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力技术论文 > 电网技术 > 正文

适用于农村低压网的保护系统

  2008-07-02 10:47:41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广东电网新会供电局  赵铭光  

摘要:该文作者认为农村低压网中以TN系统为主网络,大部分支线为TT系统,小部分为TN-C-S系统为主体的保护系统,是适应现行农村低压网的保护系统。

关键词;农村电网;剩余电流保护;三级保护系统

中图分类号:TM564.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3-0867(2008)04-0018-02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用电量的增加,城乡供用电结构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以往农村一台配变的低压侧线路中只装一台剩余电流保护器进行全网总保护的方式,已不适应当前农村用电现状。保护器安装发展为分级保护方式,即在一台总保护之后,增加了以家庭为保护单位的末级保护,形成了两级保护网络,再又针对用电量较大的线路增设了支线,或某一加工场为一分级单位的中级保护,形成目前较为完善的三级保护网络体系。但由于各级剩余电流保护器之间的动作电流、动作时间的控制与配合不理想等种种原因,供电可靠性得不到保障,严重影响正常供用电。因此,从保障安全用电和供电可靠性角度综合考虑,改变以往这种惯用的旧的保护模式是电力发展的趋势。

1 系统接地型式以TN系统为主,大部分支线为TT系统及小部分为TN-C-S系统

目前,我国农村低压电网极大部分是TT系统,辅以一台普通电流型的保护器。20世纪70年代初,常选用交流脉冲型保护器,中期发展为鉴相鉴幅型保护器、20世纪90年代末,又使用普通电流型(但增设了可以自动换档的这一种)作总保护。有些地方又把照明线与动力线分别各安装一台总保护,进行全程线路保护。1998年农网改造以前,末级保护普及率较低,但通过这几年来的农网改造,末级保护普及率得到极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农村家庭内部的线路普遍不规范、且老化,并且没有同时进行改造。因此,末级保护普及率虽高,但实际投运率却不高,这就直接影响了总保护的正常投运。为此,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通过摸索,总结了一套电网安全保护系统改造经验,较为实用、可靠。

我国农村电网20世纪80年代以前,大部分地区系统接地型式,一直都是按TT系统考滤。但是,由于资金短缺,网架结构很不规范,特别是中性(N)线更是谈不上标准化。因此,经常性的断线现象屡见不鲜,加上线路末端电压较低,因此,为了弥补上述的缺陷,进行了N线重复接地。所以实际上的TT系统,已经演变为不规范的TN系统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农村也随着改革开放的形势进一步深化,农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农村用电量明显增加,而现阶段使用一般的普通型剩余电流保护器作总保护,就很难正常发挥作用。频繁的跳闸或无法投运,电网系统和保护网络已经到了严重不匹配的程度。

为此通过摸索,总结出一套比较适宜我国农村现状,以及今后发展的电网系统与保护网络配置的设备。

1.1 总保护

经济发达的农村,特别是一些具有城镇化倾向的农村,配变侧低压电网主线路按TN系统。由于这个系统本身就必须安装具有短路和过载功能的断路器。故一般情况下总保护无需增设剩余电流保护功能。

通过几年来的大规模农网改造,主干线路的质量趋向规范。在一般无天灾人祸的情况下,一般不可能直接接触有电线路,因此不会出现击事故。只要辅以技术手段、安装以监视线路的绝缘情况,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如倒杆断线、盗线等)的断线保护装置即可。当然也可根据当地的需要,针对那些盗窃低压线路特别猖獗的地区,这种断线保护装置也可以扩大到相关支线。

主线路的保护功能应该是,以确保线路的正常供电为主,对那些直接影响正常供电的故障,如短路、过载、断线现象的出现,采取保护措施。避免了因使用普通电流型剩余电流保护器在线路中稍有漏电时,就频繁的误动作,或因其漏电电流整定值设置无法适应线路实际漏电状况,而造成剩余电流保护器无法投运的后果。

为了增强线路与设备的抗雷击能力,主线路在分支线路的出线处,其N线要设置重复接地,在N线上设立多处重复接地,同样也可以防止N线断线而失去保护的作用,并且降低漏电设备的对地电压,减少电击危险程度。

1.2 中级保护

针对用电量较大的或接近城镇化的村庄,可以增设中级剩余电流保护器。

按照其所匹配的线路功能要求,而进行的分级保护方式,是提高安全用电水平,保证用电可靠性、连续性的最有效方法。多年来农村安装剩余电流保护器的运行经验,证明了无论多完善先进的剩余电流保护器,在变压器低压线路上,只安装一台有兼直接电击保护功能的保护器,都会严重影响用电的连续性。这是保护器在一些线路中投运率低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中级保护是主线路TN系统向各用户单位分配延伸的分支线路。该分支线路采用TT系统较为合理。部分不能连续出现瞬间停电(跳闸现象)的生产加工单位、医院、卫生所、邮电等等可以采用TN-C-S系统。

中级保护所管辖的生活用电以10~30户为佳。当然最主要还是要根据农户房屋的位置、<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配电网概述及管理体系

2019-03-02

电力线路故障向量图图分析与画

2018-12-19

热点排行
  • · 配电网概述及管理体系
  • · 采用±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减小对环境影响
  • · 耐热铝合金导线性能参数
  • · 电网自动化专业发展的若干问题探讨
  • · 电力企业技术发展面临四大挑战
  • · 电力线路故障向量图图分析与画法
  • · 浅谈两改后的线损管理措施
  • · 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主要特点
  • · 农网改造中施工及技术方面的几点建议
  • · 双端口RAM及其在CAN总线适配卡中的实现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