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配调一体化主站系统
2008-07-30 10:33:59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浙江省衢州电力局 徐艺 侯雅琳
摘要:该文介绍了衢州配调在一体化主站系统升级改造过程中,对系统应用进行扩展和改进的情况,并着重探讨了信息分层分流、告警深层配置、机房环境监控及PAS功能等应用的实现方式。
关键词:配调;主站系统;应用;SCADA
中图分类号:TM764.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3-0867(2008)06-0030-02
随着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城农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同时变电所无人值班模式的实施与配网自动化技术的逐步成熟也使得县级调度主站系统的架构不断发展和升级,对调度自动化系统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主站系统不仅需要进一步深化完善原有SCADA功能模块的应用,而且需要逐步探索包括PAS高级应用、配网自动化等功能的扩展应用,以更好地满足电网安全、经济、稳定的运行要求。
本文从几个方面介绍了浙江衢州配调结合电网运行的实际需要,对一体化主站功能进行了扩展和改进的情况。系统采用基于调配集一体化的系统构架,实现了变电所信息的分层分流和分层告警,涵盖了对机房环境的统一监控,并实施了PAS高级应用模块的初步应用。
1 系统应用特色
1.1 系统平台
浙江衢州配调于2007年9月投运了南瑞农电ON2000 V2.0 EMS系统。该系统基于UNIX/Windows混合操作平台,系统服务器和前置服务器采用小型机,操作系统采用Solaris10,商用数据库采用Oracle9i。系统在一体化支撑环境上,实现了调度自动化、集控站监控、配网自动化、电网分析软件等众多应用功能。系统构架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构架图
统一的支撑平台、人机交互界面和数据库管理维护界面,为扩展系统功能创造了条件,同时实现了硬件资源和信息数据的共享,避免了重复投资,提高了工作效率。
1.2 前置通信网络化模式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IEC61870-5-104通信规约的逐步实用,调度主站与变电所自动化的通信模式,也逐步过渡至网络化方式。本期主站升级后,与厂站的通信方式全部采用网络通信模式,网络设备采用CISCO系列交换机实现。主站中心交换机采用CISCO3750,变电所自动化交换机采用CISCO3560,交换机通过RJ45接口接入通信SDH光纤传输设备的百兆口。网络拓朴采用环网型如图2所示,充分利用电力通信环网自愈的能力保证通道运行的可靠性。
图2 网络拓扑图
1.3 统一平台下的信息分层分流
配调主站采用了“调配集一体化”的设计理念如图3所示,即在统一的系统平台下,可同时满足调度自动化、配网自动化、集控站监控的运行需要。三者对系统需求的侧重面是不同的,要求系统将信息分层分流,把不同的信息传送至不同的人机工作站,并进行信息过滤,这样处理可以减少网络的信息流量,使得信息反馈更具针对性。
图3 系统框架结构图
分层分流的实现方式:数据采集网段与后台数据处理网段分离,减少了网络流量。
系统集控采集网段与配网采集网段分离,使调度自动化与配网自动化的数据采集保持相对独立,调试互不影响。后台重要信息网络报文(如遥信变位、SOE报文等)根据工作站的职能进行了分类,并采用面向连接(TCP)的点对点议传输,使工作站只接收相关信息,屏蔽了无关信息。后台共享信息网络报文(如对时报文等)则采用广播方式传输。根据调度自动化、配网自动化、集控站监控的不同需要,提供专属人机界面,屏蔽超出监控范围的画面信息。
1.4 告警体系的深层配置
传统SCADA功能中对告警模块的要求是正确反映变电所上传的遥信变位和SOE信息,并以告警窗、音响、推画面三种方式向值班员进行提示。而目前一个集控站辖区内有多个变电所,若多个变电所同时上传大量的变位信息,值班员根本无法快速做出判断,导致缺陷处理滞后。针对此种情况,系统进行如下配置。
将变电所中所有的遥信信息按重要性进行分类,分为事故告警、重要告警和一般告警三类。以10kV线路信息为例。
事故告警:事故总信号、过流I段、过流II段、重合闸动作、合闸加速动作。
重要告警:装置报警、装置闭锁、弹簧未储能、出口回路故障、TA断线等。
一般告警:保护启动、装置检修、保护HWJ、保护TWJ、通信工况等。
集控工作站中的告警框分为事故告警框、重要告警框和一般告警框,厂站上传遥信变位按重要等级分别在各自的告警框中提
浙江省衢州电力局 徐艺 侯雅琳
摘要:该文介绍了衢州配调在一体化主站系统升级改造过程中,对系统应用进行扩展和改进的情况,并着重探讨了信息分层分流、告警深层配置、机房环境监控及PAS功能等应用的实现方式。
关键词:配调;主站系统;应用;SCADA
中图分类号:TM764.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3-0867(2008)06-0030-02
随着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城农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同时变电所无人值班模式的实施与配网自动化技术的逐步成熟也使得县级调度主站系统的架构不断发展和升级,对调度自动化系统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主站系统不仅需要进一步深化完善原有SCADA功能模块的应用,而且需要逐步探索包括PAS高级应用、配网自动化等功能的扩展应用,以更好地满足电网安全、经济、稳定的运行要求。
本文从几个方面介绍了浙江衢州配调结合电网运行的实际需要,对一体化主站功能进行了扩展和改进的情况。系统采用基于调配集一体化的系统构架,实现了变电所信息的分层分流和分层告警,涵盖了对机房环境的统一监控,并实施了PAS高级应用模块的初步应用。
1 系统应用特色
1.1 系统平台
浙江衢州配调于2007年9月投运了南瑞农电ON2000 V2.0 EMS系统。该系统基于UNIX/Windows混合操作平台,系统服务器和前置服务器采用小型机,操作系统采用Solaris10,商用数据库采用Oracle9i。系统在一体化支撑环境上,实现了调度自动化、集控站监控、配网自动化、电网分析软件等众多应用功能。系统构架如图1所示。
统一的支撑平台、人机交互界面和数据库管理维护界面,为扩展系统功能创造了条件,同时实现了硬件资源和信息数据的共享,避免了重复投资,提高了工作效率。
1.2 前置通信网络化模式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IEC61870-5-104通信规约的逐步实用,调度主站与变电所自动化的通信模式,也逐步过渡至网络化方式。本期主站升级后,与厂站的通信方式全部采用网络通信模式,网络设备采用CISCO系列交换机实现。主站中心交换机采用CISCO3750,变电所自动化交换机采用CISCO3560,交换机通过RJ45接口接入通信SDH光纤传输设备的百兆口。网络拓朴采用环网型如图2所示,充分利用电力通信环网自愈的能力保证通道运行的可靠性。
1.3 统一平台下的信息分层分流
配调主站采用了“调配集一体化”的设计理念如图3所示,即在统一的系统平台下,可同时满足调度自动化、配网自动化、集控站监控的运行需要。三者对系统需求的侧重面是不同的,要求系统将信息分层分流,把不同的信息传送至不同的人机工作站,并进行信息过滤,这样处理可以减少网络的信息流量,使得信息反馈更具针对性。
分层分流的实现方式:数据采集网段与后台数据处理网段分离,减少了网络流量。
系统集控采集网段与配网采集网段分离,使调度自动化与配网自动化的数据采集保持相对独立,调试互不影响。后台重要信息网络报文(如遥信变位、SOE报文等)根据工作站的职能进行了分类,并采用面向连接(TCP)的点对点议传输,使工作站只接收相关信息,屏蔽了无关信息。后台共享信息网络报文(如对时报文等)则采用广播方式传输。根据调度自动化、配网自动化、集控站监控的不同需要,提供专属人机界面,屏蔽超出监控范围的画面信息。
1.4 告警体系的深层配置
传统SCADA功能中对告警模块的要求是正确反映变电所上传的遥信变位和SOE信息,并以告警窗、音响、推画面三种方式向值班员进行提示。而目前一个集控站辖区内有多个变电所,若多个变电所同时上传大量的变位信息,值班员根本无法快速做出判断,导致缺陷处理滞后。针对此种情况,系统进行如下配置。
将变电所中所有的遥信信息按重要性进行分类,分为事故告警、重要告警和一般告警三类。以10kV线路信息为例。
事故告警:事故总信号、过流I段、过流II段、重合闸动作、合闸加速动作。
重要告警:装置报警、装置闭锁、弹簧未储能、出口回路故障、TA断线等。
一般告警:保护启动、装置检修、保护HWJ、保护TWJ、通信工况等。
集控工作站中的告警框分为事故告警框、重要告警框和一般告警框,厂站上传遥信变位按重要等级分别在各自的告警框中提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