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电管理信息系统
2008-05-07 10:11:55 来源:
A-
A+
电力18讯:
陕西省延安供电局 杨永刚 刘志亮 曹海东 李循齐 刘勇
摘要:该文介绍了延安供电局农电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情况。主要针对农电信息化的建设现状,提出了基于农网GIS的数字一体化建设思路,为农电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提出了解决方案及理论依据。
关键词:农电管理信息系统;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GIS;事务处理;SG186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3-0867(2006)11-0045-03
1 农电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背景
延安供电局农电管理系统是为延安供电局及下属三县局、各供电营业所的日常生产经营管理,提供了一整套基于计算机信息化、网络化管理的解决方案,帮助管理部门、供电营业所完成日常管理的手工操作、单机操作向计算机信息化、网络化工作模式的转变,最终达到降低劳动强度、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综合目的。按照“总体规划、强化整合、典型设计、试点先行”的工作方针,围绕程序化、标准化、精细化来开展农电管理系统的建设。总体上以农网GIS图形平台为基础,实现向下延伸至供电所,向上延伸至供电局、省公司,覆盖农电管理的生产经营、业务流程处理的各个环节,实现基于农网GIS平台的数字一体化的目标,从整体上提升供电局的农电科技管理水平和规范化供电所建设工作。
2 农电管理系统的建设原则、架构及业务功能
系统的建设体现了两个方面的统一原则:一是统一了集成架构的原则,按照业务管理层划分,系统满足了纵向贯通架构和横向集成架构的要求;二是统一了划分模块的原则,模块的划分遵循内聚外松原则、面向业务主题划分原则、普适性原则以及组织结构调整适应性原则。
农电管理系统的集成架构分为纵向贯通架构和横向集成架构。其中系统纵向贯通架构包括三个层面:地市级农电管理->县级农电管理->班组管理。地市级农电管理一层主要完成对全区各基层农电管理工作指令计划的审批或下发、公告通知等工作信息的发布,以及对全区农电信息的查询和监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农网工程建设管理、同业对标管理、农电安全统计、两率统计(电压合格率、供电可靠性)、线损指标管理、经营分析管理(购售电量分析、电费回收管理)、综合统计年报。其中安全生产指标、营销各项管理指标、经营指标、服务指标是全区农电管理的主要内容。县级农电管理一层主要完成辖区农电工作指令计划的审批或下发、公告通知等工作信息的发布,以及对辖区农电信息的查询和监管。每月自动生成汇总数据,上报到地市级农电管理系统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办公自动化管理、安全生产管理、电力营销管理、农网工程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人事管理、行政后勤管理,其中安全生产管理、电力营销管理、指标管理是县级农电管理的主要内容。班组管理一层主要完成基层班组日常业务开展及基础数据的管理,以及对辖区生产营销、安全业务活动的开展。每月自动生成汇总数据,上报到县级农电管理系统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图形管理、设备管理、设备运行管理、营销业务、安全管理、班组事务管理、业务处理等内容。其中设备营销管理、班组事务管理是班组管理的主要内容。
系统横向集成架构以农网GIS平台为基础,涵盖电力营销管理、安全生产管理、班组管理、日常事务处理的各个环节,包括:图形管理、办公自动化、安全生产管理、营销管理、班组管理、经济活动分析等内容,各子模块间数据源唯一、资源共享。
农电管理系统的业务功能。系统在功能和技术上完全符合国家电网公司“SG186”工程中农电管理业务应用标准的要求,体现了“一个系统、两级中心、三层应用”的建设思路。实现的主要功能有:基于农网GIS统一平台的营销、配网一体化管理功能;基于网络化的业务处理功能,实现了涵盖农电生产运行业务、营销业务、安全监察、专业管理、优质服务、综合管理业务的全面信息化统一管理,使业务处理流程化、记录无笔化、信息传递网络化。基于规范化的供电营业所日常事务智能化处理,实现供电营业所值班日志规范化、精细化、标准化。基于图形的电网基础数据及网络图形自动生成、停电运行分析、报修客户自动定位等专用的地理信息系统功能。基于聚类智能的信息查询功能,通过后台数据搜索和挖掘功能,定制各种搜索规则和自动调用定制的方法,对各类信息进行统计处理。
3 农电管理系统的主要技术特点
配网设备及营销信息整合技术,采取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和方法把图形和设备档案及运行信息自动关联,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分布式数据共享机制,通过建立配置连接池的方法,来接入不同的数据库,使得配网设备和营销信息将不再是两个孤立的系统,利用信息整合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在统一的图形平台下展示让工作人员能够从配网图上实时看出设备及运行信息的变化,并进行业务处理。
图形化农电信息变化跟踪、显示技术。图形不仅要显示配网结构和设备,更重要的
陕西省延安供电局 杨永刚 刘志亮 曹海东 李循齐 刘勇
摘要:该文介绍了延安供电局农电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情况。主要针对农电信息化的建设现状,提出了基于农网GIS的数字一体化建设思路,为农电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提出了解决方案及理论依据。
关键词:农电管理信息系统;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GIS;事务处理;SG186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3-0867(2006)11-0045-03
1 农电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背景
延安供电局农电管理系统是为延安供电局及下属三县局、各供电营业所的日常生产经营管理,提供了一整套基于计算机信息化、网络化管理的解决方案,帮助管理部门、供电营业所完成日常管理的手工操作、单机操作向计算机信息化、网络化工作模式的转变,最终达到降低劳动强度、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综合目的。按照“总体规划、强化整合、典型设计、试点先行”的工作方针,围绕程序化、标准化、精细化来开展农电管理系统的建设。总体上以农网GIS图形平台为基础,实现向下延伸至供电所,向上延伸至供电局、省公司,覆盖农电管理的生产经营、业务流程处理的各个环节,实现基于农网GIS平台的数字一体化的目标,从整体上提升供电局的农电科技管理水平和规范化供电所建设工作。
2 农电管理系统的建设原则、架构及业务功能
系统的建设体现了两个方面的统一原则:一是统一了集成架构的原则,按照业务管理层划分,系统满足了纵向贯通架构和横向集成架构的要求;二是统一了划分模块的原则,模块的划分遵循内聚外松原则、面向业务主题划分原则、普适性原则以及组织结构调整适应性原则。
农电管理系统的集成架构分为纵向贯通架构和横向集成架构。其中系统纵向贯通架构包括三个层面:地市级农电管理->县级农电管理->班组管理。地市级农电管理一层主要完成对全区各基层农电管理工作指令计划的审批或下发、公告通知等工作信息的发布,以及对全区农电信息的查询和监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农网工程建设管理、同业对标管理、农电安全统计、两率统计(电压合格率、供电可靠性)、线损指标管理、经营分析管理(购售电量分析、电费回收管理)、综合统计年报。其中安全生产指标、营销各项管理指标、经营指标、服务指标是全区农电管理的主要内容。县级农电管理一层主要完成辖区农电工作指令计划的审批或下发、公告通知等工作信息的发布,以及对辖区农电信息的查询和监管。每月自动生成汇总数据,上报到地市级农电管理系统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办公自动化管理、安全生产管理、电力营销管理、农网工程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人事管理、行政后勤管理,其中安全生产管理、电力营销管理、指标管理是县级农电管理的主要内容。班组管理一层主要完成基层班组日常业务开展及基础数据的管理,以及对辖区生产营销、安全业务活动的开展。每月自动生成汇总数据,上报到县级农电管理系统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图形管理、设备管理、设备运行管理、营销业务、安全管理、班组事务管理、业务处理等内容。其中设备营销管理、班组事务管理是班组管理的主要内容。
系统横向集成架构以农网GIS平台为基础,涵盖电力营销管理、安全生产管理、班组管理、日常事务处理的各个环节,包括:图形管理、办公自动化、安全生产管理、营销管理、班组管理、经济活动分析等内容,各子模块间数据源唯一、资源共享。
农电管理系统的业务功能。系统在功能和技术上完全符合国家电网公司“SG186”工程中农电管理业务应用标准的要求,体现了“一个系统、两级中心、三层应用”的建设思路。实现的主要功能有:基于农网GIS统一平台的营销、配网一体化管理功能;基于网络化的业务处理功能,实现了涵盖农电生产运行业务、营销业务、安全监察、专业管理、优质服务、综合管理业务的全面信息化统一管理,使业务处理流程化、记录无笔化、信息传递网络化。基于规范化的供电营业所日常事务智能化处理,实现供电营业所值班日志规范化、精细化、标准化。基于图形的电网基础数据及网络图形自动生成、停电运行分析、报修客户自动定位等专用的地理信息系统功能。基于聚类智能的信息查询功能,通过后台数据搜索和挖掘功能,定制各种搜索规则和自动调用定制的方法,对各类信息进行统计处理。
3 农电管理系统的主要技术特点
配网设备及营销信息整合技术,采取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和方法把图形和设备档案及运行信息自动关联,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分布式数据共享机制,通过建立配置连接池的方法,来接入不同的数据库,使得配网设备和营销信息将不再是两个孤立的系统,利用信息整合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在统一的图形平台下展示让工作人员能够从配网图上实时看出设备及运行信息的变化,并进行业务处理。
图形化农电信息变化跟踪、显示技术。图形不仅要显示配网结构和设备,更重要的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