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号水轮发电机组振动增大处理及分析
2006-08-25 17:42:28 来源:宝珠寺水力发电厂
A-
A+
电力18讯: 作者:马文利 杨天勇 李世军
摘要:从宝珠寺水电厂2号水轮发电机组振动。摆度增大的故障出发,阐述机组振动。摆度增大的处理过程和原因探讨。
关键词:水轮发电机组 振动 摆度 处理
1 概述
宝珠寺水电厂单机容量为175MW,总装机容量为4′175MW。水轮发电机组由东方电机有限公司生产,机组设有发导轴承、推力轴承、水导轴承。水轮机型号为HLD89-LJ-500,设计水头84.4m,额定流量239m 3 /s,额定转速136.4r/min,水轮机总轴向推力8.044′106N。水导轴承采用油浸式自循环非同心分块瓦轴承,轴瓦共10块。
发电机为立轴半伞式结构,具有一个上导轴承安装在上机架内,推力轴承安装在下机架上,推力轴承的冷却采用外加油泵外循环冷却方式。发电机型号为SF175-44/10350,额定功率200000/175000 kVA/kW,发电机转子飞转力矩GD2不小于30000t-m2。
推力轴承采用塑料瓦和加有托盘的弹性支撑方式,弹性油箱采用装配式结构,并相互连通,整个推力轴承和油槽装置放在下机架上。上机架中心体内设有一个上导轴承,并采用楔子板支撑方式,共12块轴瓦,在上机架中心体设有8个翘式散热器。
2 问题的提出
2.1 自2号水轮发电机组投运以来,设备的不安全情况随之暴露了出来,从振动、摆度在线监测装置测出的数据来看,机组在有励磁情况下,上机架的水平振动比较大(因振动、摆度在线监测装置刚投运不久,以前无法监测到机组机架的振动量)。
在2001年3月检查性大修中,对发导轴承、水导轴承进行了解体检查和瓦间隙测量,发导、水导瓦间隙异常变大。发导最大双侧瓦间隙0.98 mm(2#、8#瓦),比设计的双侧瓦间隙0.60 mm大将近0.40 mm;水导最大双侧瓦间隙1.02 mm(3#、8#瓦),比设计的双侧瓦间隙0.60 mm大将近0.42 mm。检查发现水导轴承12个螺套中的一半(1#、2#、3#、6#、7#、10#)点焊开裂。
在2号机组检查性大修中对弹性油箱进行了压伸试验,弹性油箱受力均匀,伸缩试验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未超过0.20 mm,镜板水平度为2.65 mm/m,均符合《水轮发电机组安装规范》的要求。对发电机上端气隙进行了测量(由于发电机下挡风板封闭,无法对发电机下端气隙进行测量),发电机气隙基本合格,发电机最大、最小气隙未超过平均气隙值的±10%;水轮机上迷宫环间隙不均匀。在检修中对水导轴承1#、2#、3#、6#、7#、10#瓦螺套开裂部分进行了加固补焊,对机组转动部分重新推中心,复测上迷宫环间隙和发电机气隙合格后,将发导、水导瓦间隙调至0.30mm,最后将机组恢复至备用。
2号机检修后在空载或带负荷情况下,发导、推力轴承的温度均匀正常,水导轴承的各瓦温均匀正常,水导、发导、推力轴承各部位的摆度正常。但从振动、摆度在线监测装置测出的数据来看,机组在有励磁情况下,上机架的水平振动比较大(因振动、摆度在线监测装置刚投运不久,以前无法监测到机组机架的振动量)。
2.2 2001年10月8日,运行人员发现2号水轮发电机组的摆度异常增大,机组被迫停机。为了确保系统的调峰能力,按照调度的要求对2号机组进行了临时抢修,根据上一次检修后的数据确定机组中心,重新调发导瓦间隙至正常,于当日交给系统。
2001年10月8日事故抢修中发现部分发导瓦间隙明显变大,水导瓦间隙正常。发现发导4#瓦已跳离原位置,4#瓦已紧靠在5#瓦旁,4#瓦背抗重块完全断裂,3#瓦楔子板固定螺丝断裂,发导瓦部分绝缘垫撕裂。
2.3 2002年1月份2号机组小修中,发导4#瓦跳槽,部分楔子板与球头接触处有磨损痕迹。同时,上机架12个弹性支臂中的5个弹性支臂(4#、5#、6#、9#、12#)碟簧已全部损坏。检修中复查了发电机气隙和迷宫环间隙正常,处理了已发现的缺陷。小修前,对2号机组进行了一次盘车,由于2号机组检修工期紧张,根据盘车结果仅对发电机上端轴沿7点向3点推了0.05 mm,重新盘车后推力轴的径向摆度值略有减小,同时以迷宫环间隙确定机组中心后复查发电机气隙合格,调水导、发导瓦间隙为设计间隙,将机组恢复至正常进行稳定性试验。
2002年1月27日至1月30日四川电力试验研究院技术人员对宝珠寺水力发电厂2号机组进行了稳定性试验,稳定性试验包括以下内容:1)变转速试验(50%nr、75%nr、100%nr nr为额定转速);2)变励磁试验(25%Uo、50%Uo、75%Uo、100%Uo Uo为额定励磁电压);3)变负荷试验(42MW、85MW、128MW、171MW)。四川电力研究院对宝珠寺水电厂2号机组稳定性试验结论及建议如下:1)发电机上端轴存在与机组中心不同心的问题,建议在机组扩大型大修时对发电机上端轴进行调整。2)由于机组带励磁时振动、摆度幅值有所增加,但相位没有变化,故不排除由于机械原因使机组带励磁时造成了电<
摘要:从宝珠寺水电厂2号水轮发电机组振动。摆度增大的故障出发,阐述机组振动。摆度增大的处理过程和原因探讨。
关键词:水轮发电机组 振动 摆度 处理
1 概述
宝珠寺水电厂单机容量为175MW,总装机容量为4′175MW。水轮发电机组由东方电机有限公司生产,机组设有发导轴承、推力轴承、水导轴承。水轮机型号为HLD89-LJ-500,设计水头84.4m,额定流量239m 3 /s,额定转速136.4r/min,水轮机总轴向推力8.044′106N。水导轴承采用油浸式自循环非同心分块瓦轴承,轴瓦共10块。
发电机为立轴半伞式结构,具有一个上导轴承安装在上机架内,推力轴承安装在下机架上,推力轴承的冷却采用外加油泵外循环冷却方式。发电机型号为SF175-44/10350,额定功率200000/175000 kVA/kW,发电机转子飞转力矩GD2不小于30000t-m2。
推力轴承采用塑料瓦和加有托盘的弹性支撑方式,弹性油箱采用装配式结构,并相互连通,整个推力轴承和油槽装置放在下机架上。上机架中心体内设有一个上导轴承,并采用楔子板支撑方式,共12块轴瓦,在上机架中心体设有8个翘式散热器。
2 问题的提出
2.1 自2号水轮发电机组投运以来,设备的不安全情况随之暴露了出来,从振动、摆度在线监测装置测出的数据来看,机组在有励磁情况下,上机架的水平振动比较大(因振动、摆度在线监测装置刚投运不久,以前无法监测到机组机架的振动量)。
在2001年3月检查性大修中,对发导轴承、水导轴承进行了解体检查和瓦间隙测量,发导、水导瓦间隙异常变大。发导最大双侧瓦间隙0.98 mm(2#、8#瓦),比设计的双侧瓦间隙0.60 mm大将近0.40 mm;水导最大双侧瓦间隙1.02 mm(3#、8#瓦),比设计的双侧瓦间隙0.60 mm大将近0.42 mm。检查发现水导轴承12个螺套中的一半(1#、2#、3#、6#、7#、10#)点焊开裂。
在2号机组检查性大修中对弹性油箱进行了压伸试验,弹性油箱受力均匀,伸缩试验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未超过0.20 mm,镜板水平度为2.65 mm/m,均符合《水轮发电机组安装规范》的要求。对发电机上端气隙进行了测量(由于发电机下挡风板封闭,无法对发电机下端气隙进行测量),发电机气隙基本合格,发电机最大、最小气隙未超过平均气隙值的±10%;水轮机上迷宫环间隙不均匀。在检修中对水导轴承1#、2#、3#、6#、7#、10#瓦螺套开裂部分进行了加固补焊,对机组转动部分重新推中心,复测上迷宫环间隙和发电机气隙合格后,将发导、水导瓦间隙调至0.30mm,最后将机组恢复至备用。
2号机检修后在空载或带负荷情况下,发导、推力轴承的温度均匀正常,水导轴承的各瓦温均匀正常,水导、发导、推力轴承各部位的摆度正常。但从振动、摆度在线监测装置测出的数据来看,机组在有励磁情况下,上机架的水平振动比较大(因振动、摆度在线监测装置刚投运不久,以前无法监测到机组机架的振动量)。
2.2 2001年10月8日,运行人员发现2号水轮发电机组的摆度异常增大,机组被迫停机。为了确保系统的调峰能力,按照调度的要求对2号机组进行了临时抢修,根据上一次检修后的数据确定机组中心,重新调发导瓦间隙至正常,于当日交给系统。
2001年10月8日事故抢修中发现部分发导瓦间隙明显变大,水导瓦间隙正常。发现发导4#瓦已跳离原位置,4#瓦已紧靠在5#瓦旁,4#瓦背抗重块完全断裂,3#瓦楔子板固定螺丝断裂,发导瓦部分绝缘垫撕裂。
2.3 2002年1月份2号机组小修中,发导4#瓦跳槽,部分楔子板与球头接触处有磨损痕迹。同时,上机架12个弹性支臂中的5个弹性支臂(4#、5#、6#、9#、12#)碟簧已全部损坏。检修中复查了发电机气隙和迷宫环间隙正常,处理了已发现的缺陷。小修前,对2号机组进行了一次盘车,由于2号机组检修工期紧张,根据盘车结果仅对发电机上端轴沿7点向3点推了0.05 mm,重新盘车后推力轴的径向摆度值略有减小,同时以迷宫环间隙确定机组中心后复查发电机气隙合格,调水导、发导瓦间隙为设计间隙,将机组恢复至正常进行稳定性试验。
2002年1月27日至1月30日四川电力试验研究院技术人员对宝珠寺水力发电厂2号机组进行了稳定性试验,稳定性试验包括以下内容:1)变转速试验(50%nr、75%nr、100%nr nr为额定转速);2)变励磁试验(25%Uo、50%Uo、75%Uo、100%Uo Uo为额定励磁电压);3)变负荷试验(42MW、85MW、128MW、171MW)。四川电力研究院对宝珠寺水电厂2号机组稳定性试验结论及建议如下:1)发电机上端轴存在与机组中心不同心的问题,建议在机组扩大型大修时对发电机上端轴进行调整。2)由于机组带励磁时振动、摆度幅值有所增加,但相位没有变化,故不排除由于机械原因使机组带励磁时造成了电<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