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巴寺水电站开发方案的规划设计
2007-10-11 17:04:26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摘 要]录巴寺水电站是以发电为主的洮河干流规划水电开发项目之一,从引水隧洞线路、厂房布置、装机容量选择、设计水头、引用流量、多年平均发电量、装机年利用小时数、电能投资、单位千瓦投资等方面进行了4个方案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论证,确定其量优开发方案的经济比较,同时提出对推荐方案的布置及可研完善意见。表1个。
[关键词]小水电 规划设计 装机容量 开发方案 经济比较
1 工程概况及方案由来
洮河是黄河上游的一级最大支流,流经卓尼县174km,河道平均坡降2.88‰。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46.84万kW,目前开发建设开始起步;其中录巴寺水电站项目位于甘肃省卓尼县城20km处的卡车乡附近的洮河干流上,枢纽以上流域面积11027km2,属于洮河古城以上河段补充规划开发的第16级水电站。县水务水电局于2004年4月完成该电站项目建议书,并于7月份完成流域水电开发规划,确定该电站为低坝隧洞引水式开发方案,也是第1次规划的装机3万kW的方案之一。
2004年9月,省发改委能源处委托西北设计院开展洮河古城以上河段水电开发补充规划及开发方案优化工作,于2005年6月底完成规划补充报告及评估论证;本次规划为了保留上世纪70年代修建的独山水电站(装机容量2 400kW),设计引水洞线较长,水头为22.5m,装机容量22 500kW,就是方案二。项目通过招商引资,由浙江省台州恒泰房地产开发公司签约后,对水能资源整合利用开发,提高装机规模,方案经过反复论证优化,于是产生了方案三和方案四的论证比较,最后确定方案四为最佳开发方案。
2 各方案的确定过程及独山电站的处置
录巴寺水电站地形、地质条件及交通、上网条件均非常好,且引水洞短、水头较高,无论如何开发都能修电站,但电站建一个,就减少一处水能资源;如何充分利用水头和地形条件,使规划更科学合理、优化配置,需作进一步的方案比较论证。因此在枢纽布置不变的情况下,该电站引水、出口布置出现了4个方案,分述如下:
方案一,发电引水隧洞2 560m,设计水头29.5m,引用流量112m3/s,装机容量3×10000kW,多年平均发电量1.47亿kW・h,装机年利用小时数4 913h,工程静态总投资24 000万元,无压隧洞前池方案。对下游独山电站造成枯水、平水期断流,造成500万kW・h/年发电量的损失,由录巴寺补给独山电站电量电差费用,丰水期可正常发电运行。
方案二,由西北设计院补充优化规划,保留对独山电站的正常发电引用流量。发电引水隧洞在隧洞中间折线至阳坝村,隧洞延长890m,设计水头22.5m,装机容量22 500kW,多年平均发电量1.09亿kW・h,工程静态总投资23 057万元,单位千瓦投资10480元/kW。此方案明显浪费水资源,装机小而投资高,不经济、不合理。而且千瓦投资成本高,投资商也不情愿,为了取得省发改委的同意,我们进一步作了下游剩余的9m水头文章,提出了方案三和方案四的比较论证。
方案三,经实测实施方案一开发后,至独山电站尾水仍有9m水头可以利用,于是在录巴湾村下游布置低坝引水,发电引水隧洞650m到多加寺村下游建厂房,也就是在独山电站上游260m处建厂房,装机容量3×3 200kW,加上方案一开发30000kW,总装机容量达到39 600kW。对独山电站造成的损失补偿同方案一办法解决。
方案四,在枢纽挡水位高程2 643.5m不变的情况下,项目业主经过咨询,并与设计院不断分析、优化开发方案,提出发电引水隧洞2 560m为压力隧洞,岩体暗式调压井,3条压力支洞,深尾水厂房,尾水室渐变段以下主河道为暗箱过流,接尾水隧洞800m,在独山电站上游260m处出口,高程2 601m,如此,总装机增为3×17 000kW,为三等中型电站。该河段水头全部利用,装机规模更大,各经济指标比较后更优,因此,可研阶段以此整合资源为开发方案的意见,得到了省发改委的同意。
对于独山电站的问题,经过政府间、项目业主与业主的协商,基本达成了意向性整体收购协议,独山电站在丰水期的半年中仍可以发电运行,在各种运行来水条件下水能得以合理调配利用。如此,满足了各方利益和规划的实施。
3 开发方案的综合分析及选择
该河段下游有1座70年代修建的独山电站,装机容量仅为2 400kW,水能资源利用不好,本次规划的录巴寺水电站方案一、三、四装机容量相对较大,水能资源能够充分利用、优化配置,但建成运行后造成独山水电站枯水期、平水期脱水断流,使老电站难以发电;规划方案二确保了独山电站正常运行发电,但动能经济指标差,引水洞线较长,水头丢失7.5m,装机仅为2.25万kW,单位千瓦投资10480元/kW,显然又一次浪费了水能资源,不利于招商引资和近早开发。通过对开发方案的反复论证,综合分析规划,确定最佳装机容量,其具体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
表1 录巴寺水电站装机容量经济比较
[关键词]小水电 规划设计 装机容量 开发方案 经济比较
1 工程概况及方案由来
洮河是黄河上游的一级最大支流,流经卓尼县174km,河道平均坡降2.88‰。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46.84万kW,目前开发建设开始起步;其中录巴寺水电站项目位于甘肃省卓尼县城20km处的卡车乡附近的洮河干流上,枢纽以上流域面积11027km2,属于洮河古城以上河段补充规划开发的第16级水电站。县水务水电局于2004年4月完成该电站项目建议书,并于7月份完成流域水电开发规划,确定该电站为低坝隧洞引水式开发方案,也是第1次规划的装机3万kW的方案之一。
2004年9月,省发改委能源处委托西北设计院开展洮河古城以上河段水电开发补充规划及开发方案优化工作,于2005年6月底完成规划补充报告及评估论证;本次规划为了保留上世纪70年代修建的独山水电站(装机容量2 400kW),设计引水洞线较长,水头为22.5m,装机容量22 500kW,就是方案二。项目通过招商引资,由浙江省台州恒泰房地产开发公司签约后,对水能资源整合利用开发,提高装机规模,方案经过反复论证优化,于是产生了方案三和方案四的论证比较,最后确定方案四为最佳开发方案。
2 各方案的确定过程及独山电站的处置
录巴寺水电站地形、地质条件及交通、上网条件均非常好,且引水洞短、水头较高,无论如何开发都能修电站,但电站建一个,就减少一处水能资源;如何充分利用水头和地形条件,使规划更科学合理、优化配置,需作进一步的方案比较论证。因此在枢纽布置不变的情况下,该电站引水、出口布置出现了4个方案,分述如下:
方案一,发电引水隧洞2 560m,设计水头29.5m,引用流量112m3/s,装机容量3×10000kW,多年平均发电量1.47亿kW・h,装机年利用小时数4 913h,工程静态总投资24 000万元,无压隧洞前池方案。对下游独山电站造成枯水、平水期断流,造成500万kW・h/年发电量的损失,由录巴寺补给独山电站电量电差费用,丰水期可正常发电运行。
方案二,由西北设计院补充优化规划,保留对独山电站的正常发电引用流量。发电引水隧洞在隧洞中间折线至阳坝村,隧洞延长890m,设计水头22.5m,装机容量22 500kW,多年平均发电量1.09亿kW・h,工程静态总投资23 057万元,单位千瓦投资10480元/kW。此方案明显浪费水资源,装机小而投资高,不经济、不合理。而且千瓦投资成本高,投资商也不情愿,为了取得省发改委的同意,我们进一步作了下游剩余的9m水头文章,提出了方案三和方案四的比较论证。
方案三,经实测实施方案一开发后,至独山电站尾水仍有9m水头可以利用,于是在录巴湾村下游布置低坝引水,发电引水隧洞650m到多加寺村下游建厂房,也就是在独山电站上游260m处建厂房,装机容量3×3 200kW,加上方案一开发30000kW,总装机容量达到39 600kW。对独山电站造成的损失补偿同方案一办法解决。
方案四,在枢纽挡水位高程2 643.5m不变的情况下,项目业主经过咨询,并与设计院不断分析、优化开发方案,提出发电引水隧洞2 560m为压力隧洞,岩体暗式调压井,3条压力支洞,深尾水厂房,尾水室渐变段以下主河道为暗箱过流,接尾水隧洞800m,在独山电站上游260m处出口,高程2 601m,如此,总装机增为3×17 000kW,为三等中型电站。该河段水头全部利用,装机规模更大,各经济指标比较后更优,因此,可研阶段以此整合资源为开发方案的意见,得到了省发改委的同意。
对于独山电站的问题,经过政府间、项目业主与业主的协商,基本达成了意向性整体收购协议,独山电站在丰水期的半年中仍可以发电运行,在各种运行来水条件下水能得以合理调配利用。如此,满足了各方利益和规划的实施。
3 开发方案的综合分析及选择
该河段下游有1座70年代修建的独山电站,装机容量仅为2 400kW,水能资源利用不好,本次规划的录巴寺水电站方案一、三、四装机容量相对较大,水能资源能够充分利用、优化配置,但建成运行后造成独山水电站枯水期、平水期脱水断流,使老电站难以发电;规划方案二确保了独山电站正常运行发电,但动能经济指标差,引水洞线较长,水头丢失7.5m,装机仅为2.25万kW,单位千瓦投资10480元/kW,显然又一次浪费了水能资源,不利于招商引资和近早开发。通过对开发方案的反复论证,综合分析规划,确定最佳装机容量,其具体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
表1 录巴寺水电站装机容量经济比较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