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企业技术降损途径多
2008-07-30 10:19:37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江西省铜鼓县供电公司 彭春勇
电网的损耗分为管理线损和技术线损。管理线损通过管理和组织上的措施来降低;技术线损通过各种技术措施来降低。降低网损的技术措施包括需要增加一定投资对电力网进行技术改造的措施和不需要增加投资仅需改善电网运行方式的措施。以下就供电企业如何降低网损谈几点主要技术措施。
1 电网改造
由于各种原因电网送变电容量不足,出现“卡脖子”、供电半径过长、线径过小等。这些问题不但影响供电的安全和质量,而且也直接影响着线损。
1.1 调整不合理的网络结构
架设新的输配电线路,改造原有线路,加大导线截面,采用低损耗节能变压器。按照我国农村电网2010年发展规划及2020远景目标展望的要求:35kV变电站的建设坚持“密布点、短半径”的原则,向户外式、小型化、安全可靠和技术先进的方向发展,主变一般设计两台,且采用节能型有载调压变压器;35kV线路宜采用钢芯铝绞线,线径不小于95mm2,10kV中压配电网县城不宜小于120mm2,分支线不宜小于70mm2,10kV配电线路供电半径不超过8km。配电变压器按“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的原则进行建设和改造,均应采用节能型低损耗配电变压器。
1.2 电网升压
简化电压等级和变压层次,减少重复的变电容量。
2 电力网的经济运行
2.1 无功补偿装置的合理分布
在有功功率合理分配的同时,应做到无功功率的合理分布。按照就近的原则减少无功远距离输送,应制定合理的运行方式,合理安装无功补偿装置,有利于调整和利用补偿设备提高功率因数。县城电网中无功补偿应根据就地平衡的原则,采取分散补偿和集中补偿相结合的方式;容量在100kV及以上的配电变压器应采用无功自动补偿装置;在配电变压器的低压侧安装无功补偿电容器,其容量按配电变压器的7%~10%确定,配电台区功率因数应不小于0.9。
2.2 确定环网的合理运行方式
是合环运行还是开环运行,以及在哪一点开环都是与电网的安全、可靠和经济性有关的问题。从增强供电可靠性和提高供电经济性出发应当合环运行,但是合环运行继电保护复杂化,保证其动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难度提高。故多开环运行应根据网损计算结果选择最佳解列点。
2.3 电力网的合理运行电压
电力网的运行电压对电力网中各设备元件的空载损耗均有一定的影响。一般在35kV及以上供电网络中,提高运行电压1%,可降损1.2%左右。提高电网电压水平,主要是搞好全网的无功平衡工作,其中包括提高发电机端口电压,提高用户功率因数,采用无功补偿装置等。在无功平衡的前提下调整变压器的分接头。值得注意的是:在系统无功功率不足的情况下,不能用改变变比的方法来提高系统的电压水平,否则电压调得越高,该线路的无功功率越不足,反而导致恶性循环。所以在系统缺乏无功的情况下,必须利用补偿电容器进行调压。投补偿电容器既能补充系统的无功功率,又可改变网络中的无功分布,有利于系统电压水平的提高。为此必须把调分接头与控制电容器组的投、切两者结合起来,进行合理的调控,才能起到既改善电压水平,又降低网损的效果。
在10kV配电网中,由于空载损耗约占总损耗的50%~80%,特别是在深夜时,因负荷低,则空载损耗的比例更大,所以应根据用户对电压偏移的要求,适当降低电压运行。
对于低压电网为降低空载损耗,宜提高运行电压。
2.4 调整负荷曲线、平衡三相负荷
负荷峰谷差大,在供电量相同的情况下线损大。变压器的三相负荷不平衡时,特别是低压网络,既影响变压器的安全运行又增加了线损。
2.5 变压器的经济运行
变压器的损耗占全系统线损总量的30%~60%,降低变压器的损耗是电网降损的重要内容。一般除选用节能型变压器外,在变电所内应安装两台以上的变压器并联运行。这样既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又可以根据负荷的变化合理停用并联运行变压器台数,降低变压器损耗。
综上所述:电网的经济运行是降低供电成本的有效途径,合理选择降低网损的技术措施,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我们在降低电网损耗的管理工作中除了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外,还需要根据本地电网实际需要,选择比较合适的降损措施,以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江西省铜鼓县供电公司 彭春勇
电网的损耗分为管理线损和技术线损。管理线损通过管理和组织上的措施来降低;技术线损通过各种技术措施来降低。降低网损的技术措施包括需要增加一定投资对电力网进行技术改造的措施和不需要增加投资仅需改善电网运行方式的措施。以下就供电企业如何降低网损谈几点主要技术措施。
1 电网改造
由于各种原因电网送变电容量不足,出现“卡脖子”、供电半径过长、线径过小等。这些问题不但影响供电的安全和质量,而且也直接影响着线损。
1.1 调整不合理的网络结构
架设新的输配电线路,改造原有线路,加大导线截面,采用低损耗节能变压器。按照我国农村电网2010年发展规划及2020远景目标展望的要求:35kV变电站的建设坚持“密布点、短半径”的原则,向户外式、小型化、安全可靠和技术先进的方向发展,主变一般设计两台,且采用节能型有载调压变压器;35kV线路宜采用钢芯铝绞线,线径不小于95mm2,10kV中压配电网县城不宜小于120mm2,分支线不宜小于70mm2,10kV配电线路供电半径不超过8km。配电变压器按“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的原则进行建设和改造,均应采用节能型低损耗配电变压器。
1.2 电网升压
简化电压等级和变压层次,减少重复的变电容量。
2 电力网的经济运行
2.1 无功补偿装置的合理分布
在有功功率合理分配的同时,应做到无功功率的合理分布。按照就近的原则减少无功远距离输送,应制定合理的运行方式,合理安装无功补偿装置,有利于调整和利用补偿设备提高功率因数。县城电网中无功补偿应根据就地平衡的原则,采取分散补偿和集中补偿相结合的方式;容量在100kV及以上的配电变压器应采用无功自动补偿装置;在配电变压器的低压侧安装无功补偿电容器,其容量按配电变压器的7%~10%确定,配电台区功率因数应不小于0.9。
2.2 确定环网的合理运行方式
是合环运行还是开环运行,以及在哪一点开环都是与电网的安全、可靠和经济性有关的问题。从增强供电可靠性和提高供电经济性出发应当合环运行,但是合环运行继电保护复杂化,保证其动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难度提高。故多开环运行应根据网损计算结果选择最佳解列点。
2.3 电力网的合理运行电压
电力网的运行电压对电力网中各设备元件的空载损耗均有一定的影响。一般在35kV及以上供电网络中,提高运行电压1%,可降损1.2%左右。提高电网电压水平,主要是搞好全网的无功平衡工作,其中包括提高发电机端口电压,提高用户功率因数,采用无功补偿装置等。在无功平衡的前提下调整变压器的分接头。值得注意的是:在系统无功功率不足的情况下,不能用改变变比的方法来提高系统的电压水平,否则电压调得越高,该线路的无功功率越不足,反而导致恶性循环。所以在系统缺乏无功的情况下,必须利用补偿电容器进行调压。投补偿电容器既能补充系统的无功功率,又可改变网络中的无功分布,有利于系统电压水平的提高。为此必须把调分接头与控制电容器组的投、切两者结合起来,进行合理的调控,才能起到既改善电压水平,又降低网损的效果。
在10kV配电网中,由于空载损耗约占总损耗的50%~80%,特别是在深夜时,因负荷低,则空载损耗的比例更大,所以应根据用户对电压偏移的要求,适当降低电压运行。
对于低压电网为降低空载损耗,宜提高运行电压。
2.4 调整负荷曲线、平衡三相负荷
负荷峰谷差大,在供电量相同的情况下线损大。变压器的三相负荷不平衡时,特别是低压网络,既影响变压器的安全运行又增加了线损。
2.5 变压器的经济运行
变压器的损耗占全系统线损总量的30%~60%,降低变压器的损耗是电网降损的重要内容。一般除选用节能型变压器外,在变电所内应安装两台以上的变压器并联运行。这样既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又可以根据负荷的变化合理停用并联运行变压器台数,降低变压器损耗。
综上所述:电网的经济运行是降低供电成本的有效途径,合理选择降低网损的技术措施,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我们在降低电网损耗的管理工作中除了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外,还需要根据本地电网实际需要,选择比较合适的降损措施,以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