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公凹水电站工程造价管理
2007-11-14 14:16:38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摘 要:关公凹水电站工程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了项目业主单位,实行业主负责制;把好勘测设计关,优化设计方案;推行招投标制,优选承包商;全面实行工程监理制;加强合同管理工作,减少合同纠纷;以提高电站整体经济效益为目标,把工程造价管理作为工程建设的一个关键环节,有效地控制了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和工程造价,工程质量好,建设工期按时投产发电,工程投资控制在概算以内。
关键词:优化设计;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合理补偿;造价控制;关公凹水电站
关公凹水电站位于福建省清流县罗口溪的干流。罗口溪为九龙溪的支流,属闽江流域沙溪水系。该工程坝址位于长潭河与罗口溪汇合口上游约700m处的罗口溪上,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1220km2,水库总库容730万m3,本工程以发电为主,电站总装机容量2×8000kw。电站枢纽由拦河坝、发电引水系统、坝后厂房及升压变电站等组成。拦河坝为细骨料混凝土砌石重力坝,最大坝高39m,采用坝顶溢流泄洪,宽尾墩戽池联合消能。本电站工程由福建省三明电业局厦门优恩电力有限公司与福建省清流县人民政府合资兴建(投资比例为70%:30%),概算总投资9212万元,并于2000年7月正式开工,2003年11月建成投产发电。工程项目实施中建立了业主责任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等一系列制度,对项目进行了有效的管理。
1 实行业主责任制,提高造价控制的主动性
项目业主作为工程的直接管理者和受益人,要对项目策划、集资、建设、运营、还贷、资产保值等全过程负责,始终以提高电站整体经济效益为目标,控制好工程质量、工程造价与工期,这就决定了业主的作用和地位。关公凹水电站在工程建设初期即组建了精干的项目法人,依照现代企业制度成立了业主单位――福建省清流关公凹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关公凹电力有限公司),并切实履行业主责任,使得企业拥有足够的自主权,可以按照工程的实际进展情况及投资完成情况,合理调配资金,及时决策处理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敢于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以保证工程建设的高质量、高速度,使关公凹水电站按时建成投产发电。
2 优化设计方案,降低工程造价
设计是基本建设的基础,水电站设计方案是构成工程投资的最基本要素,也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首要环节。关公凹电力有限公司针对工程实际,紧抓设计方案优化,大胆推行新观念,充分发挥工程技术人员的聪明才智,并相继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到现场指导、对优化设计方案进一步论证。通过对设计方案的优化,节省了工程造价,使整个工程总投资有效地控制在概算范围内。
2.1施工导流方案优化
原设计一期导流采用左岸明渠导流。我们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经多方案比选、论证、优化,将一期导流方案调整为右岸明渠导流,结合主体工程开挖,将优化后的导流明渠布置于右岸发电引水系统、主厂房尾水管及尾水渠位置上,并预留纵向岩埂作为纵向堰体,经设计变更后实施。这样,既解决了导流问题,节省导流工程费用,又提前完成主体工程开挖任务,加快了施工进度。
2.2坝面浆砌方块石和坝体防渗墙方案优化
原初设大坝上下游坝面采用浆砌方整块石结构,并在坝体上游侧设一道混凝土防渗墙,由于地材条件所限,料场试开采证实,开采不到方整块石。在施工设计时,关公凹电力有限公司经过论证、提出将上游坝面修正为采用混凝土防渗面板、并取消坝体防渗墙,下游坝面采用现浇混凝土坝面的方案,提供设计单位论证、设计,成功地付诸实施。解决了地材缺乏问题,节约了工程造价,并加快了施工进度,缩短了工期,提高了大坝的防渗效果。
2.3升压变电站布置方案优化
原设计升压变电站布置于右岸大坝下游侧(约为坝下0-035m)的山顶上,设计高程315.00m(坝顶设计高程和上坝公路路面高程为294.00m)。该布置方案占用林地多、征地和林木补偿费用大;土石方开挖量大;内侧又紧挨一林场的宿舍楼,爆破危险性大;主变等设备的运输问题难以解决。针对工程实际,结合施工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我们大胆地探索,提出将升压变电站从山顶移到右岸大坝上游侧(坝上0+010m)处,在原有的一小山凹、经用石渣回填(回填已有3年之久)后的平台上(大坝标承包商车辆修理厂位置)布置,设计地面高程为298.00,仅高出坝顶高程4m,并将主变压器(1台)和35kv开关室布置于实地上,填渣处作为升压站地坪。此处有上坝公路相通,开挖量极小,不占林地,升压站布置紧凑,设备运输方便,方案较佳。经设计单位同意,优化设计,并加以实施,效果很好。优化后,减少征用林地3200多m2,减少土石方开挖6万多m3,缩短了工期,大大降低了工程造价,使整个工程总投资有效地控制在概算范围内。
3 通过招投标,优选承包商
3.1合理分标
合理分标是招标的前提,也是减少施工干扰、加快工程进度,降低工程造价的必要条件。关公凹电力有限公司在建设初始,本着
关键词:优化设计;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合理补偿;造价控制;关公凹水电站
关公凹水电站位于福建省清流县罗口溪的干流。罗口溪为九龙溪的支流,属闽江流域沙溪水系。该工程坝址位于长潭河与罗口溪汇合口上游约700m处的罗口溪上,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1220km2,水库总库容730万m3,本工程以发电为主,电站总装机容量2×8000kw。电站枢纽由拦河坝、发电引水系统、坝后厂房及升压变电站等组成。拦河坝为细骨料混凝土砌石重力坝,最大坝高39m,采用坝顶溢流泄洪,宽尾墩戽池联合消能。本电站工程由福建省三明电业局厦门优恩电力有限公司与福建省清流县人民政府合资兴建(投资比例为70%:30%),概算总投资9212万元,并于2000年7月正式开工,2003年11月建成投产发电。工程项目实施中建立了业主责任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等一系列制度,对项目进行了有效的管理。
1 实行业主责任制,提高造价控制的主动性
项目业主作为工程的直接管理者和受益人,要对项目策划、集资、建设、运营、还贷、资产保值等全过程负责,始终以提高电站整体经济效益为目标,控制好工程质量、工程造价与工期,这就决定了业主的作用和地位。关公凹水电站在工程建设初期即组建了精干的项目法人,依照现代企业制度成立了业主单位――福建省清流关公凹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关公凹电力有限公司),并切实履行业主责任,使得企业拥有足够的自主权,可以按照工程的实际进展情况及投资完成情况,合理调配资金,及时决策处理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敢于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以保证工程建设的高质量、高速度,使关公凹水电站按时建成投产发电。
2 优化设计方案,降低工程造价
设计是基本建设的基础,水电站设计方案是构成工程投资的最基本要素,也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首要环节。关公凹电力有限公司针对工程实际,紧抓设计方案优化,大胆推行新观念,充分发挥工程技术人员的聪明才智,并相继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到现场指导、对优化设计方案进一步论证。通过对设计方案的优化,节省了工程造价,使整个工程总投资有效地控制在概算范围内。
2.1施工导流方案优化
原设计一期导流采用左岸明渠导流。我们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经多方案比选、论证、优化,将一期导流方案调整为右岸明渠导流,结合主体工程开挖,将优化后的导流明渠布置于右岸发电引水系统、主厂房尾水管及尾水渠位置上,并预留纵向岩埂作为纵向堰体,经设计变更后实施。这样,既解决了导流问题,节省导流工程费用,又提前完成主体工程开挖任务,加快了施工进度。
2.2坝面浆砌方块石和坝体防渗墙方案优化
原初设大坝上下游坝面采用浆砌方整块石结构,并在坝体上游侧设一道混凝土防渗墙,由于地材条件所限,料场试开采证实,开采不到方整块石。在施工设计时,关公凹电力有限公司经过论证、提出将上游坝面修正为采用混凝土防渗面板、并取消坝体防渗墙,下游坝面采用现浇混凝土坝面的方案,提供设计单位论证、设计,成功地付诸实施。解决了地材缺乏问题,节约了工程造价,并加快了施工进度,缩短了工期,提高了大坝的防渗效果。
2.3升压变电站布置方案优化
原设计升压变电站布置于右岸大坝下游侧(约为坝下0-035m)的山顶上,设计高程315.00m(坝顶设计高程和上坝公路路面高程为294.00m)。该布置方案占用林地多、征地和林木补偿费用大;土石方开挖量大;内侧又紧挨一林场的宿舍楼,爆破危险性大;主变等设备的运输问题难以解决。针对工程实际,结合施工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我们大胆地探索,提出将升压变电站从山顶移到右岸大坝上游侧(坝上0+010m)处,在原有的一小山凹、经用石渣回填(回填已有3年之久)后的平台上(大坝标承包商车辆修理厂位置)布置,设计地面高程为298.00,仅高出坝顶高程4m,并将主变压器(1台)和35kv开关室布置于实地上,填渣处作为升压站地坪。此处有上坝公路相通,开挖量极小,不占林地,升压站布置紧凑,设备运输方便,方案较佳。经设计单位同意,优化设计,并加以实施,效果很好。优化后,减少征用林地3200多m2,减少土石方开挖6万多m3,缩短了工期,大大降低了工程造价,使整个工程总投资有效地控制在概算范围内。
3 通过招投标,优选承包商
3.1合理分标
合理分标是招标的前提,也是减少施工干扰、加快工程进度,降低工程造价的必要条件。关公凹电力有限公司在建设初始,本着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