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灾害对宜昌农网的影响及防范对策
2008-08-06 09:43:57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湖北省宜昌供电公司 王艳阳 朱先志 郭达奇
摘要:该文对宜昌农村电网冰雪灾害的特点、受损原因、地域地貌、气象条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电网;冰雪灾害;对策
中图分类号:TM726.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
2008年1月11日到2月10日,湖北省宜昌地区遭受了50年不遇的冰雪灾害,电网承受着恶劣天气和负荷紧张的双重严峻考验:海拔700m以上地带的线路均出现覆冰情况,覆冰最厚达50mm,最薄处15mm,灾害导致部分设备被迫停运。本文对农网设备停运和受损状况以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今后预防和应对冰雪灾害的对策。
1 冰雪灾害对农村电网的影响
此次灾害共导致湖北省宜昌农网10kV及以上线路跳闸85条次,断(倒)杆678基,断损线118.22km,损坏配电变压器103台,低压线路断(倒)杆2359根,断损线457.5km,累计涉及1930个台区,停电124584户。先后有110kV崔建线和雁座线、110kV座斗坪2#主变压器、35kV桃榔线、远安35kV太平顶支线因覆冰严重,按照应急预案,将设备临时停运。此次灾害造成直接损失2637.8万元。
2 覆冰地段地貌及气象情况
秭归县110kV崔建线(16#~38#,57#~69#)及35kV建九线(4#~23#)、屈闾线(29#~34#)及杨林线(20#~35#),4条线路受损线段均在海拔700~1450m之间,重冰区处于高山风口处,风速10~15m/s,空气相对湿度为85%~90%,覆冰厚度20~40mm之间,导线上冰雪混合物的直径则达120~200mm之间,每年11月中旬至次年3月上旬是覆冰季节,最低气温可达-8~-15℃。
长阳县35kV桃榔线(10#~146#)、贺榔线(29#~70#)受损线段均在海拔700~1800m之间,重冰区处于高山风口处,风速10~15m/s,空气相对湿度为90%以上,覆冰厚度30~50mm之间,导线上冰雪混合物的直径则达120~250mm之间,每年11月中旬至次年3月上旬是覆冰季节,最低气温可达-8~-20℃。
冰灾期间,五峰县10kV受损线路,主要分布在湾潭等700~1900m高海拔山区,重冰区处于高山风口处,风速10~15m/s,空气相对湿度为90%以上,覆冰厚度20~40mm之间,导线上冰雪混合物的直径则达80~250mm之间,每年11月中旬至次年3月上旬是覆冰季节,最低气温可达-8~-16℃。
秭归县10kV受损线路主要分布在梅家河等700~1900m高海拔山区,重冰区处于高山风口处,风速10~15m/s,空气相对湿度为90%以上,覆冰厚度20~40mm之间,导线上冰雪混合物的直径则达60~200mm之间,每年11月中旬至次年3月上旬是覆冰季节,最低气温可达-6~-16℃。
长阳县10kV受损线路主要分布在火烧坪等70~1900m高海拔山区,重冰区处于高山风口处,风速10~15m/s,空气相对湿度为90%以上,覆冰厚度20~40mm之间,导线上冰雪混合物的直径则达60~250mm之间,每年11月中旬至次年3月上旬是覆冰季节,最低气温可达-6~-18℃。
夷陵区10kV受损线路主要分布在大老岭等70~1500m高海拔山区,重冰区处于高山风口处,风速10~15m/s,空气相对湿度为85%以上,覆冰厚度20~30mm之间,导线上冰雪混合物的直径则达60~180mm之间,每年11月中旬至次年3月上旬是覆冰季节,最低气温可达-6~-12℃。
可见,宜昌农网设备覆冰易发生于海拔700m以上,风速>10m/s,气温<-6℃,空气相对湿度>85%,高山风口地段,覆冰厚度在20~50mm之间,导线上冰雪混合物的直径则达60~250mm之间,每年11月中旬至次年3月上旬是覆冰季节。
3 电力设备受损的具体情况及原因
3.1 设计方面
・部分输配电线路路径、变电站选址位于重冰区;
・变电设备之间连接导线过短,热胀冷缩损坏连接部分;
・农网线路设计覆冰厚度标准低,基本设计为10mm,对海拔700m以上山区未按重冰区要求进行设计、改造;
・线路电杆高度不够,导线对地距离较小,线路覆冰后,对地距离不够,造成接地事故;
・横担选型太小或应采用双横担的只使用单横担,横担未加装支撑铁,覆冰后引起横担折弯;
・重冰区线路架设单避雷线,或将避雷线单改双时,中相导线可能会对避雷线放电,避雷线有可能落在中相导线上(贺榔线46#-47#因此送电不成功);
・重冰区直线杆塔在两侧档距相差较大,或者两侧覆冰不匀等时,易造成绝缘子串严重倾斜,导致导线对横担距离不够发生放电现象(110kV池锁线及35kV建九线因此而跳闸);
・重冰区输电线路因导线、地线及杆塔覆冰过载,发生导线、地线断线或接续管抽头及倒断杆塔事故,并易产生杆塔倾斜、电杆炸裂、横担及塔材变形折弯、导线和避雷线断股等缺陷;
・重冰区输电线路因导、地线严重覆冰,导、地线弧垂显著增大,易造成导、地线(耦合地线)间放电和导线对地或对交叉跨越物放电(如110kV崔建线及35kV太平顶线)。
3.2 维护方面
・变电设备密封垫圈老化,低温引起渗漏;
・<
湖北省宜昌供电公司 王艳阳 朱先志 郭达奇
摘要:该文对宜昌农村电网冰雪灾害的特点、受损原因、地域地貌、气象条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电网;冰雪灾害;对策
中图分类号:TM726.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
2008年1月11日到2月10日,湖北省宜昌地区遭受了50年不遇的冰雪灾害,电网承受着恶劣天气和负荷紧张的双重严峻考验:海拔700m以上地带的线路均出现覆冰情况,覆冰最厚达50mm,最薄处15mm,灾害导致部分设备被迫停运。本文对农网设备停运和受损状况以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今后预防和应对冰雪灾害的对策。
1 冰雪灾害对农村电网的影响
此次灾害共导致湖北省宜昌农网10kV及以上线路跳闸85条次,断(倒)杆678基,断损线118.22km,损坏配电变压器103台,低压线路断(倒)杆2359根,断损线457.5km,累计涉及1930个台区,停电124584户。先后有110kV崔建线和雁座线、110kV座斗坪2#主变压器、35kV桃榔线、远安35kV太平顶支线因覆冰严重,按照应急预案,将设备临时停运。此次灾害造成直接损失2637.8万元。
2 覆冰地段地貌及气象情况
秭归县110kV崔建线(16#~38#,57#~69#)及35kV建九线(4#~23#)、屈闾线(29#~34#)及杨林线(20#~35#),4条线路受损线段均在海拔700~1450m之间,重冰区处于高山风口处,风速10~15m/s,空气相对湿度为85%~90%,覆冰厚度20~40mm之间,导线上冰雪混合物的直径则达120~200mm之间,每年11月中旬至次年3月上旬是覆冰季节,最低气温可达-8~-15℃。
长阳县35kV桃榔线(10#~146#)、贺榔线(29#~70#)受损线段均在海拔700~1800m之间,重冰区处于高山风口处,风速10~15m/s,空气相对湿度为90%以上,覆冰厚度30~50mm之间,导线上冰雪混合物的直径则达120~250mm之间,每年11月中旬至次年3月上旬是覆冰季节,最低气温可达-8~-20℃。
冰灾期间,五峰县10kV受损线路,主要分布在湾潭等700~1900m高海拔山区,重冰区处于高山风口处,风速10~15m/s,空气相对湿度为90%以上,覆冰厚度20~40mm之间,导线上冰雪混合物的直径则达80~250mm之间,每年11月中旬至次年3月上旬是覆冰季节,最低气温可达-8~-16℃。
秭归县10kV受损线路主要分布在梅家河等700~1900m高海拔山区,重冰区处于高山风口处,风速10~15m/s,空气相对湿度为90%以上,覆冰厚度20~40mm之间,导线上冰雪混合物的直径则达60~200mm之间,每年11月中旬至次年3月上旬是覆冰季节,最低气温可达-6~-16℃。
长阳县10kV受损线路主要分布在火烧坪等70~1900m高海拔山区,重冰区处于高山风口处,风速10~15m/s,空气相对湿度为90%以上,覆冰厚度20~40mm之间,导线上冰雪混合物的直径则达60~250mm之间,每年11月中旬至次年3月上旬是覆冰季节,最低气温可达-6~-18℃。
夷陵区10kV受损线路主要分布在大老岭等70~1500m高海拔山区,重冰区处于高山风口处,风速10~15m/s,空气相对湿度为85%以上,覆冰厚度20~30mm之间,导线上冰雪混合物的直径则达60~180mm之间,每年11月中旬至次年3月上旬是覆冰季节,最低气温可达-6~-12℃。
可见,宜昌农网设备覆冰易发生于海拔700m以上,风速>10m/s,气温<-6℃,空气相对湿度>85%,高山风口地段,覆冰厚度在20~50mm之间,导线上冰雪混合物的直径则达60~250mm之间,每年11月中旬至次年3月上旬是覆冰季节。
3 电力设备受损的具体情况及原因
3.1 设计方面
・部分输配电线路路径、变电站选址位于重冰区;
・变电设备之间连接导线过短,热胀冷缩损坏连接部分;
・农网线路设计覆冰厚度标准低,基本设计为10mm,对海拔700m以上山区未按重冰区要求进行设计、改造;
・线路电杆高度不够,导线对地距离较小,线路覆冰后,对地距离不够,造成接地事故;
・横担选型太小或应采用双横担的只使用单横担,横担未加装支撑铁,覆冰后引起横担折弯;
・重冰区线路架设单避雷线,或将避雷线单改双时,中相导线可能会对避雷线放电,避雷线有可能落在中相导线上(贺榔线46#-47#因此送电不成功);
・重冰区直线杆塔在两侧档距相差较大,或者两侧覆冰不匀等时,易造成绝缘子串严重倾斜,导致导线对横担距离不够发生放电现象(110kV池锁线及35kV建九线因此而跳闸);
・重冰区输电线路因导线、地线及杆塔覆冰过载,发生导线、地线断线或接续管抽头及倒断杆塔事故,并易产生杆塔倾斜、电杆炸裂、横担及塔材变形折弯、导线和避雷线断股等缺陷;
・重冰区输电线路因导、地线严重覆冰,导、地线弧垂显著增大,易造成导、地线(耦合地线)间放电和导线对地或对交叉跨越物放电(如110kV崔建线及35kV太平顶线)。
3.2 维护方面
・变电设备密封垫圈老化,低温引起渗漏;
・<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