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力技术论文 > 电网技术 > 正文

变电站移动式声像交互装置

  2008-07-02 10:29:24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河北省饶阳县电力局  张爱春 刘海霞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电力企业对共享信息资源和提高生产、管理、经营效益的需求变得非常迫切。变电站逐步向无人值守的方向发展,为了直观、具体地了解无人值守现场实时的情况,采用移动式声像交互装置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1 设计方案

2005年5月,饶阳电力局安装了远程图像监控系统,使用效果较好,但意识到在实际的变电站操作和设备巡视中不能与操作人员或变电站人员联系,造成很多不便。正是基于此点,饶阳电力局与厂家联系,引进了音频矩阵设备,但效果不很理想。此时远动、通信人员提出了基于现有的电话交换系统、视频压缩装置和通信设备来实现变电站与局端的声像交互装置,又经过多方考察、咨询意见,决定设计为移动形式,更加体现其灵活性和实用性。

声音部分,原来厂家声音效果不理想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专业的声音交互系统,而音频矩阵只是实现了多路音频与主站端的交叉连接。而经过压缩再传输到主站,势必会产生延时现象。而我们现成的调度机正可以解决该问题,站内加装耳麦和声音传输设备在站端无线传输设备上占用一路音频即可解决。

图像部分,原厂家提供的视频压缩装置提供了16路视频输入,而一般我们只用到了5~8路,占用其空余任意一路,再买进图像传输的无线装置,将移动摄像头的视频信号传输至视频压缩装置就解决了该问题。

装置组装,在安全帽的正前方打孔(经检测不影响安全帽的安全使用)将移动式摄像头固,其视频线引下。耳麦拆开,将2个喇叭安装于安全帽内部,与耳朵部位对准,而后固定好。其音频线引下。在一个小挎包内将传输装置与引下线相接,这样该移动式摄像、声音交互装置完成。而传输装置的另一部分则接入视频压缩装置和SDH设备的话路口,如图1所示。


图1 移动远程图像监控系统示意图

2 系统功能特点

移动式声像交互装置的无线传输设备的传输距离和传输质量均可以覆盖全站。

摄像头对于变电站的开关位置,油标位置,主变温度等均可以看清,图像清晰。

与主站通话杂音很小,不影响通话,无回音,并且做到了声像同步。

饶阳电力局自主设计和安装的移动式摄像、声音交互装置方便的解决了固定摄像头死角和跟踪问题。变电站人员操作时,只需要携带该装置(安全帽加装后,重量仅增加了150g,戴在头上无不适感觉)进行操作便可。

由于声音接入的电话系统,所以不存在声音延时和回音,非常清晰。并且该音频占用一号码资源,可以方便各科室联系,在操作时可通过拨号与运行科、安检科等局内所有科室随时联系。各科室也可以主动与操作人联系。

3 应用效果

2007年11月,变电站移动式声像交互装置通过了国家电网公司的验收。经过一年来的运行,使用效果良好。真正实现变电站的无人值班自动化。调度员能直接监护、指挥操作人,真正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可视化的维护和操作,确保工作的可靠性、准确性和安全性。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发现事故隐患,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声音图像的同步监控,满足饶阳电力局无人值班变电站和操作队模式的实际需要,保证了变电站安全、可靠、稳定的运行和操作。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配电网概述及管理体系

2019-03-02

电力线路故障向量图图分析与画

2018-12-19

热点排行
  • · 配电网概述及管理体系
  • · 采用±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减小对环境影响
  • · 耐热铝合金导线性能参数
  • · 电网自动化专业发展的若干问题探讨
  • · 电力企业技术发展面临四大挑战
  • · 电力线路故障向量图图分析与画法
  • · 浅谈两改后的线损管理措施
  • · 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主要特点
  • · 农网改造中施工及技术方面的几点建议
  • · 双端口RAM及其在CAN总线适配卡中的实现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