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寨水电站的运行质量管理
2007-08-01 16:41:58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摘 要 运行部门是万家寨水电站基层生产管理的核心部门之一。万家寨水电站对运行人员进行了科学的管理,着重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使人人都能充分发挥才智,人尽其才。电站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使职工均能自我管理,热情工作。
关键词 万家寨 水电站 运行 质量 管理
黄河万家寨水电站的总装机容量为108万kW,年设计发电量27.5亿kW•h。从1998年11月28日第一台机组并网发电开始,标志着电站从工程施工到枢纽的运营管理的过渡过程的正式开始。期间,万家寨水电站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经历了一个从摸索到逐渐成熟的过程。
一、电站运行机构的产生与设置
电站的运行和检修等一线工作人员主要由1996~1998年从全国多所大中专院校招聘的毕业生组成。1997~1998年间公司组织其中大部分人员到丹江口水力发电厂和清江隔河岩发电厂进行了一年多的水电厂运行和检修的生产实践,初步培养了一批能适应水电厂运行工作的队伍。1998年底为了适应1号机组投产要求,电站设立了电厂运行处和大坝管理处,运行机构初步建立。从1998年底1号机投产开始,运行分厂设置了四个值,以四班三倒的形式试运行了一个月。之后经公司领导班子研究决定,从三门峡水电厂聘请了14位水电站运行管理经验丰富的骨干人员充当运行值班长,将四值改成六值,平均每值6人,六班三倒。所有的运行值班员都经过跟班学习实践,基本适应了运行值班员的工作要求。2000年9月,公司在电站管理局组织了一次科级干部竞聘上岗考试,经过严格的选拔,有6位经验丰富和运行管理技能成熟的运行值班员被聘任为值长。从龚嘴水电厂聘请了3名有工作经验的运行管理人员指导运行工作。为适应人员精简高效的要求,运行岗位从六值削减为五值,每值人数为6人,基本达到了“少人值班”水电站的要求。电站的运行管理机构从此逐步趋向成熟。现在电站运行分厂共有33人,其中分厂主任1人,运行专责1人,综合员1人,值长5人,副值长5人,值班员20人,到2002年5月,队伍基本稳定。
二、电站运行岗位的责任分工
运行工作岗位的责任分工是《万家寨电站运行管理规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适应电站管理一流的目标,编制了完整的运行岗位规范,包括值长、综合员、值班员、运行专责工程师的岗位规范。运行岗位规范中对各种岗位的岗位职责、上岗条件、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等有了具体的规定。
有12条详细规定分别对日常维护操作、安全经济运行、事故处理、巡回、缺陷记录、“两票”、“三制”、执行安全规程、“三熟”、“三能”、“三勤”、交接班、定期工作、工器具管理、台账记录、技能培训等12项工作内容进行了详细规定。
运行岗位规范中最重要的是严格履行岗位责任分工的问题。电站根据运行岗位规范,每年定期签订运行目标责任书,运行专责工程师、值长、综合员直接向运行分厂主任负责,各值副值长直接向该值值长负责。各值值班员直接向该值副值长负责。建立运行岗位责任制,是电站全面开展运行质量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电站“双达标”工作和创建国内一流水电厂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把同运行质量有关的各项工作和运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结合起来,可以形成一个严密的质量管理体系。
三、电站运行人员的质量教育工作
电站管理层特别注重运行人员的素质教育工作。一方面注重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基本知识的教育;另一方面是进行运行人员的技术与专业技能培训,使运行人员质量意识有所提高,牢固树立质量第一、预防为主和不断进取的思想。技术与技能的培训已纳入运行职工的教育培训计划,使职工熟练掌握生产技术与操作技能,从而不断提高运行队伍的思想素质与业务水平。
2000年下半年,公司组织全体职工,特别是电站管理局生产部门的职工进行了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知识和QC小组基本知识的学习,结合枢纽工程建设和电力生产销售等环节的实际情况,使全体职工熟知质量管理在生产和工程建设管理等工作中的重要意义。电站运行分厂根据公司对质量管理的特别要求,结合运行分厂的实际,专门成立了5个QC小组,通过QC小组的实践活动,逐步实现了对运行生产管理全过程的质量进行实时监控,确保生产出优质电能。
电站管理局正进一步明确职工教育、培训管理部门机构职责,确定《职工继续教育管理办法》《岗位技术培训实施细则》等职工培训标准。运行分厂每年制定运行职工培训计划和三年轮训计划,分期、分批、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业务及素质培训,以适应企业发展和现代管理的需要,在3年内实现“一流人才”的最终目标,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和龙口、古贤、甘泽坡等梯级电站的开发储备人才。
四、电能指标的控制与监控
电站是典型的“一厂两站”模式,1~3号机组属内蒙古电网调度,是骨干调峰电厂4~6号机组属山西电网调度,主要负责调整山西电网与华北电网网间潮流
关键词 万家寨 水电站 运行 质量 管理
黄河万家寨水电站的总装机容量为108万kW,年设计发电量27.5亿kW•h。从1998年11月28日第一台机组并网发电开始,标志着电站从工程施工到枢纽的运营管理的过渡过程的正式开始。期间,万家寨水电站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经历了一个从摸索到逐渐成熟的过程。
一、电站运行机构的产生与设置
电站的运行和检修等一线工作人员主要由1996~1998年从全国多所大中专院校招聘的毕业生组成。1997~1998年间公司组织其中大部分人员到丹江口水力发电厂和清江隔河岩发电厂进行了一年多的水电厂运行和检修的生产实践,初步培养了一批能适应水电厂运行工作的队伍。1998年底为了适应1号机组投产要求,电站设立了电厂运行处和大坝管理处,运行机构初步建立。从1998年底1号机投产开始,运行分厂设置了四个值,以四班三倒的形式试运行了一个月。之后经公司领导班子研究决定,从三门峡水电厂聘请了14位水电站运行管理经验丰富的骨干人员充当运行值班长,将四值改成六值,平均每值6人,六班三倒。所有的运行值班员都经过跟班学习实践,基本适应了运行值班员的工作要求。2000年9月,公司在电站管理局组织了一次科级干部竞聘上岗考试,经过严格的选拔,有6位经验丰富和运行管理技能成熟的运行值班员被聘任为值长。从龚嘴水电厂聘请了3名有工作经验的运行管理人员指导运行工作。为适应人员精简高效的要求,运行岗位从六值削减为五值,每值人数为6人,基本达到了“少人值班”水电站的要求。电站的运行管理机构从此逐步趋向成熟。现在电站运行分厂共有33人,其中分厂主任1人,运行专责1人,综合员1人,值长5人,副值长5人,值班员20人,到2002年5月,队伍基本稳定。
二、电站运行岗位的责任分工
运行工作岗位的责任分工是《万家寨电站运行管理规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适应电站管理一流的目标,编制了完整的运行岗位规范,包括值长、综合员、值班员、运行专责工程师的岗位规范。运行岗位规范中对各种岗位的岗位职责、上岗条件、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等有了具体的规定。
有12条详细规定分别对日常维护操作、安全经济运行、事故处理、巡回、缺陷记录、“两票”、“三制”、执行安全规程、“三熟”、“三能”、“三勤”、交接班、定期工作、工器具管理、台账记录、技能培训等12项工作内容进行了详细规定。
运行岗位规范中最重要的是严格履行岗位责任分工的问题。电站根据运行岗位规范,每年定期签订运行目标责任书,运行专责工程师、值长、综合员直接向运行分厂主任负责,各值副值长直接向该值值长负责。各值值班员直接向该值副值长负责。建立运行岗位责任制,是电站全面开展运行质量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电站“双达标”工作和创建国内一流水电厂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把同运行质量有关的各项工作和运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结合起来,可以形成一个严密的质量管理体系。
三、电站运行人员的质量教育工作
电站管理层特别注重运行人员的素质教育工作。一方面注重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基本知识的教育;另一方面是进行运行人员的技术与专业技能培训,使运行人员质量意识有所提高,牢固树立质量第一、预防为主和不断进取的思想。技术与技能的培训已纳入运行职工的教育培训计划,使职工熟练掌握生产技术与操作技能,从而不断提高运行队伍的思想素质与业务水平。
2000年下半年,公司组织全体职工,特别是电站管理局生产部门的职工进行了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知识和QC小组基本知识的学习,结合枢纽工程建设和电力生产销售等环节的实际情况,使全体职工熟知质量管理在生产和工程建设管理等工作中的重要意义。电站运行分厂根据公司对质量管理的特别要求,结合运行分厂的实际,专门成立了5个QC小组,通过QC小组的实践活动,逐步实现了对运行生产管理全过程的质量进行实时监控,确保生产出优质电能。
电站管理局正进一步明确职工教育、培训管理部门机构职责,确定《职工继续教育管理办法》《岗位技术培训实施细则》等职工培训标准。运行分厂每年制定运行职工培训计划和三年轮训计划,分期、分批、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业务及素质培训,以适应企业发展和现代管理的需要,在3年内实现“一流人才”的最终目标,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和龙口、古贤、甘泽坡等梯级电站的开发储备人才。
四、电能指标的控制与监控
电站是典型的“一厂两站”模式,1~3号机组属内蒙古电网调度,是骨干调峰电厂4~6号机组属山西电网调度,主要负责调整山西电网与华北电网网间潮流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