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配网线损率措施刍议
2008-07-02 11:12:03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作者:河北省无极县供电公司 刘增强
线损率是供电企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经济指标,线损率的高低综合反映了供电企业的系统设计、设备运行、经营管理水平。近年来,党中央提出创建“节约型社会”的口号,国家电网公司开展了“农电线损管理年”活动,而配网线损不管在损失电量的绝对数量上,还是在电网的损失比例上,都占据了较大的份额。因此,配网的降损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现就我的一些看法归纳如下。
一、县级供电企业配网现存的问题
(一)布局和结构不合理
在配电网中,超供电半径范围供电,或线路迂回供电;配网线路没有随着负荷的发展,伸入到用电负荷中心。以上这些问题,在国家大规模的电网改造后,有些问题已逐渐消除,但并没有全部解决。
(二)一些配电变压器的负荷轻、不平衡
配电变压器空载运行时间长,配电变压器的固定损耗大。尤其在农闲季节,白天用电负荷小,经常轻载或空载运行,在农忙季节时,白天负荷较大,晚上经常轻载;农村综合变在后半夜经常空载运行。在一些地区存在着相当数量配电变压器容量与实际用电负荷不匹配的情况,配电变压器负荷没有在经济运行区间。
(三)电能计量装置造成的偏差
一些用户由于负荷变动大,选择电流互感器时往往选择变比偏大,而实际负荷较小,造成计量偏差大;电压互感器二次压降过大造成的计量误差加大。
(四)管理上的疏漏
用户违章用电和窃电,抄表核收的差错,用户表计的使用和更换管理上的疏忽,均容易造成电能损失。
二、降损技术上措施
(一)电网的改造
1、简化电压等级。电压如能简化掉一级,便可减少一级设备,减少运行管理和检修工作,减少一级损耗。
2、改造不合理的电网结构。对导线线径过细、迂回供电、负荷分布不合理的线路进行改造,确保电网安全经济运行。
3、增加直供电。对大型企业实行专线供电,起始点关口计量,减少线路损耗。
4、采用新型节能变压器。淘汰S7以下老型号高耗能变压器,新装配电变压器一律采用S9及以上型号系列。
(二)设备的经济运行
1、停用空载配电变压器,减少空载损耗。
2、负荷和配电变压器容量相符,避免大负荷小容量或小负荷大容量现象。
3、尽量使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平衡。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平衡时,损耗要增加,而且不平衡度越大,损耗也越大,同时还危及配电变压器的安全运行。因此,一般要求配电变压器低压侧电流的不平衡度不得超过10%。
(三)电网的无功补偿
实现无功功率就地平衡,提高用户的功率因数,可以减少发电机送出的无功功率和线路、变压器传输的无功功率,使线损率大大降低,而且还可以改善电压质量、提高线路和变压器的输送能力。提高功率因数,一般实行无功就地平衡原则:一是35kV变电所10kV电容器集中补偿;二是10kV配电线路分散补偿;三是10kV配电变压器低压侧无功动态补偿;四是大型电动机随机补偿等。
(四)加快计量装置的改进
用101及以上型号的机械电能表代替原862型电能表,用全电子电能表代替机械电能表。全电子电能表不但具有误差线性好、准确度高、启动电流小、超载能力强、抗倾斜、防窃电,可实现抄表的自动化管理等特点,而且还有表损低的优点。对大型专供户实行高供高计,推广防窃电计量装置和远程抄表装置,实施实时监控。
三、降损管理上措施
以上仅仅是技术降损措施,在日常的线损工作中,管理措施的具体落实及日常的检查到位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够引起线损的统计值较大幅度的波动,特别是目前的窃电问题,常常导致线损异常升高。必须完善线损管理的组织措施,确保线损有效管理。
(一)开展好线损分析,做好七项对比分析。统计线损率与理论线损率的对比;理论线损率与经济线损率的对比;固定损耗和可变损耗的对比;现实与历史问题的对比;当前水平与年平均水平的对比;计量总表与分表电量的对比;线路或设备之间、季度和年度之间、班组之间的线损综合对比。定期召开用电形势、线损分析会,定期开展线损分析,并针对出现的异常问题,仔细研究对策,将问题尽早解决。
(二)实
线损率是供电企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经济指标,线损率的高低综合反映了供电企业的系统设计、设备运行、经营管理水平。近年来,党中央提出创建“节约型社会”的口号,国家电网公司开展了“农电线损管理年”活动,而配网线损不管在损失电量的绝对数量上,还是在电网的损失比例上,都占据了较大的份额。因此,配网的降损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现就我的一些看法归纳如下。
一、县级供电企业配网现存的问题
(一)布局和结构不合理
在配电网中,超供电半径范围供电,或线路迂回供电;配网线路没有随着负荷的发展,伸入到用电负荷中心。以上这些问题,在国家大规模的电网改造后,有些问题已逐渐消除,但并没有全部解决。
(二)一些配电变压器的负荷轻、不平衡
配电变压器空载运行时间长,配电变压器的固定损耗大。尤其在农闲季节,白天用电负荷小,经常轻载或空载运行,在农忙季节时,白天负荷较大,晚上经常轻载;农村综合变在后半夜经常空载运行。在一些地区存在着相当数量配电变压器容量与实际用电负荷不匹配的情况,配电变压器负荷没有在经济运行区间。
(三)电能计量装置造成的偏差
一些用户由于负荷变动大,选择电流互感器时往往选择变比偏大,而实际负荷较小,造成计量偏差大;电压互感器二次压降过大造成的计量误差加大。
(四)管理上的疏漏
用户违章用电和窃电,抄表核收的差错,用户表计的使用和更换管理上的疏忽,均容易造成电能损失。
二、降损技术上措施
(一)电网的改造
1、简化电压等级。电压如能简化掉一级,便可减少一级设备,减少运行管理和检修工作,减少一级损耗。
2、改造不合理的电网结构。对导线线径过细、迂回供电、负荷分布不合理的线路进行改造,确保电网安全经济运行。
3、增加直供电。对大型企业实行专线供电,起始点关口计量,减少线路损耗。
4、采用新型节能变压器。淘汰S7以下老型号高耗能变压器,新装配电变压器一律采用S9及以上型号系列。
(二)设备的经济运行
1、停用空载配电变压器,减少空载损耗。
2、负荷和配电变压器容量相符,避免大负荷小容量或小负荷大容量现象。
3、尽量使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平衡。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平衡时,损耗要增加,而且不平衡度越大,损耗也越大,同时还危及配电变压器的安全运行。因此,一般要求配电变压器低压侧电流的不平衡度不得超过10%。
(三)电网的无功补偿
实现无功功率就地平衡,提高用户的功率因数,可以减少发电机送出的无功功率和线路、变压器传输的无功功率,使线损率大大降低,而且还可以改善电压质量、提高线路和变压器的输送能力。提高功率因数,一般实行无功就地平衡原则:一是35kV变电所10kV电容器集中补偿;二是10kV配电线路分散补偿;三是10kV配电变压器低压侧无功动态补偿;四是大型电动机随机补偿等。
(四)加快计量装置的改进
用101及以上型号的机械电能表代替原862型电能表,用全电子电能表代替机械电能表。全电子电能表不但具有误差线性好、准确度高、启动电流小、超载能力强、抗倾斜、防窃电,可实现抄表的自动化管理等特点,而且还有表损低的优点。对大型专供户实行高供高计,推广防窃电计量装置和远程抄表装置,实施实时监控。
三、降损管理上措施
以上仅仅是技术降损措施,在日常的线损工作中,管理措施的具体落实及日常的检查到位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够引起线损的统计值较大幅度的波动,特别是目前的窃电问题,常常导致线损异常升高。必须完善线损管理的组织措施,确保线损有效管理。
(一)开展好线损分析,做好七项对比分析。统计线损率与理论线损率的对比;理论线损率与经济线损率的对比;固定损耗和可变损耗的对比;现实与历史问题的对比;当前水平与年平均水平的对比;计量总表与分表电量的对比;线路或设备之间、季度和年度之间、班组之间的线损综合对比。定期召开用电形势、线损分析会,定期开展线损分析,并针对出现的异常问题,仔细研究对策,将问题尽早解决。
(二)实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