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影响乌江渡发电厂节能降耗的主要因素及应对措施
2007-04-04 17:27:19 来源:鲁显奎 杨昌杰
A-
A+
电力18讯:
摘 要:耗水率是水电站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指标。近年来乌江渡发电厂水库来水偏少,使得耗水率高、发电量少。本文根据中国华电集团公司2006年6月13日下发的中国华电生字[2006]754号文《关于开展发电水耗情况调查的通知》要求,针对近年来影响乌江渡发电厂节能降耗的主要因素,以及所采取的应对措施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 发电厂; 节能降耗; 影响因素; 方法措施
0 概况
乌江渡发电厂位于贵州省遵义县境内乌江干流中游河段,是乌江干流梯级第4级电站,也是我国在大陆岩溶地区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电站。电站于1982年底三台机组全部投产,总装机容量630MW(3×210),设计年发电量33.4亿kW•h,水库正常高水位760.00m,相应库容21.4亿m3,有效库容13.6亿m3,库容系数0.086,属不完全年调节水库。2000年至2005年,根据乌江流域总体规划完成了两台机组扩建2×250MW和原三台机组增容改造,现总容量为1 250MW,年平均发电量41.4亿kW•h,成为乌江流域第一座百万级的大型水电站。
1 耗水率构成
耗水率是指单位电量所消耗的水量,以m3/kW•h表示。其表达式如下:
耗水率=发电水量/发电量=Q.T/(N.T)=C/(H净.η)
式中:Q――发电引用流量(m3/s) H净――净发电水头
N――机组出力(kW) η――机组效率
T――时段长 C――常数(=3600/9.81)
2 影响耗水率的因素
影响发电耗水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根据耗水率的概念和水电站水能动力特性公式,耗水率的高低是由发电水头和机组效率两个因素决定的。除此之外,入库来水,库水位运行也会影响耗水率的高低。
2.1 发电水头因素
水电厂运行的经济性,主要看发电水头利用是否充分。尤其在拦蓄洪尾库水位达到最高水位以后,发电水头将影响整个供水期水资源的充分利用。从历年的水务资料统计,发电水头与耗水率总体呈相反趋势,存在发电水头越大耗水率越低的关系。据2001~2005年五个供水期耗水率统计,分别为3.06、3.87、4.73、4.684、4.46m3/kW•h,供水期水库长期低水头运行,损失大量电能是十分可惜的。加之在汛期乌江渡水电站作为系统调峰、调频电站运行时,一般每天有两个主要的高峰时段带负荷,即:08:00~12:00;14:00~23:00,其它时段则带负荷较少,而在非汛期一般则处于多机停机或旋转备用状态,所带的负荷也较少。因此,在一定的发电水头下,机组出力平稳保持在相应水头的高效率区运行,则耗水率低,反之耗水率高。
2.2 机组效率因素
机组效率是影响耗水率的主要因素。对于不完全年调节水库而言,在供水期单机投入运行,发最大出力的综合效率系数虽然较高,但不能满足调峰、调频的需要,势必造成机组效率低,增加发电耗水率。据统计仅2005年1~5月单机最大出力在10万kW 以下有95日台次,其中单机最大出力在6万kW以下有40日台次,占10万kW 以下总运行日台次的42.1%,这说明水轮机组有相当长的时间是在低负荷效率区运行,发电耗水增加。而2003年1~5月平均发电耗水4.78m3/kW•h,其中4月份高达5.16m3/kW•h,与枯水年份同期设计耗水3.73m3/kW•h相比多耗水1.05m3/kW•h。同时,机组低效率运行,加剧对设备、建筑物的气蚀、震动损伤,其损失更难以用经济指标反映。
2.3 入库来水量因素
水电厂的经济效益能否充分发挥,一般来说取决于来水情况,也直接影响耗水率高低。2004年、2005年实际入库水量分别为116.1533亿m3和90.6204亿m3 ,比多年平均径流量158亿m3分别偏少41.8467亿m3和69.4361亿m3,连续出现枯水年份,特别是2005年的来水较之水库运行以来1990年(88.5639亿m3)的特枯年份仅多约1.5亿m3,排列第二。各月入库水量分布不均匀,而且入汛时间偏晚,汛期结束早,丰水期短,汛期伏旱时间较长,加之不按来水量发电,增加耗水率;上游梯级水电站水库调蓄的影响,也是增加耗水率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如2004年和2005年上游洪家渡、索风营水库分别下闸蓄水,直接减少了乌江渡水库的入库来水量,使得机组长期处于降低保证出力运行,耗水率增高。
2.4 库水位运行因素
主要是供水期库水位过早消落的因素。供水期水库经济调度原则是,尽可能维持高水位运行,以降低耗水率,充分利用水头进行合理经济调度。从汛期实际运行状况反映,各年汛末最高库水位均达到或接近正常高水位760 m,为整个汛期发电提供充足水能资源。
摘 要:耗水率是水电站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指标。近年来乌江渡发电厂水库来水偏少,使得耗水率高、发电量少。本文根据中国华电集团公司2006年6月13日下发的中国华电生字[2006]754号文《关于开展发电水耗情况调查的通知》要求,针对近年来影响乌江渡发电厂节能降耗的主要因素,以及所采取的应对措施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 发电厂; 节能降耗; 影响因素; 方法措施
0 概况
乌江渡发电厂位于贵州省遵义县境内乌江干流中游河段,是乌江干流梯级第4级电站,也是我国在大陆岩溶地区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电站。电站于1982年底三台机组全部投产,总装机容量630MW(3×210),设计年发电量33.4亿kW•h,水库正常高水位760.00m,相应库容21.4亿m3,有效库容13.6亿m3,库容系数0.086,属不完全年调节水库。2000年至2005年,根据乌江流域总体规划完成了两台机组扩建2×250MW和原三台机组增容改造,现总容量为1 250MW,年平均发电量41.4亿kW•h,成为乌江流域第一座百万级的大型水电站。
1 耗水率构成
耗水率是指单位电量所消耗的水量,以m3/kW•h表示。其表达式如下:
耗水率=发电水量/发电量=Q.T/(N.T)=C/(H净.η)
式中:Q――发电引用流量(m3/s) H净――净发电水头
N――机组出力(kW) η――机组效率
T――时段长 C――常数(=3600/9.81)
2 影响耗水率的因素
影响发电耗水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根据耗水率的概念和水电站水能动力特性公式,耗水率的高低是由发电水头和机组效率两个因素决定的。除此之外,入库来水,库水位运行也会影响耗水率的高低。
2.1 发电水头因素
水电厂运行的经济性,主要看发电水头利用是否充分。尤其在拦蓄洪尾库水位达到最高水位以后,发电水头将影响整个供水期水资源的充分利用。从历年的水务资料统计,发电水头与耗水率总体呈相反趋势,存在发电水头越大耗水率越低的关系。据2001~2005年五个供水期耗水率统计,分别为3.06、3.87、4.73、4.684、4.46m3/kW•h,供水期水库长期低水头运行,损失大量电能是十分可惜的。加之在汛期乌江渡水电站作为系统调峰、调频电站运行时,一般每天有两个主要的高峰时段带负荷,即:08:00~12:00;14:00~23:00,其它时段则带负荷较少,而在非汛期一般则处于多机停机或旋转备用状态,所带的负荷也较少。因此,在一定的发电水头下,机组出力平稳保持在相应水头的高效率区运行,则耗水率低,反之耗水率高。
2.2 机组效率因素
机组效率是影响耗水率的主要因素。对于不完全年调节水库而言,在供水期单机投入运行,发最大出力的综合效率系数虽然较高,但不能满足调峰、调频的需要,势必造成机组效率低,增加发电耗水率。据统计仅2005年1~5月单机最大出力在10万kW 以下有95日台次,其中单机最大出力在6万kW以下有40日台次,占10万kW 以下总运行日台次的42.1%,这说明水轮机组有相当长的时间是在低负荷效率区运行,发电耗水增加。而2003年1~5月平均发电耗水4.78m3/kW•h,其中4月份高达5.16m3/kW•h,与枯水年份同期设计耗水3.73m3/kW•h相比多耗水1.05m3/kW•h。同时,机组低效率运行,加剧对设备、建筑物的气蚀、震动损伤,其损失更难以用经济指标反映。
2.3 入库来水量因素
水电厂的经济效益能否充分发挥,一般来说取决于来水情况,也直接影响耗水率高低。2004年、2005年实际入库水量分别为116.1533亿m3和90.6204亿m3 ,比多年平均径流量158亿m3分别偏少41.8467亿m3和69.4361亿m3,连续出现枯水年份,特别是2005年的来水较之水库运行以来1990年(88.5639亿m3)的特枯年份仅多约1.5亿m3,排列第二。各月入库水量分布不均匀,而且入汛时间偏晚,汛期结束早,丰水期短,汛期伏旱时间较长,加之不按来水量发电,增加耗水率;上游梯级水电站水库调蓄的影响,也是增加耗水率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如2004年和2005年上游洪家渡、索风营水库分别下闸蓄水,直接减少了乌江渡水库的入库来水量,使得机组长期处于降低保证出力运行,耗水率增高。
2.4 库水位运行因素
主要是供水期库水位过早消落的因素。供水期水库经济调度原则是,尽可能维持高水位运行,以降低耗水率,充分利用水头进行合理经济调度。从汛期实际运行状况反映,各年汛末最高库水位均达到或接近正常高水位760 m,为整个汛期发电提供充足水能资源。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