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万家寨水电站经济运行
2006-08-08 17:01:00 来源:黄河万家寨水利枢纽有限公司
A-
A+
电力18讯: 作者:张冰雪 高满军 陈伟江 于晓菲
摘要:针对万家寨水电站运行实际,就电站科学安排生产计划、优化设备运行方式、提高自动化水平、努力降低耗水率、减少生产成本、促使发电效益最大化等经济运行措施进行探讨分析,力争实现社会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最优组合,合理利用黄河水资源。
关键词:经济 运行 水电
1 电站概况
黄河万家寨水利枢纽位于黄河北干流上段托克托至龙口峡谷河段内,是黄河中游梯级开发的第一级,左岸为山西省偏关县,右岸为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枢纽主要任务是供水、发电、防洪、防凌等,库容8.96亿立方米,向晋蒙两地每年供水14亿m3。电站装机1080MW,安装6台立轴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属华北电网大型骨干水电调峰电源。1998年11月首台机组并网发电,2000年底6台机组全部投产。至2004年4月底,累计发电82亿KWh,出力最高达1174.5MW,日发电最高达2232万KWh,月发电纪录为3.4889亿KWh,为晋蒙两地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万家寨水利枢纽坝址设计多年径流量200.6亿m3,用于发电和冲沙水量192亿m3,设计多年平均入库沙量1.49亿t。万家寨水库自1998年10月下闸蓄水以来,入库水量一直偏枯,1999~2003年来水量平均为125.6亿m3,仅达到设计多年平均来水量的65%;年均来沙量为0.3亿t,为设计多年平均来沙量的30%,水库淤积1.4亿m3。由于枢纽坝址黄河来水来沙发生重大变化,水库调度和运用显得比较复杂;电站出线分别接入山西电网和内蒙古蒙西电网,而这两个电网不允许在万家寨联网,其生产管理以及与电网和水调的协调都比较特殊;且1~3#机组在蒙西网担任骨干调峰任务,4~6#机组在山西网担任潮流任务,运行工况较差,机组出现振动、摆度、尾水管压力脉动值超标、转轮裂纹等一系列问题;部分附属设备存在缺陷隐患,这不但影响生产安全,也直接影响发电运行效益。
根据水库运用和电站实际运行情况,为充分利用万家寨水库水能资源,为两网提供优质电能和可靠事故备用容量,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电站管理和生产人员就运行优化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
2 优化电量生产计划,确保生产任务完成
2.1 合理制定年度计划
根据黄河泥沙含量大的特点,借鉴三门峡枢纽运行经验,水库采用"蓄清排浑"运用方式,每年8-9月为排沙期,10月至翌年4月为蓄水期, 5-7月为供水期,6 -9月为伏汛期, 11月至翌年3月为凌汛期。为充分发挥发电经济效益,生产管理部门积极加强与水调和电调的沟通,根据黄河水情和电网负荷要求,合理制定年度生产计划,并根据实际来水情况进行实时调整。
2.2 优化阶段电量计划
根据水库中期来水预报和发电设备情况,科学制定阶段电量计划;通过加强与水调、电调的联系,积极解决好外部影响因素,并努力结合电站自身实际,做到全年不弃水而使水库来水全部通过机组发电泄流,最大限度利用黄河水资源,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电效益。
2.2.1 凌汛期
由于气候原因,黄河上游宁夏与内蒙境内河段每年都要封河而形成黄河。11月中旬~翌年2月中旬封河前,上游水库加大泄量以防止出现小流量封河形成冰塞,使过流断面变小,万家寨水库入库增至500 m3/s左右,水库限制水位为955~960 m,要求日发电量800万KWh。封河后入库减至100~350m3/s,库水位逐渐蓄至965 m,电站只调峰。为迎接开河期释放的槽蓄水量,2月底库水位降至955m左右运行,2月底至3月下旬日均发电量1000万KWh,特别是凌汛洪峰到来的(3月中旬)一周左右时间日发电量应达1600万KWh。为充分利用凌汛释放的槽蓄水量,开河后一段时期内注重加大发电量的同时逐渐存蓄水量抬高库水位(从955 m蓄至977 m),以增加机组出力,降低耗水率。
2.2.2 4~6月
4~6月,凌汛后入库逐渐减小,6月减至100m3/s左右而进入枯水季节,为保证黄河下游用水和黄河中游的不断流,需保证平均出库流量不少于100m3/s,电站只调峰。
2.2.3 伏汛期
6月中旬~9月为伏汛期,平均入库300~400m3/s,库水位需限制在966m以下,日发电量500万KWh。10月,上游冬灌使得入库流量少,电站基本做调峰运行。
2.2.3 特殊时期
在某些特殊时期,如遇黄河调水调沙试验、引黄济津等,或者遇到紧急或重大事项时必须按照黄河水调指令进行水量调节,此时应积极与电调协调及时调整发电计划从而确保发电效益。
3 优化设备运行方式,确保运行经济性
3.1 优化机组运行方式, 降低生产成本
由于机组在运行中出现了振动大、摆度超标、转轮裂纹等问题。在2001、2002两年电站委托有关科研单位就机组在不
摘要:针对万家寨水电站运行实际,就电站科学安排生产计划、优化设备运行方式、提高自动化水平、努力降低耗水率、减少生产成本、促使发电效益最大化等经济运行措施进行探讨分析,力争实现社会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最优组合,合理利用黄河水资源。
关键词:经济 运行 水电
1 电站概况
黄河万家寨水利枢纽位于黄河北干流上段托克托至龙口峡谷河段内,是黄河中游梯级开发的第一级,左岸为山西省偏关县,右岸为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枢纽主要任务是供水、发电、防洪、防凌等,库容8.96亿立方米,向晋蒙两地每年供水14亿m3。电站装机1080MW,安装6台立轴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属华北电网大型骨干水电调峰电源。1998年11月首台机组并网发电,2000年底6台机组全部投产。至2004年4月底,累计发电82亿KWh,出力最高达1174.5MW,日发电最高达2232万KWh,月发电纪录为3.4889亿KWh,为晋蒙两地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万家寨水利枢纽坝址设计多年径流量200.6亿m3,用于发电和冲沙水量192亿m3,设计多年平均入库沙量1.49亿t。万家寨水库自1998年10月下闸蓄水以来,入库水量一直偏枯,1999~2003年来水量平均为125.6亿m3,仅达到设计多年平均来水量的65%;年均来沙量为0.3亿t,为设计多年平均来沙量的30%,水库淤积1.4亿m3。由于枢纽坝址黄河来水来沙发生重大变化,水库调度和运用显得比较复杂;电站出线分别接入山西电网和内蒙古蒙西电网,而这两个电网不允许在万家寨联网,其生产管理以及与电网和水调的协调都比较特殊;且1~3#机组在蒙西网担任骨干调峰任务,4~6#机组在山西网担任潮流任务,运行工况较差,机组出现振动、摆度、尾水管压力脉动值超标、转轮裂纹等一系列问题;部分附属设备存在缺陷隐患,这不但影响生产安全,也直接影响发电运行效益。
根据水库运用和电站实际运行情况,为充分利用万家寨水库水能资源,为两网提供优质电能和可靠事故备用容量,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电站管理和生产人员就运行优化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
2 优化电量生产计划,确保生产任务完成
2.1 合理制定年度计划
根据黄河泥沙含量大的特点,借鉴三门峡枢纽运行经验,水库采用"蓄清排浑"运用方式,每年8-9月为排沙期,10月至翌年4月为蓄水期, 5-7月为供水期,6 -9月为伏汛期, 11月至翌年3月为凌汛期。为充分发挥发电经济效益,生产管理部门积极加强与水调和电调的沟通,根据黄河水情和电网负荷要求,合理制定年度生产计划,并根据实际来水情况进行实时调整。
2.2 优化阶段电量计划
根据水库中期来水预报和发电设备情况,科学制定阶段电量计划;通过加强与水调、电调的联系,积极解决好外部影响因素,并努力结合电站自身实际,做到全年不弃水而使水库来水全部通过机组发电泄流,最大限度利用黄河水资源,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电效益。
2.2.1 凌汛期
由于气候原因,黄河上游宁夏与内蒙境内河段每年都要封河而形成黄河。11月中旬~翌年2月中旬封河前,上游水库加大泄量以防止出现小流量封河形成冰塞,使过流断面变小,万家寨水库入库增至500 m3/s左右,水库限制水位为955~960 m,要求日发电量800万KWh。封河后入库减至100~350m3/s,库水位逐渐蓄至965 m,电站只调峰。为迎接开河期释放的槽蓄水量,2月底库水位降至955m左右运行,2月底至3月下旬日均发电量1000万KWh,特别是凌汛洪峰到来的(3月中旬)一周左右时间日发电量应达1600万KWh。为充分利用凌汛释放的槽蓄水量,开河后一段时期内注重加大发电量的同时逐渐存蓄水量抬高库水位(从955 m蓄至977 m),以增加机组出力,降低耗水率。
2.2.2 4~6月
4~6月,凌汛后入库逐渐减小,6月减至100m3/s左右而进入枯水季节,为保证黄河下游用水和黄河中游的不断流,需保证平均出库流量不少于100m3/s,电站只调峰。
2.2.3 伏汛期
6月中旬~9月为伏汛期,平均入库300~400m3/s,库水位需限制在966m以下,日发电量500万KWh。10月,上游冬灌使得入库流量少,电站基本做调峰运行。
2.2.3 特殊时期
在某些特殊时期,如遇黄河调水调沙试验、引黄济津等,或者遇到紧急或重大事项时必须按照黄河水调指令进行水量调节,此时应积极与电调协调及时调整发电计划从而确保发电效益。
3 优化设备运行方式,确保运行经济性
3.1 优化机组运行方式, 降低生产成本
由于机组在运行中出现了振动大、摆度超标、转轮裂纹等问题。在2001、2002两年电站委托有关科研单位就机组在不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