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损管理浅析
2008-07-09 10:11:48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作者:湖北省十堰供电公司 路 程
两网改造已经结束,电力改革已经铺开,为了保证网改的成果,就迫切要求我们加强供电营销管理,健全供电营销体制,而营销管理的中心是线损管理,线损是关系企业经营效益指标的重要内容,是衡量电力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如何完善线损管理是我们经营管理更上层楼的关键。
由于农网改造时间紧,任务重,从改造完毕的台区线损来看,虽有明显下降,但仍高于电力企业的预期的目标值,降损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目前,农村台区低压线损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1、抄表差错,估抄、漏抄、错抄造成供售电量差异,人为形成电能损耗;
2、人为窃电,使电力企业少计售电量;
3、线路或接户线接头处接触不良,形成损耗;
4、电能表或互感器的误差造成计量失真;
5、绝缘子被击穿或绝缘子表面污秽等原因,导致低压线路漏电或放电;
6、树木、攀藤植物等对线路攀触,致使线路对地放电;
7、台区导线、电缆线径偏小发热造成电能损耗;
8、三相负荷不平衡,造成线路和配电变压器损耗增加;
9、对台区临时用电虚报、瞒报,少计售电量;
10、线路中一些未装表计量的有线电视放大器;
11、老式机械电能表自身的损耗。
通过对农村低压线损的分析可以看出,加强线损管理应从多方面入手,采取多种手段,因地制宜。
本人一直从事基层用电管理工作,就以往的工作经验来看,降低线损的措施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降损的组织措施
建立线损管理组织体系,形成线损管理公司、供电所、电工组三级管理网络,供电所实行线损“四分”管理,各岗位实行线损指标管理。明确责任,层层落实,严格考核。
签订线损管理责任状,形成齐抓共管的氛围,职责到位,奖惩分明。
二、降损的管理措施
因管理原因造成的电能损失在整个线损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农村电网改造虽已全部结束,户表也已安装。但由于对农电工的管理上的相对滞后,农村无表临时用电,窃电现象依然存在,是造成网改后农村台区线损偏高的主要原因。
改革农村用电管理体制,全面推行“五统一”、“四到户”、“三公开”,由聘用的农电工直接抄表,收费到户。对农电工纳入企业管理,统一考核,持证上岗。电力企业不定期地进行用电检查,开通举报电话。实行抄表轮片制,杜绝人为因数,降低管理线损。
加强职工教育和培训,采取集中培训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培养职工的企业主人翁精神,提高职工的工作技能和管理经验。使广大职工从思想上认识到企业利益与自身密不可分,降损工作就有了实施的基础。
完善线损指标管理,实行线损管理动态考核,对降低线损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使低压线损指标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应对台区低压线损进行理论计算。依据上年线损完成情况与理论线损计算结果,预测今年台区负荷发展情况,科学地制定本年度低压线损指标。并在实施过程中,每一季度进行修正,使线损指标更加合理,更加便于操作考核。
结合标准化台区建设,完善各项用电指标管理。供电所指标管理应包括高低压线路配电变压器的理论线损指标,管理线损指标及综合损失指标;每条线路的和客户单位的功率因数指标;高低压电压合格率以及电能表的校验轮换率指标;补偿电容器投运率指标;电能表实抄率,电费核算差错率等。这些指标制定要科学,并层层分解落实,确保线损率的降低。
同时加大线损考核力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改革绩效考核模式,制定公司、供电所三级线损考核办法,把工作成绩与奖金挂钩,分级考核,重奖重罚,严格兑现,促使其加强管理,降低线损。
开展线损分析,通过每月分级统计低压线损,对线损完成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存在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开展降损活动,以控制线损的升高或波动。线损分析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电能平衡分析。就是对供电量与售电量进行比较分析,及时发现电能偏差,使计量装置保持正常运行。
2、理论线损与实际线损对比分析。通过对比,能看出管理上差距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
&nbs
两网改造已经结束,电力改革已经铺开,为了保证网改的成果,就迫切要求我们加强供电营销管理,健全供电营销体制,而营销管理的中心是线损管理,线损是关系企业经营效益指标的重要内容,是衡量电力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如何完善线损管理是我们经营管理更上层楼的关键。
由于农网改造时间紧,任务重,从改造完毕的台区线损来看,虽有明显下降,但仍高于电力企业的预期的目标值,降损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目前,农村台区低压线损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1、抄表差错,估抄、漏抄、错抄造成供售电量差异,人为形成电能损耗;
2、人为窃电,使电力企业少计售电量;
3、线路或接户线接头处接触不良,形成损耗;
4、电能表或互感器的误差造成计量失真;
5、绝缘子被击穿或绝缘子表面污秽等原因,导致低压线路漏电或放电;
6、树木、攀藤植物等对线路攀触,致使线路对地放电;
7、台区导线、电缆线径偏小发热造成电能损耗;
8、三相负荷不平衡,造成线路和配电变压器损耗增加;
9、对台区临时用电虚报、瞒报,少计售电量;
10、线路中一些未装表计量的有线电视放大器;
11、老式机械电能表自身的损耗。
通过对农村低压线损的分析可以看出,加强线损管理应从多方面入手,采取多种手段,因地制宜。
本人一直从事基层用电管理工作,就以往的工作经验来看,降低线损的措施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降损的组织措施
建立线损管理组织体系,形成线损管理公司、供电所、电工组三级管理网络,供电所实行线损“四分”管理,各岗位实行线损指标管理。明确责任,层层落实,严格考核。
签订线损管理责任状,形成齐抓共管的氛围,职责到位,奖惩分明。
二、降损的管理措施
因管理原因造成的电能损失在整个线损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农村电网改造虽已全部结束,户表也已安装。但由于对农电工的管理上的相对滞后,农村无表临时用电,窃电现象依然存在,是造成网改后农村台区线损偏高的主要原因。
改革农村用电管理体制,全面推行“五统一”、“四到户”、“三公开”,由聘用的农电工直接抄表,收费到户。对农电工纳入企业管理,统一考核,持证上岗。电力企业不定期地进行用电检查,开通举报电话。实行抄表轮片制,杜绝人为因数,降低管理线损。
加强职工教育和培训,采取集中培训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培养职工的企业主人翁精神,提高职工的工作技能和管理经验。使广大职工从思想上认识到企业利益与自身密不可分,降损工作就有了实施的基础。
完善线损指标管理,实行线损管理动态考核,对降低线损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使低压线损指标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应对台区低压线损进行理论计算。依据上年线损完成情况与理论线损计算结果,预测今年台区负荷发展情况,科学地制定本年度低压线损指标。并在实施过程中,每一季度进行修正,使线损指标更加合理,更加便于操作考核。
结合标准化台区建设,完善各项用电指标管理。供电所指标管理应包括高低压线路配电变压器的理论线损指标,管理线损指标及综合损失指标;每条线路的和客户单位的功率因数指标;高低压电压合格率以及电能表的校验轮换率指标;补偿电容器投运率指标;电能表实抄率,电费核算差错率等。这些指标制定要科学,并层层分解落实,确保线损率的降低。
同时加大线损考核力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改革绩效考核模式,制定公司、供电所三级线损考核办法,把工作成绩与奖金挂钩,分级考核,重奖重罚,严格兑现,促使其加强管理,降低线损。
开展线损分析,通过每月分级统计低压线损,对线损完成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存在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开展降损活动,以控制线损的升高或波动。线损分析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电能平衡分析。就是对供电量与售电量进行比较分析,及时发现电能偏差,使计量装置保持正常运行。
2、理论线损与实际线损对比分析。通过对比,能看出管理上差距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
&nbs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