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澜沧江水电梯级滚动开发
2006-08-28 16:58:54 来源:中国华能集团公司
A-
A+
电力18讯: 作者:韩大伟
摘要:澜沧江是我国水电资源的富矿,开发条件优越,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云南水电资源开发,使云南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中国华能集团注重电源结构调整,加大澜沧江水电开发力度,使澜沧江水电开发进入崭新阶段,本文概括介绍澜沧江水电开发状况和水电建设管理。
关键词:云南 澜沧江 水电 开发
西南地区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为2.32亿千瓦,年发电量1.3万亿千瓦时,分别占全国的47%和58%,云南省水电经济可开发容量约9800万kW,年发电量约4500亿kW・h,占西南地区可开发容量的38.8%,电量的34.6%仅次于四川,居全国第二位。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云南省确立了"西电东送"、"云电外送"的目标,把云南以水电为主的电力产业逐步培育成为云南支柱产业。云南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成立后,加速开发澜沧江流域的水电资源,成为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最重要的水电开发运营公司。
1 澜沧江水电开发历程
从1946年中国水电工作者就在支流西洱河建成一座2×200千瓦电站(目前已废止)起,云南各族人民就梦想把澜沧江蕴藏的巨大水能资源变成强大的电流。但直到改革开放的大潮席卷华夏大地时,这个几代人的梦想才成为现实。
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云南省水利水电工作者就对澜沧江水能资源进行普查,随后在支流上建设了一批小水电。上世纪80年代,云南省邀请数十名国内著名水电专家到澜沧江实地考察,在澜沧江云南省境内干流河段规划了14座水电站,首先建设中、下游河段功果桥至中缅边界南阿河口的两库八级,自上而下分别为功果桥电站、小湾电站、漫湾电站、大朝山电站、糯扎渡电站、景洪电站、橄榄坝电站、勐松电站。
目前漫湾电站一期工程装机125万千瓦一期工程全部竣工,大朝山电站总装机135万千瓦已经全部投产。小湾电站已经开工建设,糯扎渡和景洪电站正在施工准备。澜沧江上游水电开发前期工作已经全面启动。澜沧江水电梯级滚动开发已经进入黄金时期。
2 澜沧江水能资源的优势
2.1 水量丰沛,落差集中
澜沧江--湄公河全长4500km,总流域面积74.4×104 km2, 总落差5500米,国境处多年平均径流量2182m3/s,是东南亚一条重要的国际河流。澜沧江在我国境内河长约2100km,落差约5000m,流域面积17.4×104 km2。其中云南省境内河长1240 km,落差为1780 m。
流域内雨量丰沛,国境处多年平均年水量约640亿m3,为黄河的1.2倍。全流域干流总落差5500米,91%集中在澜沧江,仅在糯扎渡电站坝址以上就集中了干流总落差的90%。澜沧江在中国境内水能资源可开发量约为3000万kW,其中云南省境内共规划14个梯级电站总装机容量为2580万kW,约占86%,相当1.4个三峡电站,多年平均发电量为1189亿kW・h,因此澜沧江水电开发在云南乃至全国的能源开发中均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2.2 地形地质条件优越
澜沧江河谷深切且狭窄,地形陡峻,地势北高南低,海拔悬殊颇大。流域内基本属于稳定或较稳定地区,坝址处于相对稳定的断块内,断裂构造不发育,岸坡整体稳定性较好,无制约水库形成的地质因素。特别是小湾水电站和糯扎渡水电站枢纽区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具有建设高坝大库和地下厂房洞室的地质条件。
2.3 优良的调节性能和显著的补偿效益
目前云南省电源结构中径流式水电站比例过大,调节性能较差,导致系统"汛弃、枯紧"矛盾十分突出,加快调节性能优越的大型水电站的开发十分迫切。小湾和糯扎渡两座水电站建成以后,具有良好的多年调节性能,除自身可为系统提供发电容量420万kW、585万kW,保证出力185.4万kW、240.6万kW以及多年平均发电量190.6亿kW・h、239.1亿kW・h外,还可为下游梯级电站带来显著的补偿效益,并通过系统跨流域联合优化调度,充分发挥云南水电站群的调节性能,极大改善和优化云南电网和南方电网的电源结构。
以小湾为例,小湾电站建成以后,将使下游漫湾、大朝山和景洪电站的保证出力增加约110万kW,增加枯期发电量约27亿kW・h,汛期电量与枯期电量的比例由无小湾的1.67:1改善为0.93:1,保证电量占年电量的比例由无小湾时的46.6%提高到86.4%,相当新建一座百万千瓦级调峰电站。
2.4 提高防洪标准改善通航条件
澜沧江水电开发可以减少洪水灾害,提高工程防洪标准,满足下游城市和农田的防洪要求。以小湾和糯扎渡电站为例,小湾水库可提供11亿m3防洪库容,可以消减12%洪峰,提高下游电站如漫湾、大朝山电站防洪标准。糯扎渡电站可提供20亿m3防洪库容,使景洪市远景防洪标准由50年提高到100年,下游农田远景防洪标准由5年提高到10年。由于削减洪峰流量,减轻下游老挝、缅甸、泰国的洪水灾害;枯水期流量提高
摘要:澜沧江是我国水电资源的富矿,开发条件优越,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云南水电资源开发,使云南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中国华能集团注重电源结构调整,加大澜沧江水电开发力度,使澜沧江水电开发进入崭新阶段,本文概括介绍澜沧江水电开发状况和水电建设管理。
关键词:云南 澜沧江 水电 开发
西南地区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为2.32亿千瓦,年发电量1.3万亿千瓦时,分别占全国的47%和58%,云南省水电经济可开发容量约9800万kW,年发电量约4500亿kW・h,占西南地区可开发容量的38.8%,电量的34.6%仅次于四川,居全国第二位。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云南省确立了"西电东送"、"云电外送"的目标,把云南以水电为主的电力产业逐步培育成为云南支柱产业。云南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成立后,加速开发澜沧江流域的水电资源,成为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最重要的水电开发运营公司。
1 澜沧江水电开发历程
从1946年中国水电工作者就在支流西洱河建成一座2×200千瓦电站(目前已废止)起,云南各族人民就梦想把澜沧江蕴藏的巨大水能资源变成强大的电流。但直到改革开放的大潮席卷华夏大地时,这个几代人的梦想才成为现实。
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云南省水利水电工作者就对澜沧江水能资源进行普查,随后在支流上建设了一批小水电。上世纪80年代,云南省邀请数十名国内著名水电专家到澜沧江实地考察,在澜沧江云南省境内干流河段规划了14座水电站,首先建设中、下游河段功果桥至中缅边界南阿河口的两库八级,自上而下分别为功果桥电站、小湾电站、漫湾电站、大朝山电站、糯扎渡电站、景洪电站、橄榄坝电站、勐松电站。
目前漫湾电站一期工程装机125万千瓦一期工程全部竣工,大朝山电站总装机135万千瓦已经全部投产。小湾电站已经开工建设,糯扎渡和景洪电站正在施工准备。澜沧江上游水电开发前期工作已经全面启动。澜沧江水电梯级滚动开发已经进入黄金时期。
2 澜沧江水能资源的优势
2.1 水量丰沛,落差集中
澜沧江--湄公河全长4500km,总流域面积74.4×104 km2, 总落差5500米,国境处多年平均径流量2182m3/s,是东南亚一条重要的国际河流。澜沧江在我国境内河长约2100km,落差约5000m,流域面积17.4×104 km2。其中云南省境内河长1240 km,落差为1780 m。
流域内雨量丰沛,国境处多年平均年水量约640亿m3,为黄河的1.2倍。全流域干流总落差5500米,91%集中在澜沧江,仅在糯扎渡电站坝址以上就集中了干流总落差的90%。澜沧江在中国境内水能资源可开发量约为3000万kW,其中云南省境内共规划14个梯级电站总装机容量为2580万kW,约占86%,相当1.4个三峡电站,多年平均发电量为1189亿kW・h,因此澜沧江水电开发在云南乃至全国的能源开发中均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2.2 地形地质条件优越
澜沧江河谷深切且狭窄,地形陡峻,地势北高南低,海拔悬殊颇大。流域内基本属于稳定或较稳定地区,坝址处于相对稳定的断块内,断裂构造不发育,岸坡整体稳定性较好,无制约水库形成的地质因素。特别是小湾水电站和糯扎渡水电站枢纽区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具有建设高坝大库和地下厂房洞室的地质条件。
2.3 优良的调节性能和显著的补偿效益
目前云南省电源结构中径流式水电站比例过大,调节性能较差,导致系统"汛弃、枯紧"矛盾十分突出,加快调节性能优越的大型水电站的开发十分迫切。小湾和糯扎渡两座水电站建成以后,具有良好的多年调节性能,除自身可为系统提供发电容量420万kW、585万kW,保证出力185.4万kW、240.6万kW以及多年平均发电量190.6亿kW・h、239.1亿kW・h外,还可为下游梯级电站带来显著的补偿效益,并通过系统跨流域联合优化调度,充分发挥云南水电站群的调节性能,极大改善和优化云南电网和南方电网的电源结构。
以小湾为例,小湾电站建成以后,将使下游漫湾、大朝山和景洪电站的保证出力增加约110万kW,增加枯期发电量约27亿kW・h,汛期电量与枯期电量的比例由无小湾的1.67:1改善为0.93:1,保证电量占年电量的比例由无小湾时的46.6%提高到86.4%,相当新建一座百万千瓦级调峰电站。
2.4 提高防洪标准改善通航条件
澜沧江水电开发可以减少洪水灾害,提高工程防洪标准,满足下游城市和农田的防洪要求。以小湾和糯扎渡电站为例,小湾水库可提供11亿m3防洪库容,可以消减12%洪峰,提高下游电站如漫湾、大朝山电站防洪标准。糯扎渡电站可提供20亿m3防洪库容,使景洪市远景防洪标准由50年提高到100年,下游农田远景防洪标准由5年提高到10年。由于削减洪峰流量,减轻下游老挝、缅甸、泰国的洪水灾害;枯水期流量提高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