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滩水电站引水压力管道型式研究
2008-01-10 14:56:0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摘 要:工程建设规划设计阶段,决策者除对工程功能及效益进行研究外,还应了解当今先进施工技术,将先进技术的信息应用到工程设计中,优化设计,使工程建设更好地节约投资,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程综合效益。以二滩水电站引水压力管道竖井和斜井两种型式为例,从地质,水能利用,施工工艺、进度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斜管方案优于竖管方案的结论。
笔者所阐述的内容是关于已建的二滩水电站6个压力引水管道的方案比较,依据自1992年8月二滩主体工程开工以来所获得的机械设备资料及施工资料,对竖管型式和斜管型式作了施工组织设计比较,力求从施工工艺、施工条件、施工技术方面证明斜管型式的压力管道具有优先的可行性,同时为不使该文失之空谈,对水力学和工程地质也作了粗浅的演算和交代。特别强调文中只对斜管型式和竖管型式作对比研究,其他参数都是按照设计院提供的相同参数,并遵循下列条件:①压力管道进口和下部位置高程不变;②压力管进口和下部锥管形状长度不变;③斜管型式的弯管位置较竖管型式上移和下移,而弯管幅度变缓;④其他参数不变。
下面就斜管型式和竖管型式的优劣进行对比。
1竖管型式和斜管型式布置比较
竖管、斜管型式的布置比较见图1及表1。
从图1及表1明确知道,斜管型式的每条压力管的长度均比竖管型式的压力管长度减少80m左右,总长度减少447.96 m,总计减少开挖工程量39 521.0 m3。
2工程地质条件
引水压力管道设6条,内径9.0 m,开挖直径10.6 m。上平段高程1 132.5 m,下平段1 004.5 m。
管道围岩为正长岩及蚀变玄武岩,总体分布:由外侧的6号管至内侧1号管,正长岩所占比例由少渐多,蚀变玄武岩则反之。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局部蚀变玄武岩中可能出现零星的裂面绿泥石化玄武岩,两大岩组中存在个别分布的小破碎带或接触破碎带。下平段的蚀变玄武岩中,实测地应力两组δ=384kg/cm2,方向SN~N22°E、L-8°~26°,应力相对集中,开挖中应有专门措施。从地质资料可看出,没有影响压力管道型式布置的地质因素。
3水力学计算
这里只计算水头损失。进口正常蓄水位1 200 m,下游正常水位1 015.56 m,沿程水头损失及局部水头损失基准水位1 015.56m,当6台机组同时发电而没有弃水时,总流量:Q总=2 226 m3/s,每台机组利用流量:Q=Q总÷6=371 m3/s;粗糙度△=0.42;粘滞系数ν:二滩水库常年平均水温t=14.6℃时,ν=1153×10-6m2/s。
下面以6号压力管作为例子进行计算比较。
3.1竖管型式的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头
(1)局部水头损失hj竖=2.52 m。
(2)沿程水头损失hf竖=3.94 m。
(3)总水头损失h竖=hj竖+hf竖=2.52+3.94=6.461 m。
3.2斜管型式的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
(1)局部水头损失hj斜=2.86 m。
(2)沿程水头损失hf斜=2.95 m。
(3)总水头损失h斜=hj斜+hf斜=2.86+2.95=5.81 m。
从以上计算结果表明,斜管型式水头损失h斜较竖管型式水头损失h 竖减少0.65 m,能增加发电量。
以上计算均为恒定流状态下的水力计算,至于非恒定流状态下的水力计算,目的在于减少水击压力对管壁产生的压强,现在每条压力管长度斜管型式比竖管型式均减少80 m左右,这对于减少水击压力及水击时间是有利的。
4施工组织设计比较
二滩水电引水压力管开挖直径10.6 m,设计为全段面混凝土衬砌。上部进口到压力管施工支洞1032.0 m高程为钢筋混凝土衬砌,占总洞长的68.4%;压力管施工支洞至蜗壳均为压力钢管衬砌,占总洞长的31.6%。根据实际情况,将上部进口(高程1 132.5 m)至压力管施工支洞(高程1 032.0m)作为主要施工区;压力管施工支洞至蜗壳段为次施工区,该段从厂房998.0 m高程进入压力钢管段施工,两个施工区在排除相互干扰的情况下可同期作业,会加快施工进度。机组投产的顺序依次为6号、5号、4号、3号、2号、1号,因此,首先进行6号压力管施工作业,然后按顺序开挖其他隧洞,这里把6个压力管看作是一个项目工程,由6个单项工程组成,相互联系和制约,根据下列计算强度就可作出开挖网络计划图,计算出它们的工期。
4.1开挖施工
4.1.1开挖技术条件
Ⅱ标联营体拥有凿岩台车7部,出渣车7辆25 t和15辆32 t。开挖高峰期至少有10个工作面以上要利用凿岩台车,它们出渣最高强度405 t/h,以每天工作20 h计算,出渣能力只能达到8 100t/d,而10个工
笔者所阐述的内容是关于已建的二滩水电站6个压力引水管道的方案比较,依据自1992年8月二滩主体工程开工以来所获得的机械设备资料及施工资料,对竖管型式和斜管型式作了施工组织设计比较,力求从施工工艺、施工条件、施工技术方面证明斜管型式的压力管道具有优先的可行性,同时为不使该文失之空谈,对水力学和工程地质也作了粗浅的演算和交代。特别强调文中只对斜管型式和竖管型式作对比研究,其他参数都是按照设计院提供的相同参数,并遵循下列条件:①压力管道进口和下部位置高程不变;②压力管进口和下部锥管形状长度不变;③斜管型式的弯管位置较竖管型式上移和下移,而弯管幅度变缓;④其他参数不变。
下面就斜管型式和竖管型式的优劣进行对比。
1竖管型式和斜管型式布置比较
竖管、斜管型式的布置比较见图1及表1。
从图1及表1明确知道,斜管型式的每条压力管的长度均比竖管型式的压力管长度减少80m左右,总长度减少447.96 m,总计减少开挖工程量39 521.0 m3。
2工程地质条件
引水压力管道设6条,内径9.0 m,开挖直径10.6 m。上平段高程1 132.5 m,下平段1 004.5 m。
管道围岩为正长岩及蚀变玄武岩,总体分布:由外侧的6号管至内侧1号管,正长岩所占比例由少渐多,蚀变玄武岩则反之。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局部蚀变玄武岩中可能出现零星的裂面绿泥石化玄武岩,两大岩组中存在个别分布的小破碎带或接触破碎带。下平段的蚀变玄武岩中,实测地应力两组δ=384kg/cm2,方向SN~N22°E、L-8°~26°,应力相对集中,开挖中应有专门措施。从地质资料可看出,没有影响压力管道型式布置的地质因素。
3水力学计算
这里只计算水头损失。进口正常蓄水位1 200 m,下游正常水位1 015.56 m,沿程水头损失及局部水头损失基准水位1 015.56m,当6台机组同时发电而没有弃水时,总流量:Q总=2 226 m3/s,每台机组利用流量:Q=Q总÷6=371 m3/s;粗糙度△=0.42;粘滞系数ν:二滩水库常年平均水温t=14.6℃时,ν=1153×10-6m2/s。
下面以6号压力管作为例子进行计算比较。
3.1竖管型式的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头
(1)局部水头损失hj竖=2.52 m。
(2)沿程水头损失hf竖=3.94 m。
(3)总水头损失h竖=hj竖+hf竖=2.52+3.94=6.461 m。
3.2斜管型式的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
(1)局部水头损失hj斜=2.86 m。
(2)沿程水头损失hf斜=2.95 m。
(3)总水头损失h斜=hj斜+hf斜=2.86+2.95=5.81 m。
从以上计算结果表明,斜管型式水头损失h斜较竖管型式水头损失h 竖减少0.65 m,能增加发电量。
以上计算均为恒定流状态下的水力计算,至于非恒定流状态下的水力计算,目的在于减少水击压力对管壁产生的压强,现在每条压力管长度斜管型式比竖管型式均减少80 m左右,这对于减少水击压力及水击时间是有利的。
4施工组织设计比较
二滩水电引水压力管开挖直径10.6 m,设计为全段面混凝土衬砌。上部进口到压力管施工支洞1032.0 m高程为钢筋混凝土衬砌,占总洞长的68.4%;压力管施工支洞至蜗壳均为压力钢管衬砌,占总洞长的31.6%。根据实际情况,将上部进口(高程1 132.5 m)至压力管施工支洞(高程1 032.0m)作为主要施工区;压力管施工支洞至蜗壳段为次施工区,该段从厂房998.0 m高程进入压力钢管段施工,两个施工区在排除相互干扰的情况下可同期作业,会加快施工进度。机组投产的顺序依次为6号、5号、4号、3号、2号、1号,因此,首先进行6号压力管施工作业,然后按顺序开挖其他隧洞,这里把6个压力管看作是一个项目工程,由6个单项工程组成,相互联系和制约,根据下列计算强度就可作出开挖网络计划图,计算出它们的工期。
4.1开挖施工
4.1.1开挖技术条件
Ⅱ标联营体拥有凿岩台车7部,出渣车7辆25 t和15辆32 t。开挖高峰期至少有10个工作面以上要利用凿岩台车,它们出渣最高强度405 t/h,以每天工作20 h计算,出渣能力只能达到8 100t/d,而10个工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