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安电排站深基坑开挖的技术处理
2007-08-06 15:05:37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摘 要] 联安电排站主泵房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受到地基土质差、地下水位高、早期紧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尝试使用钢板桩支扩和截渗、轻型井点排水等一些施工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为特定条件下的基坑开挖提供了相应经验。
[关键词] 电排站 基坑开挖 钢板桩 井点排水
1 工程概况
丹灶镇地处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的西部,北江及其支流南沙涌把丹灶镇分成两河三岸。大洲沙(金沙)岛位于北江主流和其支流之间,为北江干流上的1个南北走向的狭长冲积岛,由南铁鼎围所围绕。金沙总面积59.48km2,常住人口3.8万人,有外来务工人员3万多人。金沙以传统小五金业为支柱产业,是华南地区最大的小五金生产基地。为了适应围内工农业生产的稳步持续发展,决定重建联安电排站。现有的联安电排站始建于1961年,总装机容量970kW,进行过多次加固、调巩改造;该站设备老化,水泵效率低,出水涵洞断裂、沉陷,渗径不足,存在防洪隐患。新联安站可以使联安片实现《广东省南海区江河流域综合规划报告书》中规划的10年一遇24小时暴雨2天排干的标准。重建的联安电排站位于金沙西侧,工程外接南沙涌,其受益面积有16.5km2,是南海区目前装机容量第2大的泵站工程。
重建的联安电排站位于南铁鼎围西堤桩号9+950处。泵站辖集雨面积18.08km2,按10年一遇24小时暴雨量(189.8mm)2天排干的标准设计,总设计排水流量为16.86m3/s,装置1200ZLB―85型立式轴流泵4台,配YLB560―8―12型1OkV立式鼠笼异步电动机,总装机容量4×450kW。
泵站工程等别为3等,主要水工建筑物为3级。泵站为堤后式,泵房位于堤内侧,泵房内主机呈一列式垂直水流布置。泵房采用整板基础,整个泵站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式结构。泵房底板面高程-1.20m,4孔泵室每孔净宽为4.2m。下部采用∮500水泥搅拌桩基础。
2 水文地质条件
丹灶镇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大部分雨量集中在汛期的4~9月之间,汛期内降水量约占全年的八成,其余月份雨量较少。年最大降雨量2 257mm(1961年),年最小降雨量1 076mm(1991年),最大24h降雨量270.66mm,多年平均降雨量1 625.40mm。
联安电排站位于北江支流左岸岸边,所处河段地形单一,主要受北江洪水的控制,受潮汐的影响较少。泵站所在地段原属河相冲积平原,地形开阔平坦,堤外为河滩台地,堤内为鱼塘、蔬菜地和工业区。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地质构造从上至下分别是:场地地基由人工填土(Qs)和第四系三角洲海陆交互相冲淤积层(Qmc)组成,自上而下共分6层:
1)筑填土:层厚4.50~10.70m,层底高程-0.60~2.70m。以粉质粘土(低液限粘土)为主,含少量砂,很湿~饱和,可塑状,为历史堤身土,已自重固结。
2)细砂:层厚0.50~1.00m,顶板埋深4.50~10.70m,顶板高程-0.60~2.70m。呈黄、褐黄色,饱和,松散,含泥质。
3)淤泥质土、淤泥质粉土:层厚0.80~3.50m,顶板埋深5.00~11.20m,顶板高程-1.10~2.20m。呈深灰色,饱和,流塑,为淤泥质土夹多层薄层粉砂,或粉砂夹多层薄层淤泥质土,或二者呈互层状;局部地段则以粉砂为主,含腐木、腐叶、有机质,极微透水。
4)细砂(含细粒土级配良好或不良细砂),局部粉砂(粉土质级配不良粉砂):全场地均有分布,为本场地之主要土层。层厚11.70~16.20m,顶板埋深6.30~13.80m,顶板高程-3.60~0.40m,呈灰色,饱和,松散~稍密,含泥质,偶夹淤泥质土,颗粒由上往下渐增大。渗透系数K20=5.41×10-4cm/s,中等透水。
5)粉质粘土(低液限粘土、含砂低液限粘土),局部粉土(含砂低液限粉土):全场地均有分布。层厚2.30~4.90m,顶板埋深22.30~27.20m,顶板高程-17.00~-14.40m,呈黄、灰黄色,饱和,可塑,含砂,粘性弱,微透水。
6)圆砾(含细粒土级配良好圆砾),局部砾砂(粉土质级配良好砾砂)、粗砂(粉土质级配不良粗砂):揭露厚度1.50~6.60m,顶板埋深25.00~29.80m,顶板高程-21.00~-18.30m。呈灰色、灰黄色,饱和,中密~密实,细~粗砂充填于孔隙中,含少量2~5cm卵石。渗透系数K20=1.14×10-2cm/s,强透水。场内地貌单元简单,土层变化不大,地下水埋深较浅,水量较丰富,地下水位高。
3 基坑施工
3.1 轻型井点排水
由于基坑开挖面下10m深处范围内的土质均为细砂(含细粒土级配良好或不良细砂),局部粉砂(粉土质级配不良粉砂),中等透水,极容易产生流沙管涌;加上地下水水量丰富并具承压性,边坡塌方更为严重,对基坑边坡的稳定是极为不利的。
为了保持搅拌桩平台不受水浸,确保搅拌桩施工的顺利进行,经有关专家详细勘察后,在使用水泵明排水方法未能奏效的情况下,决定采取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即采用轻型
[关键词] 电排站 基坑开挖 钢板桩 井点排水
1 工程概况
丹灶镇地处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的西部,北江及其支流南沙涌把丹灶镇分成两河三岸。大洲沙(金沙)岛位于北江主流和其支流之间,为北江干流上的1个南北走向的狭长冲积岛,由南铁鼎围所围绕。金沙总面积59.48km2,常住人口3.8万人,有外来务工人员3万多人。金沙以传统小五金业为支柱产业,是华南地区最大的小五金生产基地。为了适应围内工农业生产的稳步持续发展,决定重建联安电排站。现有的联安电排站始建于1961年,总装机容量970kW,进行过多次加固、调巩改造;该站设备老化,水泵效率低,出水涵洞断裂、沉陷,渗径不足,存在防洪隐患。新联安站可以使联安片实现《广东省南海区江河流域综合规划报告书》中规划的10年一遇24小时暴雨2天排干的标准。重建的联安电排站位于金沙西侧,工程外接南沙涌,其受益面积有16.5km2,是南海区目前装机容量第2大的泵站工程。
重建的联安电排站位于南铁鼎围西堤桩号9+950处。泵站辖集雨面积18.08km2,按10年一遇24小时暴雨量(189.8mm)2天排干的标准设计,总设计排水流量为16.86m3/s,装置1200ZLB―85型立式轴流泵4台,配YLB560―8―12型1OkV立式鼠笼异步电动机,总装机容量4×450kW。
泵站工程等别为3等,主要水工建筑物为3级。泵站为堤后式,泵房位于堤内侧,泵房内主机呈一列式垂直水流布置。泵房采用整板基础,整个泵站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式结构。泵房底板面高程-1.20m,4孔泵室每孔净宽为4.2m。下部采用∮500水泥搅拌桩基础。
2 水文地质条件
丹灶镇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大部分雨量集中在汛期的4~9月之间,汛期内降水量约占全年的八成,其余月份雨量较少。年最大降雨量2 257mm(1961年),年最小降雨量1 076mm(1991年),最大24h降雨量270.66mm,多年平均降雨量1 625.40mm。
联安电排站位于北江支流左岸岸边,所处河段地形单一,主要受北江洪水的控制,受潮汐的影响较少。泵站所在地段原属河相冲积平原,地形开阔平坦,堤外为河滩台地,堤内为鱼塘、蔬菜地和工业区。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地质构造从上至下分别是:场地地基由人工填土(Qs)和第四系三角洲海陆交互相冲淤积层(Qmc)组成,自上而下共分6层:
1)筑填土:层厚4.50~10.70m,层底高程-0.60~2.70m。以粉质粘土(低液限粘土)为主,含少量砂,很湿~饱和,可塑状,为历史堤身土,已自重固结。
2)细砂:层厚0.50~1.00m,顶板埋深4.50~10.70m,顶板高程-0.60~2.70m。呈黄、褐黄色,饱和,松散,含泥质。
3)淤泥质土、淤泥质粉土:层厚0.80~3.50m,顶板埋深5.00~11.20m,顶板高程-1.10~2.20m。呈深灰色,饱和,流塑,为淤泥质土夹多层薄层粉砂,或粉砂夹多层薄层淤泥质土,或二者呈互层状;局部地段则以粉砂为主,含腐木、腐叶、有机质,极微透水。
4)细砂(含细粒土级配良好或不良细砂),局部粉砂(粉土质级配不良粉砂):全场地均有分布,为本场地之主要土层。层厚11.70~16.20m,顶板埋深6.30~13.80m,顶板高程-3.60~0.40m,呈灰色,饱和,松散~稍密,含泥质,偶夹淤泥质土,颗粒由上往下渐增大。渗透系数K20=5.41×10-4cm/s,中等透水。
5)粉质粘土(低液限粘土、含砂低液限粘土),局部粉土(含砂低液限粉土):全场地均有分布。层厚2.30~4.90m,顶板埋深22.30~27.20m,顶板高程-17.00~-14.40m,呈黄、灰黄色,饱和,可塑,含砂,粘性弱,微透水。
6)圆砾(含细粒土级配良好圆砾),局部砾砂(粉土质级配良好砾砂)、粗砂(粉土质级配不良粗砂):揭露厚度1.50~6.60m,顶板埋深25.00~29.80m,顶板高程-21.00~-18.30m。呈灰色、灰黄色,饱和,中密~密实,细~粗砂充填于孔隙中,含少量2~5cm卵石。渗透系数K20=1.14×10-2cm/s,强透水。场内地貌单元简单,土层变化不大,地下水埋深较浅,水量较丰富,地下水位高。
3 基坑施工
3.1 轻型井点排水
由于基坑开挖面下10m深处范围内的土质均为细砂(含细粒土级配良好或不良细砂),局部粉砂(粉土质级配不良粉砂),中等透水,极容易产生流沙管涌;加上地下水水量丰富并具承压性,边坡塌方更为严重,对基坑边坡的稳定是极为不利的。
为了保持搅拌桩平台不受水浸,确保搅拌桩施工的顺利进行,经有关专家详细勘察后,在使用水泵明排水方法未能奏效的情况下,决定采取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即采用轻型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