砍伐”,造成森林资源急剧消减。森林资源的严重枯竭,不但破坏了维护民族地区生态平衡的森林生态系统,也使境内的森工企业陷入资源危机、经济危机、经济危机、人员过多的“两危一盛”的局面;二是草地退化严重。民族地区草地是我国五大牧业基地之一。自畜牧业出现以来,由于长期实行“草地公有共用,只用不管”的政策,牧民又沿袭“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许多刚长出来的牧草是“羊吃草尖,牛吃中间,马儿连根吃”,造成草地严重超载,草畜矛盾十分突出,加上鼠虫害猖獗,草地裸露面积增大,土壤逐渐板结干硬,土层破坏,甚至龟裂。据调查,川西北草原鼠虫害面积达6.67万hm2,沙化面积5.33万hm2。近10年来,平均每年增加沙化面积0.33万hm2。草地大面积退化,不仅影响了畜牧业的持续发展,还严重影响了长江和黄河水系水源涵养功能的发挥;三是难以恢复植被的地域不断扩大。川西民族地区地处我国东南部湿润性森林植被向西北部半干旱草原过渡的结合部,森林植被的过度利用,导致植被生存环境剧变,呈现逆向演替,向半干旱植被演变。近60年来,森林线下降了200~300 m,干旱干热河谷上限上升了200~400 m左右,雅砻江上游冰川退缩了200~400m。岷江上游的红原、黑水和松潘县,大渡河上游的壤塘、色达县,雅砻江上游的甘孜和康定县,金沙江上游的乡城、稻城和理塘县等地区,亚高山上限的森林破坏后均变为草甸,有的由于陡坡、土壤被冲刷,形成“石化”或“干化”荒山;四是水土流失日益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 · 大唐陈村水电厂以科技创新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 · 关注|产学研结合 溪洛渡拱坝智能化建设探秘
  • · 国电科环集团强化“双控制”冲刺年终目标
  • · 国电新疆开都河公司成功实现柳树沟水电站远程控制
  • · 长江电力召开2013年信息化工作会
  • · 大唐平班水电公司获首项科技专利证书
  • · 国电丰城发电公司多举措攻关节能课题降成本
  • · 华电棉花滩水电公司远程集控系统一次调试成功
  • · 中电投黄河水电公司单晶电池转换率超18.8% 跻身先进
  • · 华电以礼河电厂“有的放矢”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