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前岩水电站报废重建
2007-08-06 15:13:36 来源:
A-
A+
电力18讯: 1 工程概况
前岩水电站位于曹娥江支流范洋江中游,是一座坝后式电站。上游水库集雨面积37.8km2(其中,引水工程集雨面积18km2),总库容1 250万m3,正常库容1 050万m3,灌溉面积1.8万亩,防涝面积0.7万亩。
前岩水电站始建于1960年,当时装机3台,容量为235kW,年均发电量30万kW・h;由于输水管道质量差,存在安全问题。1970年对电站进行了第1次改造,改造后电站装机为2×200kW,年均发电量60万kW・h。由于电站年利用小时不高,单位耗水量大,发电效益差。1989年,电站进行第2次改造,完成集雨面积18km2的引水工程及新开1条直径1m、长166m的隧洞,将1号机组的发电机由200kW更换成400kW;改造后电站总装机容量为600kW,年均发电量89万kW・h。
2 电站报废重建的必要性
从1960年初建成到2000年,虽然前岩水电站已进行过二次改造,但由于改造不彻底,仍然存在如下问题:
1)设备老化,效率低下,1、2号水轮机已运行30a,2号发电机已运行35a,1999年经有关部门测试,机组综合效率只有55%~66%。
2)2号升压变压器属淘汰产品,已不能使用。
3)蝶阀漏水严重,已无法修复。
4)控制屏陈旧,配电设备元器件经常烧毁损坏。
5)厂房墙体及屋面渗漏严重,运行值班人员工作条件差。
近几年运行中设备故障频繁,配件困难,已不能保证电站安全运行,因此,有必要进行报废重建。
3 报废重建方案的确定
考虑到前岩水库以灌溉为主,结合发电,兼顾防洪治涝的运行特点,蓄水控制在66.8m~66.2m,而水库泄洪闸底高程为66.8m;如遇较大洪水,将无法预泄,只能通过发电来降低库水位;如果发生废泄,又将加重下游涝灾。因此,前岩水电站报废重建的原则是从电站的实际出发,在电站原有工程设施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既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又考虑到技术和资金上的可行性,做到安全、可靠、先进、合理。水能调节计算中,水文资料直接应用前岩水库1980年~1999年实测入库径流资料;取灌溉保证率90%;结合多年运行管理经验,确定合理的起调水位。经调节计算,多年平均年发电量为111万kW・h。
综合考虑前述因素,结合原装机规模,确定机组台数为2台,容量分别为400kW和250kW,设计流量3.21m3/s。
电站原机电设备全部报废。厂房在原来基础上改建,增设副厂房,同时对输水隧洞进口进行改建,以保证进水口水流平顺,满足过流要求。
前岩水电站在完成报废重建前期准备工作后,于2001年11月动工,2002年3月完工,历时5个月(见表1)。
4 投资及效益
前岩水电站报废重建总投资99.5万元,报废重建后落实了新电价,即综合电价0.45元/kW・h,峰电电价0.557元/kW・h,谷电电价0.223元/kW・h。按设计年发电量111万kW・h,峰电电量90%,谷电电量10%计算,年电费总收人为58.2万元。
扣除年运行费用31.12万元,税金4.7万元,贷款利息5.15万元,合计40.97万元,全部利润和年折旧费用于还贷,年可还本付息17.23万元,按设计年发电量计算,6年即可收回全部投资。
5 后评价
前岩水电站报废重建后,全部机电设备运行正常,厂房面貌焕然一新,通风、散热良好,大大改善了值班运行条件。经2002年~2006年5a运行资料统计,年均降雨量1 254mm,占多年平均降雨量的85%,年均发电量96万kW・h,占设计年发电量的86.5%。所发电量中峰电电量几乎占100%,5年来发电总收入达267万元。单位耗水量由原来的23m3/kW・h减少到改造后的21m3/kW・h,改造效果十分显著。
前岩水电站是集体所有制电站,2/3的收入来源依靠电站发电;像这种规模较小的老电站如能适当投入资金进行改造,能按省物价政策享受到新电新价,不但投资回收快,不需政策处理费用,施工工期短;而且改造后,大大提高了电站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先进性。
前岩水电站位于曹娥江支流范洋江中游,是一座坝后式电站。上游水库集雨面积37.8km2(其中,引水工程集雨面积18km2),总库容1 250万m3,正常库容1 050万m3,灌溉面积1.8万亩,防涝面积0.7万亩。
前岩水电站始建于1960年,当时装机3台,容量为235kW,年均发电量30万kW・h;由于输水管道质量差,存在安全问题。1970年对电站进行了第1次改造,改造后电站装机为2×200kW,年均发电量60万kW・h。由于电站年利用小时不高,单位耗水量大,发电效益差。1989年,电站进行第2次改造,完成集雨面积18km2的引水工程及新开1条直径1m、长166m的隧洞,将1号机组的发电机由200kW更换成400kW;改造后电站总装机容量为600kW,年均发电量89万kW・h。
2 电站报废重建的必要性
从1960年初建成到2000年,虽然前岩水电站已进行过二次改造,但由于改造不彻底,仍然存在如下问题:
1)设备老化,效率低下,1、2号水轮机已运行30a,2号发电机已运行35a,1999年经有关部门测试,机组综合效率只有55%~66%。
2)2号升压变压器属淘汰产品,已不能使用。
3)蝶阀漏水严重,已无法修复。
4)控制屏陈旧,配电设备元器件经常烧毁损坏。
5)厂房墙体及屋面渗漏严重,运行值班人员工作条件差。
近几年运行中设备故障频繁,配件困难,已不能保证电站安全运行,因此,有必要进行报废重建。
3 报废重建方案的确定
考虑到前岩水库以灌溉为主,结合发电,兼顾防洪治涝的运行特点,蓄水控制在66.8m~66.2m,而水库泄洪闸底高程为66.8m;如遇较大洪水,将无法预泄,只能通过发电来降低库水位;如果发生废泄,又将加重下游涝灾。因此,前岩水电站报废重建的原则是从电站的实际出发,在电站原有工程设施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既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又考虑到技术和资金上的可行性,做到安全、可靠、先进、合理。水能调节计算中,水文资料直接应用前岩水库1980年~1999年实测入库径流资料;取灌溉保证率90%;结合多年运行管理经验,确定合理的起调水位。经调节计算,多年平均年发电量为111万kW・h。
综合考虑前述因素,结合原装机规模,确定机组台数为2台,容量分别为400kW和250kW,设计流量3.21m3/s。
电站原机电设备全部报废。厂房在原来基础上改建,增设副厂房,同时对输水隧洞进口进行改建,以保证进水口水流平顺,满足过流要求。
前岩水电站在完成报废重建前期准备工作后,于2001年11月动工,2002年3月完工,历时5个月(见表1)。
4 投资及效益
前岩水电站报废重建总投资99.5万元,报废重建后落实了新电价,即综合电价0.45元/kW・h,峰电电价0.557元/kW・h,谷电电价0.223元/kW・h。按设计年发电量111万kW・h,峰电电量90%,谷电电量10%计算,年电费总收人为58.2万元。
扣除年运行费用31.12万元,税金4.7万元,贷款利息5.15万元,合计40.97万元,全部利润和年折旧费用于还贷,年可还本付息17.23万元,按设计年发电量计算,6年即可收回全部投资。
5 后评价
前岩水电站报废重建后,全部机电设备运行正常,厂房面貌焕然一新,通风、散热良好,大大改善了值班运行条件。经2002年~2006年5a运行资料统计,年均降雨量1 254mm,占多年平均降雨量的85%,年均发电量96万kW・h,占设计年发电量的86.5%。所发电量中峰电电量几乎占100%,5年来发电总收入达267万元。单位耗水量由原来的23m3/kW・h减少到改造后的21m3/kW・h,改造效果十分显著。
前岩水电站是集体所有制电站,2/3的收入来源依靠电站发电;像这种规模较小的老电站如能适当投入资金进行改造,能按省物价政策享受到新电新价,不但投资回收快,不需政策处理费用,施工工期短;而且改造后,大大提高了电站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先进性。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