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网线损管理要点
2008-05-28 10:59:55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广东电网公司清远供电局 刘日荣
摘要:线损率是供电企业重要的考核指标之一,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综合反映了电力企业规划设计水平、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高低,历来是供电企业探讨的热点问题。该文针对农网基础薄弱、供电半径大、负荷不稳定和功率因数低的现状,从线损分析入手,提出一些具体的改进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线损管理;农村电网
中图分类号:TM76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3-0867(2006)12-0051-02
农村电网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如何加强农电管理、加快农电发展、更好服务新农村建设,是当前我国电力企业的一个重要课题。降损增效是农电管理的核心内容,采取措施降低损耗以获得更经济合理的效益是电力企业永恒的主题,也是提倡节约型社会的迫切需要。线损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供电企业的多个部门,从设计、基建、生产、调度、变电运行、线路维护到每月进行的抄、核、收工作,每个环节都与线损有联系。同时,线损是动态的,它随负荷的变化而变化,这需要我们相应采取动态管理。下面结合本人多年工作实践,从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两方面分析并提出相应措施,以供参考。
1 农网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
农村电网布局和结构不合理。超供电半径线路较多,线路的空间距离超长,迂回和“卡脖子”供电线路多,负荷点之间多数由线路“串接”,并且配电线路上负荷点多、分散,配变供电点离用电负荷中心较远,导线截面选择与载荷不匹配等。
供电设备陈旧老化,损耗严重。高能耗配电变压器和用电设备仍在使用中,早期农村架设的10 kV线路的线径较细,导线截面小,载流量大,线路损耗较为严重,农村中小型电灌站和排涝站的情况尤为突出。
配电变压器的负荷轻、不平衡。配电变压器空载运行时间长,固定损耗大。白天用电负荷小,经常轻载或空载运行,晚间则负荷较大;夏天和春节期间负荷大,其他时间经常轻载。另外,还存在着配电变压器容量与实际用电负荷不匹配,“大马拉小车”或“小马拉大车” 的现象均有存在。
电能计量装置造成的损耗。大用户由于负荷变动大,电流互感器变比偏大而实际负荷偏小。电压互感器二次压降过大造成的计量精度下降;大量的照明户表由于设备老化存在着计量精度不合格且偏慢的现象。
管理上的损耗。用户违章用电和窃电损耗,抄核收的差错损失,用户表计使用和更换管理上的疏忽,容易造成电能损失,临时性用电报装管理不严,存在无表用电以及其他的不明损耗。
2 现阶段技术降损要点
改善农村电网的布局和结构。电网的布局,关键是合理选择供电半径和控制最长电气距离。配电线路其电能损耗的绝大部分在主干线段,降低干线段上的电能损耗是线路降损节能的一个主攻方向,减少干线段的电压降还能提高全线路的电压质量。在规划设计时,应考虑远期负荷增长的需要,10 kV线路一般压降不应超过线路额定电压的5%,每回出线输送功率一般不应超过2000 kVA,若过大,则应考虑增加出线回数或新增电源布点。农村村庄内的低压网应采取放射式布线,尽量避免长距离的线路“串接”。技术降损可采取多种方法,比如增大导线截面,提前分流,转移负荷等。但在实施时,要作经济核算,以免资金回收年限过长造成经济上的不合理。
变压器经济合理的运行。为提高供电可靠性和适应农村电网季节性强,负荷波动大的特点,35 kV变电所应考虑两台主变并列运行以减少主变损耗,主变的投切应根据临界负荷确定,当变化的负荷小于临界负荷时,切除一台主变运行较为经济,而大于临界负荷时则两台主变运行较为经济。10 kV配电变压器的损耗占配电网损很大的比例,配电变压器运行不经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配变容量的选择不尽合理,安装位置又不恰当,尤其是农村用电负荷存在季节性强、峰谷差大,年利用小时低,全年轻载甚至空载时间长。因此合理选型和调整配变容量,提高配变平均负载率,是农村电网降损节能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农村电网负荷率低,铁损在整个线损中的比重较大,配电变压器其运行的实际铜损等于铁损时或一般负荷在变压器容量65%~75%时,工作效率最高,负载率为最佳负载率。排灌等季节性负荷专用配变,在不用时要退出运行,对照明动力混合负荷最好采用“母子”变方式运行。
改善供电电压水平。“改善电压水平”就是根据负荷情况使运行电压始终处在一个经济合理的水平上。在电力系统中,电能损耗与运行电压的平方成反比,即电压越高损耗越小。通过无功补偿或调节变压器分接头,可使变压器出线电压提高以降低配网损失。正确的做法是使用电设备电压水平控制在额定值允许的偏移范围内。在忙季,高峰负荷比重大和变损占线损比重大时可适当提高电压使其接近上限运行;在闲季,低谷负荷比重大和固定损耗占线损比重大时可适当降低电压使其接近下限运行。
合理配置农村电网的无
广东电网公司清远供电局 刘日荣
摘要:线损率是供电企业重要的考核指标之一,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综合反映了电力企业规划设计水平、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高低,历来是供电企业探讨的热点问题。该文针对农网基础薄弱、供电半径大、负荷不稳定和功率因数低的现状,从线损分析入手,提出一些具体的改进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线损管理;农村电网
中图分类号:TM76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3-0867(2006)12-0051-02
农村电网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如何加强农电管理、加快农电发展、更好服务新农村建设,是当前我国电力企业的一个重要课题。降损增效是农电管理的核心内容,采取措施降低损耗以获得更经济合理的效益是电力企业永恒的主题,也是提倡节约型社会的迫切需要。线损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供电企业的多个部门,从设计、基建、生产、调度、变电运行、线路维护到每月进行的抄、核、收工作,每个环节都与线损有联系。同时,线损是动态的,它随负荷的变化而变化,这需要我们相应采取动态管理。下面结合本人多年工作实践,从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两方面分析并提出相应措施,以供参考。
1 农网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
农村电网布局和结构不合理。超供电半径线路较多,线路的空间距离超长,迂回和“卡脖子”供电线路多,负荷点之间多数由线路“串接”,并且配电线路上负荷点多、分散,配变供电点离用电负荷中心较远,导线截面选择与载荷不匹配等。
供电设备陈旧老化,损耗严重。高能耗配电变压器和用电设备仍在使用中,早期农村架设的10 kV线路的线径较细,导线截面小,载流量大,线路损耗较为严重,农村中小型电灌站和排涝站的情况尤为突出。
配电变压器的负荷轻、不平衡。配电变压器空载运行时间长,固定损耗大。白天用电负荷小,经常轻载或空载运行,晚间则负荷较大;夏天和春节期间负荷大,其他时间经常轻载。另外,还存在着配电变压器容量与实际用电负荷不匹配,“大马拉小车”或“小马拉大车” 的现象均有存在。
电能计量装置造成的损耗。大用户由于负荷变动大,电流互感器变比偏大而实际负荷偏小。电压互感器二次压降过大造成的计量精度下降;大量的照明户表由于设备老化存在着计量精度不合格且偏慢的现象。
管理上的损耗。用户违章用电和窃电损耗,抄核收的差错损失,用户表计使用和更换管理上的疏忽,容易造成电能损失,临时性用电报装管理不严,存在无表用电以及其他的不明损耗。
2 现阶段技术降损要点
改善农村电网的布局和结构。电网的布局,关键是合理选择供电半径和控制最长电气距离。配电线路其电能损耗的绝大部分在主干线段,降低干线段上的电能损耗是线路降损节能的一个主攻方向,减少干线段的电压降还能提高全线路的电压质量。在规划设计时,应考虑远期负荷增长的需要,10 kV线路一般压降不应超过线路额定电压的5%,每回出线输送功率一般不应超过2000 kVA,若过大,则应考虑增加出线回数或新增电源布点。农村村庄内的低压网应采取放射式布线,尽量避免长距离的线路“串接”。技术降损可采取多种方法,比如增大导线截面,提前分流,转移负荷等。但在实施时,要作经济核算,以免资金回收年限过长造成经济上的不合理。
变压器经济合理的运行。为提高供电可靠性和适应农村电网季节性强,负荷波动大的特点,35 kV变电所应考虑两台主变并列运行以减少主变损耗,主变的投切应根据临界负荷确定,当变化的负荷小于临界负荷时,切除一台主变运行较为经济,而大于临界负荷时则两台主变运行较为经济。10 kV配电变压器的损耗占配电网损很大的比例,配电变压器运行不经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配变容量的选择不尽合理,安装位置又不恰当,尤其是农村用电负荷存在季节性强、峰谷差大,年利用小时低,全年轻载甚至空载时间长。因此合理选型和调整配变容量,提高配变平均负载率,是农村电网降损节能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农村电网负荷率低,铁损在整个线损中的比重较大,配电变压器其运行的实际铜损等于铁损时或一般负荷在变压器容量65%~75%时,工作效率最高,负载率为最佳负载率。排灌等季节性负荷专用配变,在不用时要退出运行,对照明动力混合负荷最好采用“母子”变方式运行。
改善供电电压水平。“改善电压水平”就是根据负荷情况使运行电压始终处在一个经济合理的水平上。在电力系统中,电能损耗与运行电压的平方成反比,即电压越高损耗越小。通过无功补偿或调节变压器分接头,可使变压器出线电压提高以降低配网损失。正确的做法是使用电设备电压水平控制在额定值允许的偏移范围内。在忙季,高峰负荷比重大和变损占线损比重大时可适当提高电压使其接近上限运行;在闲季,低谷负荷比重大和固定损耗占线损比重大时可适当降低电压使其接近下限运行。
合理配置农村电网的无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