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设计在小水电现代化建设中的先导作用
2007-11-14 14:19:03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摘 要】 小水电技术发展的目的首先要为提高电能质量与可靠性,降低电站造价和电能成本服务,《农村水电技术现代化指导意见》提出了小水电科技发展的方向。分析目前小水电设计照搬照抄、采用新技术不积极、设计无据可依、小水电规范更新不及时等现状和原因,提出小水电设计应在小水电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先导作用,规范设计市场,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开展小水电技术发展路线研究等建议。
【关键词】农村水电 水电站设计 小水电技术 技术政策 积极引导 问题 对策
2003年,水利部制订颁发了《农村水电技术现代化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了小水电科技发展的方向,“总体目标要在2010年前,50%的农村水电厂及配套电网达到现代化水平。2015年,农村水电行业全面实现现代化。通过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使农村水电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要实现《指导意见》提出的宏伟目标,必须要层层落实,从每一个环节抓起。设计是工程项目技术定位的基础,经济、技术性能与指标都要由设计做出规定,技术指导思想要在设计中体现,科技经验和成果的应用与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也都要靠设计来推荐和采用,因此设计也是科技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最重要的体现,起到重要的先导作用。本文提出一些当前小水电设计在现代化建设中应重视的问题和建议,供大家讨论。
1 存在的问题
1.1 业主盲目追求 设计照搬照抄
尽管我们都一再强调“小水电技术不应是大水电的小型化,而应有其自身的特点”,但实际工作中却经常会出现小水电大型化、复杂化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认识上的原因,但也有一些是设计中的失误。我们在小水电站监控系统设备采购标书中,经常会发现一些电站系统配置太高,浪费很多,不到1000 kW的小水电站,配置和上万kW的差不多,机组控制单元要配前置机,电站级计算机要配工程师工作站等等。这些不切实际的要求大致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有的电站业主有钱,盲目追求,而设计一味迁就;二是有的电站设计人员图省事,设计照搬照抄,合不合适不管。前者造成浪费的只是一个电站,而后者危害就大了,你抄我抄,把一些本不合适的东西变成了范本,到处扩散。投标中,一些比较负责任的厂家也会给业主提优化建议方案,但往往很难被采纳,设计碍于面子不会同意,业主怕厂家搞推销也不放心。
一些地方因为搞自动化,副厂房设计不仅没有简化,反而越来越高,有的小水电站副厂房装潢标准与我们的贵宾室相仿,都是不切合实际的作法。长此下去,小水电建设成本越来越高,小水电发展就会失去自己的优势,不利于持续发展。据了解,一些发达国家许多小水电站(25MW以下),大多是无人值班或少人值守,副厂房一般很小,甚至没有。主厂房外表也简单、朴素,有的像个仓库,并不追求美观,但厂房内非常整洁。这是符合小水电特点的实用、经济的指导思想。我们也应从实际出发,强调“无人值班”后,厂房(特别是副厂房)如何压缩、简化的指导思想。
上述情况说明,很多设计人员对小水电技术发展的指导思想不明确,例如“为自动化而自动化”等等,不了解自动化技术的采用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小水电技术发展的目的首先要为提高电能质量与可靠性,降低电站造价和电能成本服务。“无人值班(少人值守)”还要与简化厂房设计配合,才能真正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目的。
《指导意见》要求“新建水电厂都要按无人值班(少人值守)进行设计和建设。20世纪90年代以前建设的水电厂,要按总体目标要求做出更新改造规划,在2010年前全部实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我们应该充分重视设计的先导和把关作用,不然全国不知要造成多大的浪费,甚至对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可能会因自动化要求太高、投入太大而搞不起自动化。
1.2 推广新技术力度不大
新技术成果是科技进步的重要体现,其推广应用往往依靠设计的推荐与采纳。但目前情况,一些设计单位和人员对采用新技术并不积极,一方面是怕负责任,怕麻烦,不如因循守旧,省心可靠;另一方面,不学习,对新技术新设备知之甚少,知识老化。不少新研制的成果,长期不能推广。例如,对一些并网小水电站,前些年我们从加拿大引进高油压液压装置代替自动调速器,价格降低一半,维护方便,优势明显,但推广面不广。诸如此类,这其中与设计单位是否了解和推荐有很大的关系。
设计单位不积极推广新技术,有两方面的危害:一是阻碍了对新技术的推广,造成小水电长期技术落后;二是影响技术产品更新换代步伐,设备制造厂要搞产品更新,往往有两方面的需求,一是厂家自身发展需要,再就是老产品已被市场淘汰。如果设计单位不积极推广新技术新设备,那么老设备就永远会有市场,有了市场厂家就不会去革新,如此下去,阻碍了小水电设备行业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相比而言,电力行业新技术推广的力度比较大,而且经常强制淘汰一些技术落后、性能差、高能耗的产品,产品更新换代<
【关键词】农村水电 水电站设计 小水电技术 技术政策 积极引导 问题 对策
2003年,水利部制订颁发了《农村水电技术现代化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了小水电科技发展的方向,“总体目标要在2010年前,50%的农村水电厂及配套电网达到现代化水平。2015年,农村水电行业全面实现现代化。通过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使农村水电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要实现《指导意见》提出的宏伟目标,必须要层层落实,从每一个环节抓起。设计是工程项目技术定位的基础,经济、技术性能与指标都要由设计做出规定,技术指导思想要在设计中体现,科技经验和成果的应用与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也都要靠设计来推荐和采用,因此设计也是科技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最重要的体现,起到重要的先导作用。本文提出一些当前小水电设计在现代化建设中应重视的问题和建议,供大家讨论。
1 存在的问题
1.1 业主盲目追求 设计照搬照抄
尽管我们都一再强调“小水电技术不应是大水电的小型化,而应有其自身的特点”,但实际工作中却经常会出现小水电大型化、复杂化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认识上的原因,但也有一些是设计中的失误。我们在小水电站监控系统设备采购标书中,经常会发现一些电站系统配置太高,浪费很多,不到1000 kW的小水电站,配置和上万kW的差不多,机组控制单元要配前置机,电站级计算机要配工程师工作站等等。这些不切实际的要求大致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有的电站业主有钱,盲目追求,而设计一味迁就;二是有的电站设计人员图省事,设计照搬照抄,合不合适不管。前者造成浪费的只是一个电站,而后者危害就大了,你抄我抄,把一些本不合适的东西变成了范本,到处扩散。投标中,一些比较负责任的厂家也会给业主提优化建议方案,但往往很难被采纳,设计碍于面子不会同意,业主怕厂家搞推销也不放心。
一些地方因为搞自动化,副厂房设计不仅没有简化,反而越来越高,有的小水电站副厂房装潢标准与我们的贵宾室相仿,都是不切合实际的作法。长此下去,小水电建设成本越来越高,小水电发展就会失去自己的优势,不利于持续发展。据了解,一些发达国家许多小水电站(25MW以下),大多是无人值班或少人值守,副厂房一般很小,甚至没有。主厂房外表也简单、朴素,有的像个仓库,并不追求美观,但厂房内非常整洁。这是符合小水电特点的实用、经济的指导思想。我们也应从实际出发,强调“无人值班”后,厂房(特别是副厂房)如何压缩、简化的指导思想。
上述情况说明,很多设计人员对小水电技术发展的指导思想不明确,例如“为自动化而自动化”等等,不了解自动化技术的采用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小水电技术发展的目的首先要为提高电能质量与可靠性,降低电站造价和电能成本服务。“无人值班(少人值守)”还要与简化厂房设计配合,才能真正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目的。
《指导意见》要求“新建水电厂都要按无人值班(少人值守)进行设计和建设。20世纪90年代以前建设的水电厂,要按总体目标要求做出更新改造规划,在2010年前全部实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我们应该充分重视设计的先导和把关作用,不然全国不知要造成多大的浪费,甚至对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可能会因自动化要求太高、投入太大而搞不起自动化。
1.2 推广新技术力度不大
新技术成果是科技进步的重要体现,其推广应用往往依靠设计的推荐与采纳。但目前情况,一些设计单位和人员对采用新技术并不积极,一方面是怕负责任,怕麻烦,不如因循守旧,省心可靠;另一方面,不学习,对新技术新设备知之甚少,知识老化。不少新研制的成果,长期不能推广。例如,对一些并网小水电站,前些年我们从加拿大引进高油压液压装置代替自动调速器,价格降低一半,维护方便,优势明显,但推广面不广。诸如此类,这其中与设计单位是否了解和推荐有很大的关系。
设计单位不积极推广新技术,有两方面的危害:一是阻碍了对新技术的推广,造成小水电长期技术落后;二是影响技术产品更新换代步伐,设备制造厂要搞产品更新,往往有两方面的需求,一是厂家自身发展需要,再就是老产品已被市场淘汰。如果设计单位不积极推广新技术新设备,那么老设备就永远会有市场,有了市场厂家就不会去革新,如此下去,阻碍了小水电设备行业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相比而言,电力行业新技术推广的力度比较大,而且经常强制淘汰一些技术落后、性能差、高能耗的产品,产品更新换代<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