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内10kV真空断路器的检查和维护
2007-12-06 11:17:09 来源:
A-
A+
电力18讯:
真空断路器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维护量小、防燃、防爆和适于频繁操作等优点,目前在中压开关特别是10kV户内产品中占绝对优势,广泛应用于水电站、泵站作电气设施的保护和控制之用。国内产品的机械寿命和可靠性还比较低,目前还存在型号繁杂、生产企业众多、生产水平参差不齐以及不少厂家规模过小、装备水平低、管理不善、产品质量分散性大、不够稳定等问题。所以做好日常的检查和维护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1 运行交接验收
真空断路器出厂前虽然已经经过严格的检验,但在运到现场安装完毕后,必须进行有关参数的测试和复核,以防止设备在运输中的变化及机构调整出现的不配套现象,特别是操作机构出现真空断路器连接后的问题。主要复测参数如下:
1)合闸弹跳。防止合闸后弹跳造成动静触头分离时产生电弧引起动、静触头的粘(焊)接而不能分闸。真空断路器合闸弹跳时间不超过2ms。
2)三极同期性,即三极不同时闭合或分离的程度。三极同期性差的断路器将严重影响开关的分断能力,容易产生过长的燃弧时间。一般分合闸同期性不超过1ms。
3)开距。保证开距在规定范围内,开距值是经过反复开断试验确定的,太大或太小都不利电弧的熄灭。10kV及以下一般为8~12mm。
4)压缩行程。确保动、静触头接触时的静压力。压力太小触头容易粘接、熔焊;压力太大影响合闸速度。测量方法是用卡尺在分、合闸2种状态下分别测量,取其差值。通常真空断路器的触头接触行程一般取额定开距的20%~40%,10kV真空断路器的接触行程一般取3~4mm。
5)分闸速度。应在规定的范围内,太低容易引起燃弧时间长。10kV真空开关分闸速度通常取值为0.8~1.2m/s,必要时还可以高于1.5m/s。
6)合闸速度。应在规定的范围内,而且合闸速度取决于操作机构的特性,操作机构的合闸速度又受合闸电压的影响,其合闸电压对速度影响很灵敏(合闸电压通常是指加在线圈两端的电压,应扣除回路压降)。通常情况下,10kV级的真空断路器的合闸速度为0.4~0.7m/s,必要时可取为0.8~1.2m/s。
7)分闸时间。由机构的动作特性决定,分闸时间太短,开断时系统的直流分量大,分闸时间与保护定值有关。
8)合闸时间。与断路器的固有时间和保护有关,合闸时间取决于机构本身。
9)直流接触电阻。主要考核真空灭弧室动静触头的接触好坏程度。
10)断口绝缘水平。考核真空灭弧室断口绝缘状况,是检查灭室真空度的常规方法。试验值为工频42kV/min。
11)传动验收试验。按常规交接办法,检验正常条件下的合、分闸;过流、速断保护动作性能;重合闸是否正常。
2 运行巡视检查注意事项
1)正常运行的断路器在合闸状态下检查:断路器操作机构在合闸位置;断路器主轴滚轮离开油缓冲器;分闸弹簧处于贮能拉伸状态;真空开关上下支架的试温片应无明显变化。
2)停电巡视检查:①机构应处于明显的分闸指示状态,在分闸位置;②断路器大轴(传动轴)/滚轮与油缓冲器接触,油缓冲器处于压缩状态。
3)维修检查:①真空断路器维护检查应按停电巡视检查项目,检查有无异常现象;②检查真空断路器各可动部位的紧固螺丝有无松动(断路器在养分部件上均有红色油漆标定位置);③检查真空断路器有无裂纹、破碎痕迹;④检查拉杆(动触头连接杆3支)、真空灭室动静触头两端的绝缘支撑杆有无裂纹、断裂现象,支撑绝缘子表面有无裂纹及电弧外闪痕迹;⑤油缓冲器在真空断路器合闸位置是否返回;⑥检查油缓冲器有无压力;⑦检查真空断路器所有螺栓有无松动及变形。
4)导电部位:①上下支架的外部连接螺栓;②上支架固定真空灭室螺栓;③下支架导电夹螺栓。
5)传动部件:①拐臂与灭弧室动端杆的3根轴,两端挡卡;②拉杆与拐臂的固定螺母与犟母;③6只固定支柱绝缘子的M20螺栓(在真空断路器框架);④固定真空断路器的安装螺栓;⑤机构大轴与断路器拐臂的连接螺母及犟母;⑥传动连接杆的焊接部位有无断裂;⑦主传动轴的轴销有无松动脱落。
6)真空灭弧室内部的检查:①触头烧损情况检查。真空断路器灭弧室经过多次开断短路电流后,触头在电弧作用下有烧损,规定电损失不大于3mm,检查方法是测量真空开关管的开距,以此与上次结果作比较;用直流电阻测量法检查回路电阻;测量压缩行程是否有明显变化。触头有烧损后,经过调整满足技术参数要求,仍可继续使用(与其他要求综合判断)。②真空灭弧室真空度检查看真空开关灭弧室外玻璃(陶瓷)的外观有无裂纹、破损;真空灭弧两端焊接而有无明显的变化、移动、脱落;拆开拉杆与拐臂的联接轴销,用手拉动触杆检查其是否能自动返回,使真空灭室动触头始终自保持在闭合状态(外部气压使触头接触)。当自闭力很小或不返回时,说明真空度减小;利用绝缘耐压来检验(定性),当绝缘水平低于42kV时,说明真空度下降,应予以更换。③在操作中注意观察有无异<
真空断路器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维护量小、防燃、防爆和适于频繁操作等优点,目前在中压开关特别是10kV户内产品中占绝对优势,广泛应用于水电站、泵站作电气设施的保护和控制之用。国内产品的机械寿命和可靠性还比较低,目前还存在型号繁杂、生产企业众多、生产水平参差不齐以及不少厂家规模过小、装备水平低、管理不善、产品质量分散性大、不够稳定等问题。所以做好日常的检查和维护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1 运行交接验收
真空断路器出厂前虽然已经经过严格的检验,但在运到现场安装完毕后,必须进行有关参数的测试和复核,以防止设备在运输中的变化及机构调整出现的不配套现象,特别是操作机构出现真空断路器连接后的问题。主要复测参数如下:
1)合闸弹跳。防止合闸后弹跳造成动静触头分离时产生电弧引起动、静触头的粘(焊)接而不能分闸。真空断路器合闸弹跳时间不超过2ms。
2)三极同期性,即三极不同时闭合或分离的程度。三极同期性差的断路器将严重影响开关的分断能力,容易产生过长的燃弧时间。一般分合闸同期性不超过1ms。
3)开距。保证开距在规定范围内,开距值是经过反复开断试验确定的,太大或太小都不利电弧的熄灭。10kV及以下一般为8~12mm。
4)压缩行程。确保动、静触头接触时的静压力。压力太小触头容易粘接、熔焊;压力太大影响合闸速度。测量方法是用卡尺在分、合闸2种状态下分别测量,取其差值。通常真空断路器的触头接触行程一般取额定开距的20%~40%,10kV真空断路器的接触行程一般取3~4mm。
5)分闸速度。应在规定的范围内,太低容易引起燃弧时间长。10kV真空开关分闸速度通常取值为0.8~1.2m/s,必要时还可以高于1.5m/s。
6)合闸速度。应在规定的范围内,而且合闸速度取决于操作机构的特性,操作机构的合闸速度又受合闸电压的影响,其合闸电压对速度影响很灵敏(合闸电压通常是指加在线圈两端的电压,应扣除回路压降)。通常情况下,10kV级的真空断路器的合闸速度为0.4~0.7m/s,必要时可取为0.8~1.2m/s。
7)分闸时间。由机构的动作特性决定,分闸时间太短,开断时系统的直流分量大,分闸时间与保护定值有关。
8)合闸时间。与断路器的固有时间和保护有关,合闸时间取决于机构本身。
9)直流接触电阻。主要考核真空灭弧室动静触头的接触好坏程度。
10)断口绝缘水平。考核真空灭弧室断口绝缘状况,是检查灭室真空度的常规方法。试验值为工频42kV/min。
11)传动验收试验。按常规交接办法,检验正常条件下的合、分闸;过流、速断保护动作性能;重合闸是否正常。
2 运行巡视检查注意事项
1)正常运行的断路器在合闸状态下检查:断路器操作机构在合闸位置;断路器主轴滚轮离开油缓冲器;分闸弹簧处于贮能拉伸状态;真空开关上下支架的试温片应无明显变化。
2)停电巡视检查:①机构应处于明显的分闸指示状态,在分闸位置;②断路器大轴(传动轴)/滚轮与油缓冲器接触,油缓冲器处于压缩状态。
3)维修检查:①真空断路器维护检查应按停电巡视检查项目,检查有无异常现象;②检查真空断路器各可动部位的紧固螺丝有无松动(断路器在养分部件上均有红色油漆标定位置);③检查真空断路器有无裂纹、破碎痕迹;④检查拉杆(动触头连接杆3支)、真空灭室动静触头两端的绝缘支撑杆有无裂纹、断裂现象,支撑绝缘子表面有无裂纹及电弧外闪痕迹;⑤油缓冲器在真空断路器合闸位置是否返回;⑥检查油缓冲器有无压力;⑦检查真空断路器所有螺栓有无松动及变形。
4)导电部位:①上下支架的外部连接螺栓;②上支架固定真空灭室螺栓;③下支架导电夹螺栓。
5)传动部件:①拐臂与灭弧室动端杆的3根轴,两端挡卡;②拉杆与拐臂的固定螺母与犟母;③6只固定支柱绝缘子的M20螺栓(在真空断路器框架);④固定真空断路器的安装螺栓;⑤机构大轴与断路器拐臂的连接螺母及犟母;⑥传动连接杆的焊接部位有无断裂;⑦主传动轴的轴销有无松动脱落。
6)真空灭弧室内部的检查:①触头烧损情况检查。真空断路器灭弧室经过多次开断短路电流后,触头在电弧作用下有烧损,规定电损失不大于3mm,检查方法是测量真空开关管的开距,以此与上次结果作比较;用直流电阻测量法检查回路电阻;测量压缩行程是否有明显变化。触头有烧损后,经过调整满足技术参数要求,仍可继续使用(与其他要求综合判断)。②真空灭弧室真空度检查看真空开关灭弧室外玻璃(陶瓷)的外观有无裂纹、破损;真空灭弧两端焊接而有无明显的变化、移动、脱落;拆开拉杆与拐臂的联接轴销,用手拉动触杆检查其是否能自动返回,使真空灭室动触头始终自保持在闭合状态(外部气压使触头接触)。当自闭力很小或不返回时,说明真空度减小;利用绝缘耐压来检验(定性),当绝缘水平低于42kV时,说明真空度下降,应予以更换。③在操作中注意观察有无异<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