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质量信息化管理体系
2008-06-04 09:57:37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广西电网公司北流市供电公司
北流市地处桂东南,全市面积2457 km2,总人口120万,辖22个镇,北流市供电公司主要担负着北流市的电力供应。北流电网通过两回220 kV线路和两回110 kV线路与广西主网连接,全网现有220 kV变电站1座,容量240 MVA;110 kV变电站4座,容量共154.5 MVA;35 kV变电站18座,容量共101.9 MVA;220 kV线路一回,长度13.6 km,110 kV线路5回,总长94.5 km,35 kV线路35回,总长293.35 km,10 kV线路120回,总长度2728 km;配变2501台,总容量237.6 MVA,低压线路6500 km,用电客户269380户,电网结构比较合理。2005年供电量569 GWh,居广西县(市)级供电企业前列。
近年来,公司根据南方电网公司提出的“强本、创新、领先”的战略发展思路,按照广西电网公司的工作部署,在农电管理公司和玉林供电局的直接领导下,不断加大电能质量管理的力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尤其注重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努力向科技要质量、要管理、要效益,现公司已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电能质量信息化管理体系,有效地提高了管理水平。
1 农网改造前后的电能质量管理状况
农网改造以前,公司的35 kV变电站主要集中在北流市中北部,电网运行的设备大多是20世纪70~80年代的陈旧设备,低压配电网中,配变分布不合理、导线线径过细、迂回供电的情况十分普遍,特别是低压网电压合格率仅40%左右,在电网运行生产管理中客户只能“用上电”,不能“用好电”。农网的改造工程为改善电能质量提供了很好的物质基础,使电能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2003年,北流电网综合电压合格率已经达到94.01%,供电可靠率(RS3)城区部分为97.902%、农村部分为97.464%。但“两率”管理上还比较粗放,技术上也仅采用记录式电压统计仪监测电压合格率,其中主要存在“五个问题”:一是反映情况不全面。电压监测点的设置数量有限,特别是低压用户端的监测点,只能做到以点带面,一个月进行一次数据收集分析,不能及时更新。二是数据采集不科学。在公用配电变压器的运行管理上,对配变的三相电压、电流进行测量所取得的数据只能反映配变的瞬时值。因此对配变进行负荷或抽头档位调整时的依据不充分,也不够科学,特别是配变的三相负荷不平衡,不仅增加变压器的损耗,而且影响电压合格率。三是计算结果不准确。供电可靠率计算依据,主要是调度提供的停送电记录,但记录不精确,不能准确地反映全网的运行情况。四是无功补偿不及时。低压电网中存在着大量的感性用电设备,无功需求大。如果不进行相应的补偿,电能质量将受到影响,增加了电网损耗。五是低压谐波监测不到位。不少低压电器设备含有非线性元件,会产生谐波电流,虽然其单个容量小,但数量多、分布广,其向配变注入的谐波电流分量超标,会加重电力网的谐波污染。
2 积极探索提高电能质量管理的新途径
进一步提高电能质量,“保证客户用好电”是践行南方电网公司大政方针的具体体现,是供电企业的责任、义务和本分,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从加强电网建设入手,特别注重利用高科技手段,采取有力措施强化监督,加强“两率”管理,积极做好提高电能质量管理的各项工作,突出抓好中低压电网的电能质量监测管理。2005年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6.17%,供电可靠率(RS3)城区为99.904%、农村为99.573%,达到南方电网公司县级供电企业基础管理达标考评规定的电压质量和供电可靠性管理标准,并顺利通过了南方电网公司级达标企业的评审,主要做法如下。
2.1 应用电网调压和自动化设备
对35 kV及以上的电压质量管理,主要是逐步扩大有载调压变压器和无功电压自动控制装置的应用。现已在网区内的印岭、民乐、民安、六靖等用电负荷峰谷变化较大的变电站安装有载调压变压器,进一步配置完善相应的VQC无功电压自动控制装置,进行电容器投切和主变输出电压自动调整,使电源侧的电压稳定在合格范围内,减少受电端电压调整的困难。经技改后,公司网区内的变电站无功电压自动控制装置应用率达到70%。到“十一五”期末,有载调压变压器及VQC无功电压自动控制装置的应用率达到90%以上。
2.2 完善调度自动化系统建设
北流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建于1997年,对当时大部分变电站实现了“四遥”或“两遥”。近年来,公司继续完善调度自动化系统,2003年对主站进行扩容升级,逐步对新建的农网35 kV变电站进行综合自动化改造,并接入调度自动化系统;陆续将电力载波通道、扩频通道更换为光纤或租用电信专线。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完善,有效地实现了对10 kV及以上各电压等级的电源点的参数进行实时监测,提高了电能质量异常情况的反应处理速度。
2.3 摸索智能化管理的新路子
在北流电网中,低压电网的电能质量相对较差,严重影响整个电网电压合格率的提高。根据北流市配电网的实际情况,2002年,公司与武汉市华骏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合作开发了“信息化低压配电智能管理系统”。该系
广西电网公司北流市供电公司
北流市地处桂东南,全市面积2457 km2,总人口120万,辖22个镇,北流市供电公司主要担负着北流市的电力供应。北流电网通过两回220 kV线路和两回110 kV线路与广西主网连接,全网现有220 kV变电站1座,容量240 MVA;110 kV变电站4座,容量共154.5 MVA;35 kV变电站18座,容量共101.9 MVA;220 kV线路一回,长度13.6 km,110 kV线路5回,总长94.5 km,35 kV线路35回,总长293.35 km,10 kV线路120回,总长度2728 km;配变2501台,总容量237.6 MVA,低压线路6500 km,用电客户269380户,电网结构比较合理。2005年供电量569 GWh,居广西县(市)级供电企业前列。
近年来,公司根据南方电网公司提出的“强本、创新、领先”的战略发展思路,按照广西电网公司的工作部署,在农电管理公司和玉林供电局的直接领导下,不断加大电能质量管理的力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尤其注重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努力向科技要质量、要管理、要效益,现公司已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电能质量信息化管理体系,有效地提高了管理水平。
1 农网改造前后的电能质量管理状况
农网改造以前,公司的35 kV变电站主要集中在北流市中北部,电网运行的设备大多是20世纪70~80年代的陈旧设备,低压配电网中,配变分布不合理、导线线径过细、迂回供电的情况十分普遍,特别是低压网电压合格率仅40%左右,在电网运行生产管理中客户只能“用上电”,不能“用好电”。农网的改造工程为改善电能质量提供了很好的物质基础,使电能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2003年,北流电网综合电压合格率已经达到94.01%,供电可靠率(RS3)城区部分为97.902%、农村部分为97.464%。但“两率”管理上还比较粗放,技术上也仅采用记录式电压统计仪监测电压合格率,其中主要存在“五个问题”:一是反映情况不全面。电压监测点的设置数量有限,特别是低压用户端的监测点,只能做到以点带面,一个月进行一次数据收集分析,不能及时更新。二是数据采集不科学。在公用配电变压器的运行管理上,对配变的三相电压、电流进行测量所取得的数据只能反映配变的瞬时值。因此对配变进行负荷或抽头档位调整时的依据不充分,也不够科学,特别是配变的三相负荷不平衡,不仅增加变压器的损耗,而且影响电压合格率。三是计算结果不准确。供电可靠率计算依据,主要是调度提供的停送电记录,但记录不精确,不能准确地反映全网的运行情况。四是无功补偿不及时。低压电网中存在着大量的感性用电设备,无功需求大。如果不进行相应的补偿,电能质量将受到影响,增加了电网损耗。五是低压谐波监测不到位。不少低压电器设备含有非线性元件,会产生谐波电流,虽然其单个容量小,但数量多、分布广,其向配变注入的谐波电流分量超标,会加重电力网的谐波污染。
2 积极探索提高电能质量管理的新途径
进一步提高电能质量,“保证客户用好电”是践行南方电网公司大政方针的具体体现,是供电企业的责任、义务和本分,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从加强电网建设入手,特别注重利用高科技手段,采取有力措施强化监督,加强“两率”管理,积极做好提高电能质量管理的各项工作,突出抓好中低压电网的电能质量监测管理。2005年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6.17%,供电可靠率(RS3)城区为99.904%、农村为99.573%,达到南方电网公司县级供电企业基础管理达标考评规定的电压质量和供电可靠性管理标准,并顺利通过了南方电网公司级达标企业的评审,主要做法如下。
2.1 应用电网调压和自动化设备
对35 kV及以上的电压质量管理,主要是逐步扩大有载调压变压器和无功电压自动控制装置的应用。现已在网区内的印岭、民乐、民安、六靖等用电负荷峰谷变化较大的变电站安装有载调压变压器,进一步配置完善相应的VQC无功电压自动控制装置,进行电容器投切和主变输出电压自动调整,使电源侧的电压稳定在合格范围内,减少受电端电压调整的困难。经技改后,公司网区内的变电站无功电压自动控制装置应用率达到70%。到“十一五”期末,有载调压变压器及VQC无功电压自动控制装置的应用率达到90%以上。
2.2 完善调度自动化系统建设
北流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建于1997年,对当时大部分变电站实现了“四遥”或“两遥”。近年来,公司继续完善调度自动化系统,2003年对主站进行扩容升级,逐步对新建的农网35 kV变电站进行综合自动化改造,并接入调度自动化系统;陆续将电力载波通道、扩频通道更换为光纤或租用电信专线。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完善,有效地实现了对10 kV及以上各电压等级的电源点的参数进行实时监测,提高了电能质量异常情况的反应处理速度。
2.3 摸索智能化管理的新路子
在北流电网中,低压电网的电能质量相对较差,严重影响整个电网电压合格率的提高。根据北流市配电网的实际情况,2002年,公司与武汉市华骏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合作开发了“信息化低压配电智能管理系统”。该系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